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
本成果构建了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创新体系,在防爆机理、技术、装备、检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经过100余次的爆炸实验探索与反复测试验证,解决了防爆装备的轻量化、实战化、安全性等重大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解决我国爆炸防护的重大难题,项目组一改传统防爆结构“以硬碰硬”的防护方法,创新“以柔抗爆”的柔性复合防爆新思路,后续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经过持续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构建了模块化爆炸物销毁防护装备、系统及方法创新体系,在防爆机理、技术、装备、检测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经过100余次的爆炸实验探索与反复测试验证,解决了防爆装备的轻量化、实战化、安全性等重大难题。 该成果的技术指标和技术特点如下: ①采用模块化结构,单个重量不大于100kg,整体装备重量不大于200kg。 ②开口尺寸大,开口尺寸≥600mm,能够容纳常见的未爆弹药及带有包装的爆炸物; ③防爆能力强,能够防护3kgTNT当量带有破片的爆炸物,能够对爆炸过程中的冲击波、破片和高温火焰进行有效的防护,安全距离为5米。 该装备目前技术状态已经成熟,建立了小批量的试制生产线,通过了相关检测,已有产品在销售。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雷公藤内酯醇—氨基葡萄糖结合物
肾病,尤其是免疫相关的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2012年柳叶刀报道,中国肾病患者达到10.8%,最常见的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等,在后期可发展成为末期肾病(ESRD),2012年我国ESRD病人达120万人。病人只能依靠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来延长生命。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常用激素冲击治疗,雷公藤多甙片维持治疗的治疗方案。大剂量使用激素和长期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严重限制了肾病的治疗。因此,肾病临床治疗中,研究发展肾脏的靶向给药系统,以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成熟,所需设备简单,易于产业化。 合成了雷公藤内酯醇-氨基葡萄糖结合物,并确证了雷公藤内酯醇-氨基葡萄糖结合物(TP—AGL)。TP/AGL摩尔比约为1:1。以3%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将TP—AGL结合物制成了溶液型冻干粉针剂,并进行了制剂综合性能评价。动物研究表明:TP—AGL结合物在30%大鼠血浆中(37℃,2 h)水解量小于10%。在大鼠肾溶酶体溶液中12 h释放80%以上原药,表明结合物在血中稳定而在细胞能释放出活性母药。与原药相比,结合物具有较短的血浆半衰期,具有很好的肾靶向性和滞留时间;在其它各脏器中的分布很少。药效研究表明,结合物能明显改善实验所致大鼠肾炎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其对肝脏、免疫和生殖系统的毒性降低,局部免疫抑制效果显著提高。
四川大学 2016-04-18
螺羟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螺羟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以靛红类化合物、活性亚甲基化合物和1,3-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以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水相中“三组分一锅法”合成螺羟吲哚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0.5~3小时)、产率高(90%~99%)、催化剂能重复使用、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
四川文理学院 2015-02-25
多组分肿瘤标志物同步快速检测装置的研发
成果简介:多组分肿瘤标志物同步快速检测装置是用于生 物医药领域肿瘤早期筛查、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检测和诊断的 便携式快速定量分析装置。 其主要功能包括:同步分析血清样品中多个肿瘤标志分子 的浓度,根据多组分标志物的综合指标对检测对象患癌风险进 行评估,结合物联网技术将检测结果上传到数据中心实现对人 群癌症患病率的统计分析以满足政府部门对人群健康的监控管 理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取代呋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呋喃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不仅是许多 天然产物的核心结构单元,而且大多具有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以 及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合成,材料化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 用。此外,呋喃类化合物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A 反应、 环加成反应等多种化学转化,是合成碳环以及杂环化合物等的重要中 间体,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呋喃类化合物合成的方法 学研究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传统的呋
兰州大学 2021-04-14
考布他汀呋喃型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考布他汀(combretastatin)是一种靶向肿瘤血管的抗肿瘤药物,能 够快速、有选择地引发肿瘤组织内部即成血管的塌陷,阻止血液供应, 从而引发肿瘤组织缺血性坏死。SewanTheeramunkong 等人在文献 (J.Med.Chem.2011,54,4977-4986)中描述了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测 定考布他汀呋喃型类似物 A 和 B 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A 和 B 都 能抑制细胞存活和生长,并在 HeLa 细胞中表现出
兰州大学 2021-04-14
多特异性铂 (IV) 配合物抑制乳腺癌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院士与生命科学院王晓勇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免疫调节性能的铂类药物,其中一例多特异性铂(IV)配合物DNP能够通过同时调节炎症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来实现对乳腺癌生长的抑制。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大量的研究发现铂类药物除了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对抗肿瘤。美国FDA已批准多项铂类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的肿瘤治疗方案,打开了铂类药物设计的新视角。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增强传统铂类药的免疫调节性能,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院士与生命科学院王晓勇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免疫调节性能的铂类药物,其中一例多特异性铂(IV)配合物DNP能够通过同时调节炎症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来实现对乳腺癌生长的抑制。DNP展现出显著高于顺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机理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多个与乳腺癌、炎症、转移、免疫逃逸相关的靶点,包括环氧合酶2(COX-2)、程序性死亡受体(PD-L1)、乳腺癌相关蛋白BRD4以及胞外调节激酶Erk1/2和致癌基因c-Myc等。这种多特异性既拓宽了对金属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又为化疗免疫联合治疗提供了一个选择策略。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 2020,59, 23313。
南京大学 2022-08-12
研制出促进骨再生中药多糖锶络合物
课题组考虑将锶(Sr)这种元素引入杜仲多糖(EUP)中,希望合成一种中西结合的新材料杜仲多糖锶来调节骨免疫,为骨再生创造出良好环境,以促进骨修复。 材料表征结果表明,通过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万物有声—开启5G声音创作新时代
万物有声科技关注声音后期制作中的拟音技术,用“AI+声音”的基本构想,致力于将拟音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以声音资源库为核心资源,以视频动作识别和声音识别自动配音技术为核心技术。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金若熙 公共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2021 赵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2018/2022 王美琳 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2018/2022 谭惠文 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 2021 郭梦妍 艺术与考古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2019/2023 徐舒婷 光华法学院/法学专业 2019/2023 布音塔娜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2018/2022 崔靖乐 光华法学院/法学专业 2020/2024 陶振宇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专业 2020/2024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王婧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副教授,博导 声音研究、感官研究、表演学研究、艺术人类学 四、项目简介 万物有声科技关注声音后期制作中的拟音技术,用“AI+声音”的基本构想,致力于将拟音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以声音资源库为核心资源,以视频动作识别和声音识别自动配音技术为核心技术。团队首次将人工智能与拟音技术相结合,以技术助力后期制作的同时,关注拟音技术中的情感注入和人文关怀,优化声音后期制作行业的资源配置,提高后期制作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部分场景的声音后期制作门槛,丰富声音的应用场景,将拟音技术的高质量听觉体验引入在线音频、影视后期、游戏等多个领域。 团队首先对传统拟音师积累于硬盘中的无序声音资源进行了细化的分类和打标,对其进行数字化编码,完成了高质量声音资源库的打造,为喜爱创作视听产品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声音资源。本库声音均采用影视制作标准,同时配以智能简洁的检索系统,改善了同类产品中标签分类模糊杂乱、检索困难、音质参差不齐的不足;同时配合专业后期配音教程与作品分享,做到“既以鱼又以渔”,延伸产品价值。 其次,团队将自动配音技术与海量音源库相结合,开发有声数字化声音数据库,团队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声音资源库。同时深耕算法的研究和迭代,实现后期拟音的进一步智能化,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将向专业视频后期转型,着重开发其在专业视频后期声音制作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2-07-26
基于聚合物胶体粒子的 Pickering 颗粒乳化剂
利用不同拓扑结构的无规共聚物或改性天然大分子制备聚合物胶体粒子,通过对聚合物链结构以及制备方式的控制,得到不同形态、大小、表面性质的聚合物胶体粒子;此类聚合物胶体粒子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可作为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界面,相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和无机固体颗粒乳化剂,其具有极高的乳化效率,且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控手段实现乳液的相反转或者制备高内相乳液,可用于涂料、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6 87 88
  • ...
  • 785 7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