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纳米纤维素晶体粘弹性的改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晶体粘弹性的改性方法,属于纳米纤维素晶体的改性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甘油或甘油联合氯化钠在改善纳米纤维素晶体粘弹性中的应用,具体的改性方法为,将质量体积(g/ml)分数为2%、4%、6%或8%的氯化钠和质量体积(g/ml)分数为6%的NCC分散于质量体积(g/ml)分数为0.4%的甘油的水溶液中,40KHZ室温超声10min分散即可。该方法简单,不破坏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结构,改善粘弹性,不影响纳米纤维素晶体在后期的使用,避免纳米纤维素晶体在使用时由于粘弹性的降低而无法达到最终目的的问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纳米纤维素衍生物层层自组装胶囊研究(技术)
成果简介:微胶囊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日用化工,农业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开发新技术与新方法制备微胶囊,使其具有更精确可控的结构成为微胶囊技术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 技术特点:本研究采用了具有优越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毒性的天然聚电解 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壳聚糖(CS),以三聚氰胺甲醛胶体微球为模板, 在其表面交替组装 CMC 与 CS,制成具有纳米核壳结构的粒子。通过调节组装 条件控制聚电解质多层膜囊壁结构。通过盐酸熔解去除模板,得到中空微胶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沈建忠院士团队发现抗生素新型交互敏感机制
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特别是来法妙林是治疗VREfm感染的有效药物;探究交互敏感机制将为遏制细菌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提高现有抗菌药物疗效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一种研究土壤不同剖面中磷素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研究器材技术领域的研究土壤不同剖面中磷素收集装置,它包含容器、溶液收集槽、管道、滤网和水泵;所述容器的槽壁在不同的位置均设置有滤网,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溶液收集槽,所述溶液收集槽的上端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延伸出容器的外端,且管道与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土壤不同剖面中磷素分析试验,收集到的溶液用于试验研究,从而为土壤剖面中磷素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发酵生产果糖软骨素的关键技术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典型的硫酸化糖胺聚糖,由 D-葡糖醛酸和 N-乙酰氨基半乳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重复二糖聚合,并在 N-乙酰氨基半乳糖的 C-4 位或C-6 位羟基上发生硫酸酯化。由于其具有多种药物活性,被广泛用于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本研究室利用诱变育种及高通量筛选策略获得一株产果糖软骨素的大肠杆菌。通过代谢工程改造及发酵优化策略,大幅度的提高了果糖软骨素的产量。目前,正在进一步构建并筛选高产菌株。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西花蓟马产雄孤雌生殖近亲繁殖种群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花蓟马产雄孤雌生殖近亲繁殖种群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人工控制温湿度和光照将人工饲养的西花蓟马转移到离心管中进行单头孤雌饲养建立近亲繁殖的种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能够建立西花蓟马孤雌生殖近亲繁殖的种群,获得的雄性后代及连续多代的两性后代可以应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微卫星分析等实验,本发明对于进一步了解了西花蓟马产雄孤雌生殖特性、近亲繁殖种群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对其遗传结构、性别决定模式的分析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科创中国”西咸新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学融合会议成功召开
8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科创中国”西咸新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学融合会议在西咸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多体协同产学融合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推进新时代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推动秦创原建设由“势”转“能”。该会议是8月4-6日在西安举办的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组成部分。
云上高博会 2022-08-08
一类抗耐药菌新药马来酸环嘧耐平
一类抗耐药菌新药马来酸环嘧耐平主要用于耐药性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该项目是已在美国生命与技术公司(Life & Technology Inc.US,辽宁利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美国登记的公司)研究了4年后引进项目,与世界已知抗菌素的结构母核不同,属新的结构母核。经5步化学合成获得的全新结构的化合物,经查新未见相关报导,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拥有全球独占的知识产权,按新药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1。原料药和制剂的临床前药学、药效学已经完成,大部分毒理学试验工作已经完成,初步长期毒性初步实验已经完成,国家安评中心长毒实验正在进行。  已经完成的新药研究包括:药学(原料和制剂工艺研究、结构确证、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等,长期稳定性正在进行);药理学(体外、体内活性研究,好于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毒理学(安平中心的LD50,初步的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药理和特殊毒性试验);药物动力学和作用机制研究等。 该项目获得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
辽宁大学 2021-04-11
2-亚烃基环丁酮的一种制备方法
2-亚烃基环丁酮的一种制备方法,涉及合成砌块亚甲基环丁酮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环丁酮和醛酮为原料,在碱的催化下,通过羟醛缩合,一步直接合成较复杂2-亚烃基环丁酮.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本方法简单,路线短,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易操作.使用本方法将大大降低合成成本,减少合成工作量,提高效率.
扬州大学 2021-05-07
对映-贝壳杉烷四环二萜天然产物全合成
对映-贝壳杉烷类(ent-kaurane)二萜是一大类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的四环二萜天然产物,目前已有超过1000成员被分离、鉴定出来。由于复杂的结构和潜在的生物活性,该类型天然产物吸引了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众多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都对该类分子进行了合成研究,目前报道的合成方法大都需要多步构建其四环骨架,尤其是[3.2.1]双环骨架。北京大学雷晓光课题组近日在对映-贝壳杉烷类(ent-kaurane)天然产物的合成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展了一种简洁高效地构建对映-贝壳杉烷类(ent-kaurane)四环骨架的方法:通过利用北京大学余志祥课题组前期发展的铑催化的Yu-[3+2+1]环加成反应构建6/6/6三环骨架,进而结合最新发展的钯介导的环烯化(cycloalkenylation)反应构建[3.2.1]双环骨架。底物普适性研究表明该两步策略可用于快速构建不同取代的对映-贝壳杉烷(ent-kaurane)骨架和对映-贝叶烷(ent-beyerane)骨架。基于该策略,他们分别以10步和8步完成了ent-1α-hydroxykauran-12-one 和12-oxo-9,11-dehydrokaurene 的无保护基高效全合成,并且以10步完成了12α-hydroxy-9,11-dehydrokaurene的全合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修正。通过对反应前体的精细调控,该合成策略不仅能够应用于不同对映-贝壳杉烷类(ent-kaurane)天然产物的高效全合成,并有望应用于天然产物类似物的高效合成。该工作的完成也进一步阐明Yu-[3+2+1]反应在合成具有桥头四级碳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巨大优势。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115 1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