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止血芳酸残渣的资源化利用
我国生产止血芳酸的企业主要有: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洞庭药业有限公司、常州市远华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多是采用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在溶剂中氯化,得到对氯甲基苯甲酸,然后和氨水反应,得到对氨甲基苯甲酸,通过精制得到最终产品止血芳酸。 在氯化过程中,为了控制杂质的生成,对甲基苯甲酸的氯化转化率一般控制在60-65%,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以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为例,企业2014年生产止血芳酸400吨,产生这种固体废料约300吨(折干计)。目前多是以固废的
常州大学 2021-04-14
石油焦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石油焦全球年产超过1亿吨,我国超过1000万吨。石油焦的优点发热量高、灰分低,缺点是挥发份低、燃烧困难、含硫高、比重大、比表面大、孔径发达。石油焦在油中稳定分散很困难,传统的稳定分散理论已不适用石油焦/油等非水分散体系。南京大学开发的新型稳定剂和新型界面改性剂有效提升了石油焦在油中的稳定分散,提升了石油焦的资源化利用。
南京大学 2021-04-14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
成果描述:1. 对含重金属的各类废物,如:垃圾焚烧灰、污染的淤泥、土壤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特别是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飞灰,利用高效的重金属处理药剂,结合先进工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达重金属浸出毒性到国家相关标准。 2. 对工业废弃物,在充分研究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化利用。 特别是对于垃圾焚烧灰渣、钒钛工业废渣、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使之转化为陶瓷瓷砖、多孔砖等建筑材料。 部分成果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市场前景分析:对含重金属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处置相关标准,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对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使之转化为建筑材料,产生附加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以专利技术为依托,为技术需求方进行针对性定制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案或资源化方案。
四川大学 2021-04-10
可视化、智能化通信资源展示系统V1.0
可视化、智能化通信资源展示系统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1-31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及资源化技术
1. 对含重金属的各类废物,如:垃圾焚烧灰、污染的淤泥、土壤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特别是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飞灰,利用高效的重金属处理药剂,结合先进工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达重金属浸出毒性到国家相关标准。 2. 对工业废弃物,在充分研究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化利用。 特别是对于垃圾焚烧灰渣、钒钛工业废渣、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使之转化为陶瓷瓷砖、多孔砖等建筑材料。 部分成果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
四川大学 2015-06-02
CO2资源化利用合成DMF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文档数字化与资源共享平台
完成团队简介:高岭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流量与性能分析,以及嵌入式Internet服务、网络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领域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3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陕西省、西安市等颁发的优秀成果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陕西省科技文档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体系 成果内容:文档数字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是承载未来陕西省科技信息资源中心四大平台之一,以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全省科技文档统一建设、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其主要核心技术如下:(1)海量异构资源动态管理模型:针对服务类型和服务属性的多样性,提出了动态模型管理方法,结合数据挖掘、策略设计模式等理论,采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实现资源动态定义模型。对不同服务类型,根据不同类型调用相匹配的函数,实现43类不同格式服务资源自动化转换为规范格式的服务资源。(2)属性级可控访问:基于规范属性标准与RBAC模型,将资源属性信息独立保存,建立授权用户与资源属性的直接关联,实现对资源的属性级授权控制,在单次授权的基础上实现二次授权及多次授权,进一步提升权限控制的灵活性。(3)多类型径向筛选:通过对筛选条件的优化分析,构造以筛选关键字、公共信息服务类型、规范属性、属性值为筛选路径的径向筛选技术,并通过匹配用户历史筛选,主动对筛选结果进行内容过滤,返回个性化的可控筛选。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合作推广。 预期成果收益:进一步市场化放大约需投入180万元,若建成覆盖陕西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年服务人群数量10万计,每人次节约相关费用15元计,每年能够为社会节约150万元。
西北大学 2021-05-11
文档数字化与资源共享平台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团队简介:高岭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流量与性能分析,以及嵌入式Internet服务、网络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领域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3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多次获陕西省、西安
西北大学 2021-01-12
废弃稻麦秸秆、棉秆皮资源化利用
项目采用蒸汽闪爆预处理、碱处理与生物酶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稻 麦秸秆、棉秆皮等农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中提取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已开发出 可用于复合材料工业的稻秆/麦秆纤维、可用于纺织工业的棉秆皮纤维。使用这 些纤维为原料,开发了麦草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棉秆皮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及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线、棉秆皮纤维过滤材料等小试样品。 2 关键技术 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蒸汽闪爆秸秆关键技术、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碱处理结 合法制备秸秆纤维关键技术、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生物酶结合法制备秸秆纤维关键 技术,以及秸秆纤维生态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蒸汽闪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备微米级材料新技术,以处理时间短、 化学品用量少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项目根据棉秆皮及其所制备纤维的用途, 深入研究了蒸汽闪爆、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碱处理结合法、蒸汽闪爆预处理与生物 酶结合法对秸秆纤维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分离作用机理并优化分离条 件,研制出适合后续各行业工艺要求的秸秆纤维。项目采用秸秆纤维为增强纤维,294 以聚丙烯、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为基体研制出了复合材料。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专利:获得授权专利 3 项,申请发明专利 7 项。 4 项目成熟度 现处于试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成果在行业的引领作用,成果在哪些地方推广应用) 欲寻求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
江南大学 2021-04-13
河湖疏浚淤泥固化资源化利用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河湖疏浚淤泥和城市河道污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理。根据淤泥性质的不同、污染程度的不同及固化淤泥用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化材料和固化配方,通过自主研发的原位固化处理设备将固化材料和疏浚淤泥混合均匀,根据疏浚泥的污染性质、污染状况与固化淤泥的用途,适当加入钝化材料和土壤化材料,经过水化反应,形成新的胶结物质和骨架支撑,从而提高淤泥强度。 污染淤泥的钝化处理是通过向淤泥中添加钝化材料,使淤泥中的污染物质形态和性质发生变化,转化为不易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同时钝化材料会对污染物产生包
河海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0 2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