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血液置换液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应用
据华西医院统计显示,肾脏内科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月治疗量达5000h,置换液需求超过160袋/天,配置1袋置换液需要30min,目前手工配置置换液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而且手工置换液存在浪费大量人力资源、无菌操作难以规范、溶质浓度误差较大、置换液保存时间短、易导致医源性感染的问题。因此,商品化置换液在特殊环境下应运而生。由华西医院肾内科研发的CRRT置换夜在2006年申请专利,2008年成功转化,目前是国内唯一商品化置换液,市场潜力巨大。但是CRRT治换夜在成分相对固定,无法满足临床上个体化治疗需要,并且不含磷、维生素及硒等微量元素,会导致治疗过程中大量丢失,直接导致死亡率增加。基于 CRRT治换夜的缺陷,华西医院肾内科又研发了新型血液置换液及其改良装置,可满足临床上个体化治疗需要,实现按比例给予临床病人需要的微量元素。并且在该装置上运用枸橼酸封管液新型输注装置,解决目前国内透析完毕后均采用肝素进行封管残留的肝素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并发症增加的问题。
四川大学 2016-04-22
复杂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本项目重点解决复杂高层结构大震分析、失效评价、失效调控、抗震设计理论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大震弹塑性分析技术、失效评价方法、失效调控、抗震设计理论等关键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出系统的复杂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并实现工程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109篇,其中SCI/EI 收录96篇;编写专著1部;申请或授权专利9项、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镁基金属玻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基金属玻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化学 通式为 MgaCubYc,其中,a,b,c 为原子百分比,46.30≤a≤58.01, 24.61≤b≤28.96,13.18≤c≤24.74,且 a+b+c=100。本发明还公开了 一种镁基金属玻璃薄膜的制备方法,其采用磁控溅射制备得到,包括: 将 Mg、Cu 和 Y 按一定配比制备成合金靶;使用单晶硅片及普通玻璃 片作为薄膜的基底;将合金靶及薄膜基底放入溅射腔中,进行磁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
本成果创制的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新种质,可以作为育种中间材料提供回交转育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中。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栽培品种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已成为作物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瓶颈,外源物种蕴藏大量优异基因,而外源易位系诱导效率低、外源基因克隆难是制约外源基因导入和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为将小麦亲缘物种簇毛麦的抗病、抗逆、优质等多种优异基因导入栽培小麦,在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将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历时三十余年,成功地按照“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臂→染色体区段→目标基因”由大到小、逐步深入的技术路线,将簇毛麦优异基因特别是抗病基因转入栽培小麦,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更新贡献突出,新种质在小麦育种中大规模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项目在簇毛麦优异基因发掘和利用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成果创制的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新种质,可以作为育种中间材料提供回交转育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中。目前,利用该课题组提供的易位系以及该易位系衍生的新品种作为亲本,四川内江市农科院、河北石家庄市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里下河农科所等单位育成了内麦8号~内麦11号、石麦14、远中175、扬麦18等40余个小麦抗病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抗病高产,累计已推广1亿亩左右。还有一批新品系正在参加全国和省级区域试验。 本成果创制的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新种质,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能减少病害损失,还能减少施用农药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更新将做出突出贡献,将会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成果提供的分子标记以及克隆的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此外,本成果创造性地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外源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难的问题,为克隆外源基因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可供其他作物和更多优异基因向栽培作物转移作借鉴。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本技术针对分离纯化的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特点,设计合成高选择性大孔吸附树脂,弥补现有商品化树脂的不足,所制备的提取物纯度可控,且可以制备高纯度提取物。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吸附树脂是一类多孔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本项目合成的高选择性吸附树脂可用于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单体分离、中药提取物中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的去除和处理废水等领域。 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针对分离纯化的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特点,设计合成高选择性大孔吸附树脂,弥补现有商品化树脂的不足,所制备的提取物纯度可控,且可以制备高纯度提取物。
南开大学 2022-07-29
水稻粒形调控基因 GS9 及其应用
从水稻中克隆了一个新的粒形调控基因 GS9,该基因突变可以改良稻米外观品质。结合常规回交选育或基因靶向敲除等方法,将 GS9 突变基因用于改良目标品种的粒形和稻米品质。
扬州大学 2021-04-14
InN材料及其太阳能电池应用
南京大学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究,已经掌握InN材料以及高In组分InGaN材料的生长技术,研制的InN材料电子迁移率达到935cm2/v*s,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已经取得了InGaN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太阳能电池采用In0.3Ga0.7N的薄膜材料,电极采用MSM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外加偏压的增大,电流响应率也随之逐渐增大。该电池的光电响应率达到2100A/W(450nm,3V)。
南京大学 2021-04-14
氧气底吹炼铜强化调控理论方法与应用
成果首次揭示了氧气底吹炼铜机理,构建了系统强化调控理论,完善了底吹炼铜理论基础。结合强化调控理论、计算机模拟和底吹炼铜生产实践,构建了底吹炼铜强化调控方法,并形成了集成调控创新技术。 建立了氧气底吹铜熔炼机理模型和底吹炉内氧势/硫势梯度渐变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炉内功能区域精准调控技术,优化了大型化底吹炉生产实践;揭示了多组元造锍造渣行为规律,建立了基于组元含量映射关系的渣型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渣型与温度耦合的优化调控技术,降低了熔炼渣含铜;建立了基于底吹机理的复杂体系多相平衡计算理论和冶炼过程主参数与伴生元素分配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有价元素定向富集与有害元素强化脱除调控技术,实现了伴生杂质元素定向分配调控;揭示了氧气底吹熔池气液多尺度耦合作用规律,建立了底吹熔池相场协同强化传质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基于熔池气含率与搅拌强度等多参数集成强化技术,提高了复杂含铜资源氧气底吹处理能力。 应用前景 成果建立了强化调控系统理论,构建了系统强化及精确调控方法,开发了强化调控技术。铜复杂资源清洁处理能力提高了30%,炉渣含铜降低至2.0-3.0%,伴生杂质元素脱除率提高了30-50%,氧气利用率达99%,节约标煤4.45万吨/年,减排CO218.54万吨/年,有力提升了氧气底吹炼铜技术市场竞争力。
中南大学 2023-07-20
绿色出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中国教育电视台成立并开通卫星频道,运用广播、电视录像等模拟信号传播知识,标志着第二代远程教育的开始。到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在本土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以广播和卫星电视传播为主要媒体的远程教育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株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该棘孢木霉菌株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Thz01,保藏号为CGMCC?No.6422。本发明的棘孢木霉菌株是从辣椒生境中分离出来的,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明显重寄生于辣椒疫霉菌,能有效降解辣椒疫霉菌的菌丝体;用该菌株制备得到的生防制剂,可有效防治辣椒疫病。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8 189 190
  • ...
  • 914 9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