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态环保微生物矿化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该材料代替硅酸盐水泥在土壤重金属钝化、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地基生态加固、岛礁建设和沙漠治理等领域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既减少了对传统硅酸盐水泥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还解决了使用过程的生态相容性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3
生态无人农场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教授提出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理念,在农圣贾思勰曾任太守的朱台镇(高阳)建设生态无人农场。 生态无人农场是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绿色植保技术、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S等高技术集成的成果,将依托各种传感器节点和无限工薪网络,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系统获取农情信息,采用地空一体化智能农业机器人和农业装备等协同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预警、专家在线指导,达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循环无人农场新模式。 创新与特色: 1、生态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通过开展土壤、水体、大气监测网络及农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禽畜粪便有机化处理与施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综合治理、航空植保变量施药、精准灌溉等各种生态技术措施,构建绿色、环保、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2、农艺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农艺与智能农机的融合水平,创新农作物全程无人华化生产解决方案,探 索物联网技术与农艺、农机的融合方案,逐步实现耕、种、管、收、贮等生产环节作业无人化,促进农艺与智能农机的深度统合。 3、农情与数据信息深度融合 构建特色的农作物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信息采集技 术全面获取不同生长阶段数据,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情分析中的深度应用,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便于无人农场实施的生产规划标准。 4、农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针对大田农机装备可靠、高效、精准作业的需求,借助多元异构传感技术、自动驾驶技 术、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农机装备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机群调度与协调等关键技术,研制支撑农田作业环节的智能农机装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农机装备协同作业管控系统,实现农机装备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生态沟渠砌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砌块,包括方块状的砌块本体、两块相互交叉连接呈“十”字形结构的砌块分隔板、及砌块底板;所述的砌块本体中间镂空,砌块分隔板置于其镂空内;在砌块底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水通孔,底面上设有底部凸起,在砌块本体的上开设有通水引流槽和侧通水孔。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能用于生态沟渠的建设,减少砌块内泥沙的流失,使植物更好的生长,起到锁水的作用,平衡生态环境,降低河流倒灌甚至洪涝灾害的发生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寒旱地区被动式生态户厕系统
该方案针对寒旱区户厕用水不便、冬季上冻、清掏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太阳能加热技术与柔性材料结合,有效减缓冬季上冻问题,同时提高粪便堆肥发酵效率,确保极寒天气下的正常使用。方案优势如下: 人性化设计: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蚊蝇滋生和异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温感座圈、扶手、置物架及太阳能照明等设施,提高冬季如厕舒适度和老年人如厕安全性。 环境友好:便器无需用水,粪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直接还田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和碳排放。 经济可持续:相比同类设备,施工和使用成本显著降低。高效防冻措施减少施工复杂度,太阳能加热和好氧堆肥技术降低水电支出,减量化处理减少清掏频率,便于农民自行还田利用,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获得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24imaGen Ventures全球挑战赛,最终十佳项目(中国唯一团队),获得国际可持续专家一致好评,5月份正式发布。
清华大学 2025-05-16
茶园生态管理技术
已有样品/n本项目针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大多土壤贫瘠,病虫草害严重,夏秋季高温强光和季节性干旱导致夏秋茶产量低、品质差等生态问题,模拟山区生态环境,创建丘陵茶园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技术体系。通过建立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应用遮阳网遮荫、覆盖稻草、间种豆科绿肥和菜子饼肥配施等关键技术,改善茶园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茶园温度、增加茶园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昆虫抑制茶园害虫、控制茶园杂草的生长。项目集成组装了茶园主要杂草和害虫的生态控制按术体系等。开发了迎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大菱鲆专用环境友好型系列高效配合饲料
项目成果/简介:该成果完善了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参数,确定其对我国主要饲料原料的生物利用率,改进了饲料加工工艺参数。研究了抗营养因子对大菱鲆产生的不良影响,采取了通过添加氨基酸、诱食剂、外源酶制剂、复合植物蛋白源、发酵预处理等措施,提高了大菱鲆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了大菱鲆的抗病力。该成果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从大菱鲆幼鱼到养成阶段,一共有8个系列的膨化饲料,粒径从5~10.8mm。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2015年我国鲆鲽类海水鱼养殖产量约14万吨,若50%投喂配合饲料,约需9万吨饲料,若全部投喂配合饲料,则饲料缺口很大。如果按照不同阶段配合饲料均价12000元/吨计算,可形成产值22亿元。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201510047623.9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大菱鲆专用环境友好型系列高效配合饲料
该成果完善了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参数,确定其对我国主要饲料原料的生物利用率,改进了饲料加工工艺参数。研究了抗营养因子对大菱鲆产生的不良影响,采取了通过添加氨基酸、诱食剂、外源酶制剂、复合植物蛋白源、发酵预处理等措施,提高了大菱鲆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了大菱鲆的抗病力。该成果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从大菱鲆幼鱼到养成阶段,一共有8个系列的膨化饲料,粒径从5~10.8mm。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电网友好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监控平台
1 成果简介风电场并网运行控制平台包含风功率预测、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AGC)、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等主要功能子系统,对内进行发电厂发电计划制定、在线实时控制等综合功能,对外配合电网进行 AGC、 AVC 调度,实现风-火-水-储的优化互济运行,是建设电网友好型风电的核心技术。 风功率预测系统 风功率预测系统包含功率预测、风电监视、数据分析、程序管理等四大功能子系统,满足风功率预测、实时风电监控、数据挖掘等综合性风电管理需求。功率预测系统支持丰富的用户角色,满足预报员、调度员、管理员等不同角色用户的业务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后台模块与人机界面。调度员:实时监视风电运行状态、在线调度风电运行等;预报员:风功率曲线预报、模型训练、预测结果订正与自动发布等;管理员:系统的扩容与升级、程序模块监视、日志管理等。功率预测系统提供智能化预报员向导系统,确保系统随着数据积累,建立精度越来越高预测模型。采用欧洲气象中心、中国气象中心的全球模式;采用 MMD5(美国)中尺度模式,生产数值天气预报。 功率预测系统对不同风场建立针对性模型,具有详尽的数据预处理功能,应对现场数据错误、缺失等复杂情况。系统可以智能分析系统误差,预测模型可选用定时训练更新或人工更新。系统按典型天气类型建模,对雨/雪/扬沙/低温等极端天气建模更加准确。 丰富、可靠、强大的数据中心是进行风功率预测、风电实时监视、风资源评估的基础。功率预测系统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快速查询、风资源可视化、数值天气预报分析、系统评价等综合性数据管理功能。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 风电场 AVC 系统是一个在现有风机 SCADA 与升压站 SCADA 基础上,实现自动闭环、利用双馈风机自身无功调节能力满足风电场并网综合需求的监控管理系统。 从 2006 年起,国家电网对风电场并入点网点( Point of Coupling Connection,简称 PCC)的电压、无功与电能质量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内容包括 PCC 电压偏差、电压波动范围、功率因数、谐波与闪变的。随着我国风电建设深入、电网电压调整的需要,在风电富集地区的风电场将需要调整其电压参考点或无功输出值等以满足更高级的并网需求。考虑到风电场电压-无功调节特性的复杂性,依靠单一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协调多种控制手段,以较低的调节成本达到理想控制效果是风电场电压-无功控制的必然要求。风电场 AVC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实时监视风电场并网点以及内部电网的电压和无功信息;协调控制集中无功补偿设备、事件驱动的控制模式将减少控制设备的投切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动态调节双馈风机功率因数,最快响应时间少于 100ms; 闭环控制系统,参与电网自动电压控制,减少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改善局部电压质量和无功水平保证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质量和无功的吸收;保证风电场的电压稳定、降低配网网损。2 应用说明系统共包含:数据与通信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实现与电网调度系统的通信功能。本系统通过风机厂商提供的 OPC 接口,采集风机实时数据。系统通过 OPC 接口获得与风机实测信息,同时上传功率预测结果、指令反馈等。此外,还可以按用户定制的消息发布通道,将用户关心的详细信息传递至指定地点(如发电集团的风电信息监视中心等)。调度终端与维护,提供面向调度员的风电实时监视功能、预报向导系统、管理界面、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见识,同时供系统维护、升级使用。标准化机柜(可考虑与其它系统共用机柜)。网络交换机、路由、网线等网络配件。风功率预测系统与风电场 AVC 系统可以分开单独配置。图 1 风电预测系统与外部系统的通信方式3 应用范围成果主要适用于电力行业相关企业,特别是与风力发电相关的新能源产业,如风电场、风力发电集团、电力调度中心、风机制造商与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院所。4 效益分析对风电进行功率预测、实时监控与在线控制是未来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全面提升电网、风电场、发电商等不同实体对风力发电的认知深度、调控能力、与管理水平。对不同应用主体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受电网调节能力限制,约有 1/3 风电处于闲置状态,利用风功率预测、增加风电可控性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投资的基础上,大幅程度上提高风电接纳能力。 据欧洲经验,利用风电功率预测,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可以增加上网电量 2-3%,对100MW 规模的风电场而言,按风电上网电价 0.7 元计算,年约增收 42 万元。 电网对风电场并网点采取了严格的无功考核制度,华北地区某风场试运行结果表明,该风场在并联电容器检修期间投运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不仅有效保证了风电场的无功水平,而且基本杜绝了风电场无功考核惩罚,整个系统投入后不到 2 个月即全部收回了投资。
清华大学 2021-04-13
正在报名 | 平行论坛“就业育人新范式与新生态”
平行论坛“就业育人新范式与新生态”活动论坛报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3
一种生态纳米颗粒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CN201310260592.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纳米颗粒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工业废渣中的高强高弹球形纳米颗粒大量取代水泥,同时使用减水率50%以上的高性能外加剂及高强超细镀铜钢纤维,通过水泥、生态纳米颗粒、化学外加剂、钢纤维及其多元复合技术的有效和高效利用,大大促进了混凝土材料组成与结构优化,各组分优势叠加、成份互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标准养护和蒸汽养护条件下无法达到抗压强度300MPa以上、抗弯强度60MPa以上的难题,大大提升了工业废渣的高效再生利用率和核心技术价值,降低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水泥熟料的用量,适用于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300MPa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3 2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