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ZSM-5 分子筛
ZSM-5 分子筛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用途,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多种催化剂的母体。柴油临氢降凝催化剂,固定床催化裂化催化剂和低烃烷基化、异构化,甲醇气相合成二甲醚以及脱腊降凝催化剂都是以ZSM-5分子筛为母体经过改性制成的。在流动床催化裂化反应FCC 催化剂添加 ZSM-5 分子筛对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气体的烯烃含量有明显效果。 采用新型高压水热晶化合成法制备的硅铝分子筛ZSM-5,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质量稳定、水热稳定性高等优点。
南开大学 2021-04-14
分子筛膜溶媒回收技术
分子筛膜渗透汽化脱水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通过膜一侧引入含水有机溶剂,而另一侧抽真空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溶剂脱水,获得高纯溶剂产品。与传统精馏、吸附等技术相比,该技术可节约能耗50%以上,收率达99%。除此之外,该技术操作方便、过程易于控制并且环境友好,无废弃物排放。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26009分子间隔实验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与玉米雄性核不育相关的基因MS33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玉米雄性核不育相关的基因MS33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玉米雄性核不育相关的MS33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雄性育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MS33基因突变导致玉米完全雄性不育,性状彻底,不受环境影响。该基因具有在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上的应用潜力。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西南大学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就 ——创建“数字家蚕”,赋能设计育种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千蚕基因组”),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
西南大学 2022-10-14
猪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已有样品/n猪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成果简介:本发明用原核表达纯化的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免疫原性膜蛋白P46和P65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并进一步组装成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能够及时、快速、大规模的监测临床上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确定猪群感染动态,采取时效性强的药物预防或免疫预防或管理措施。  应用前景:本发明的试剂盒能直接对猪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不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其稳定性好、保存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修饰的生物工程猪角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修饰的生物工程猪角膜。目的是提供的生物工程角膜具有促进角膜移植后角膜缘干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迁移,提高植片的存活率,加速植片与宿主角膜的融合,加速眼表重建,促进视功能恢复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修饰的生物工程猪角膜,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工程猪角膜的表面由内而外依次反复沉积有聚阳离子层、透明质酸层及细胞趋化因子层,最外层为细胞趋化因子层。所述聚阳离子层厚度为0.5‑5nm,透明质酸层厚度为0.5‑10nm,细胞趋化因子层厚度为1‑10nm。所述聚阳离子为壳聚糖或聚赖氨酸。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马铃薯定位标记装置和一种马铃薯播种装置
本发明一种马铃薯定位标记装置和一种马铃薯播种装置,该马铃薯定位标记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漏播检测单元,漏播检测单元的后端设置有定位标记单元,漏播检测单元检测到马铃薯播种过程中漏播,将漏播信号传递到定位标记单元,定位标记单元定位标记以示马铃薯漏播;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上述的马铃薯定位标记装置。该发明在马铃薯出现漏播情况时可以进行标记,以便于后期补种。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标记前哨淋巴结的微纳米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标记前哨淋巴结的微纳米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标记 淋巴结的染料通过吸附、包埋、化学键合等任意一种或几种方法连接到高分子纳米或微 米粒子上,使小分子级的染料转变为纳米量级和微米量级的染料,并将连接了染料的高 分子纳米粒子或微米粒子用于标记识别前哨淋巴结,所提供的由高分子形成的纳米粒子 或微米粒子连接的染料,可借助高分子纳米粒子或微米粒子的空间体积的位阻效应以及 高分子对淋巴亲和性的优势,使染料能被前哨淋巴结截留或减慢流过前哨淋巴结的速度, 可成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新型标记示踪材料,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单分子器件平台的单分子电学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
研制了国际首例稳定可逆的单分子光开关器件( Science ,  2016 ,  352 , 1443;  J. Phys. Chem. Lett. ,  2017 ,  8 , 2849);观察到了低温下联苯基团由于σ单键的旋转产生的精细立体电子效应( Nano Lett. ,  2017 ,  17 , 856);研究了分子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Sci. Adv .,  2016 ,  2 , e1601113),揭示了羰基和羟胺反应形成酮肟的分子机制( Sci. Adv. ,  2018 ,  4 , eaar2177),证实了利用单分子电学检测方法研究单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可行性,为实现单分子化学反应的可视化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利用硅基单分子器件实现了具有单碱基对分辨率的DNA杂交/脱杂交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Angew. Chem. Int. Ed. ,  2016 ,  55 , 9036);在单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分子马达水解的动力学过程( ACS Nano , 2018 ,  11 , 12789),展现了单分子器件在单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方面的可靠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