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分子自修复涂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可以量产/n智能自修复防腐涂料通过先进技术方法,将封装缓蚀剂的纳米容器均匀分散至传统涂层中,一方面解决缓蚀剂与涂层的相容性问题,同时在涂层发生异常变化(破损,过度挤压, 酸碱刺激)时,纳米容器中封装的缓蚀剂迅速被释放,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有效抑制这些位置腐蚀的发生。该技术是个智能保护系统,腐蚀发生时,可在特定的时间和位置自动释放腐蚀抑制剂。当该位置腐蚀停止时,纳米容器的释放也自动终止。市场预期:该技术既能保持金属材料原有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据2016年市场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制备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祖坟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粉煤灰3~20%、石膏2~10%、高铝水泥2~10%、硅酸钠1~4%、萘系高效减水剂0.1~1.5%、碳酸钠0.1~2.0%、整形石英砂40~70%、聚丙烯短纤维0.1~3.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05~1.0%;本发明材料性能优良、无毒无污染且具有粘结牢固、渗透深度好、防水抗渗效果和抗裂效果奇佳等特点,同时生产成本低廉、制备工艺和施工方法简单、使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
"古代发明热解浓缩生物质制炭,燃烧温度达到1400℃以上,成就了陶瓷、铁器的人类工业,高温是工业的生命。人类钻木取火至今,始终摆脱不了生物质因低热值,燃烧温度低,达不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瓶颈,现代工业文明依赖化石燃料的火源技术,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根源。 我校成功开发生物质单相燃烧的绿色高温工业火源技术,取名为霄,霄是继人类仅有的炭和煤之后第三代高温工业火源技术,获得国际专利。从钻木取火、木柴制炭、火药爆炸到化石燃料,人类每一次新火源技术的出现,无不使人类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将构建领先世界绿色工业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北大学 2021-01-1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是利用人体的虹膜、指纹和人脸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项目处于产业化阶段,已授权相关发明专利28项,成果突破了国际上信息安全领域中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虹膜清晰度检测,虹膜特征提取以及低质量指纹图像的识别等技术瓶颈,研制了信息安全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该系统建立在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其中低质量指纹图像分割、虹膜动态质量评估和特征提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直接推动我国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本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信息安全的重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生物反馈技术成果
生物反馈是医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控制论以及近代心理学、精神生理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行为医学治疗技术。基于该技术,近年来南京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以下生物反馈仪:脑功能生物反馈仪 与传统的药物疗法相比,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更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内在潜力,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治疗。此项技术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如癫痫、注意力障碍多动综合症(ADHD)、学习障碍、睡眠障碍等症。 自主神经功能仪 自主神经功能仪构思新颖,为国内
南京大学 2021-04-14
米糠油生物精炼技术
项目研究背景 :米糠油的制取、精炼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是解决米 糠出路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对此极为重视。我国由于米糠原料较为分 散,米糠制油技术相对落后,在此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米糠油的精炼技术领域差距更为明显。 我国米糠油一般来说存在 着酸价高、颜色深且难脱除、杂质及异杂味严重的缺点,采用传统的化学 精炼法和完全照搬国外的连续式物理精炼法均很难达到满意的精炼效果。 工艺流程
南昌大学 2021-04-14
药食用真菌生物技术
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猴头菌、虫草、灰树花、松口蘑、云芝和樟芝等 30 余种药食用真菌的深层液体发酵技术研究,形成了真菌多糖、真菌糖蛋白、三萜化合物等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和高效制备技术体系,已建立多种菌物活性物质筛选和评价模型,筛选出一批降糖、降脂、抗炎、抑菌、抗氧化等真菌产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药食用真菌菌株库和代谢产物库。 
江南大学 2021-04-13
双膜法生物燃料技术
乙醇回收渗透汽化膜是由无机材料经过高温烧制制备而成的基膜为支撑层,在支撑层表面经过特殊制备工艺制备而成的致密膜为分离层的非对称结构的管式复合膜,膜表面平整无缺陷,膜层厚度均匀;分离膜与基膜结合完好,具有抗污能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可以用来富集低浓度的含醇溶液的富集。主要应用方向有:燃料乙醇发酵液、丁醇发酵液、低浓度含醇溶液中的醇类物质的富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763 7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