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酸性介质燃料电池双极板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210077.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介质燃料电池双极板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涂层为纳米复合多层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沉积在双极板基本表面的纯Cr界面过渡层、AlTiN中间层以及AlTiSiN工作层;涂层内部组织主要包括大量的非晶相组织及少量的AlN相、TiN相、AlTiN相组织,其中:涂层非晶相组织的体积比为60~75%。该涂层具有非常高的膜‑基结合强度,同时具有非常优良的抗酸性介质的腐蚀性能以及比较低的接触电阻,有效改善了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腐蚀状况以及导电性能,从而有助于燃料电池更广阔的市场化发展。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可扩展的套管型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套管型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与通道尺寸匹配的预置物放入PDMS预聚物中,加热聚合PDMS,裁成PDMS块;S2:将预置物移除,留出放置通道的管槽,管槽具有两个管口;S3:使用倒角打磨后的点胶针筒,在PDMS块垂直于管槽的方向上开通孔;S4:将PDMS块开孔的两面分别与基底和顶层键合,其中顶层预置有加样孔;S5:从管槽的一个管口插入内径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从管槽的另一个管口插入预拉尖的毛细玻璃管,完成单级套管型微流控芯片的制作;S6:复用所述毛细玻璃管,重复步骤S5,形成多级套管结构。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套管型微流控芯片制作的操作难度和经济成本。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多光子吸收的染料掺杂液晶随机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光子吸收的染料掺杂液晶随机激光器,包括玻璃基片以及其上顺序附着的固化层和混合层,所述固化层为光控染料与表面聚合材料的饱和溶液固化形成的薄膜,所述混合层为液晶与激光染料的混合溶液层。本发明基于多光子吸收效应,泵浦光处于长波段在激光器表层的损耗较少,可穿透表层到达介质内部,使多光子吸收发生在激光器较深处,对随机激光器的厚度没有特殊要求,能有效提高泵浦效率。并且,多光子泵浦光源的长波段光子能量较低,可减少对材料的损害,防止发生短波段光子引起的材料变性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用于乙炔吸附和存储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吸附和存储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5,5’-(吡啶-2,5-二基)-间苯二甲酸通过配位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过渡金属离子优选二价的铜、锌、钴、镍、镉离子。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00~2200m2/g和孔容1.0~1.3cm3/g。该材料所用的多齿有机配体引入了含吡啶的碱性单元,可以有效提高乙炔的吸附和存储量。该材料在273K和298K温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乙炔吸附量,可以在低压下使用,可望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乙炔吸附和存储材料。
浙江大学 2021-04-11
纳米二氧化钛氢氧焰燃烧中试制备技术
纳米颗粒材料是最早研究开发和获得应用的纳米材料产品之一,然而一种纳米颗粒能否产业化,关键之一仍在于这一产品是否具有明确且具有一定数量的市场需求。不同于其它纳米颗粒材料产品,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材料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世界范围内纳米二氧化钛的需求已超过2万吨,产值达到5亿美元以上。国内目前纳米二氧化钛的市场已有相当量的需求,估计在1000吨/年以上,主要从国外进口,进口价超过3万美元/吨。随汽车工业、化妆品等行业的发展,最近10年纳米二氧化钛的需求将保持高的增长率。纳米二氧化钛产业化的实施,对于促进汽车工业、化妆品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开发了多重射流燃烧反应器,利用预混火焰燃烧和扩散火焰燃烧制备了粒度和晶型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该产品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都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辐照下对染料RhB的脱色率明显优于商用P25 TiO2。 利用气相扩散火焰燃烧制备了锌和铁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发现Zn主要富集在二氧化钛纳米晶表面,铁掺杂导致二氧化钛晶粒尺寸变小,Zn和Fe掺杂显著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 设计开发了可供工业化应用的多重射流燃烧反应器等核心设备,建成了百吨/年规模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中试装置,形成了氢氧焰燃烧合成过程中颗粒形态结构可控的工业制备集成技术。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性能,发现气相燃烧合成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通过酯化-缩聚及共混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涤纶聚酯,显著提高了涤纶聚脂的紫外线屏蔽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特异抑制沙眼衣原体的优化重组噬菌体蛋白的制备与应用
相关专利制备出一种对衣原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特异抑制作用。该蛋白对沙眼衣原体有确切的特异的清除效果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一种用于牙釉质定向有序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牙釉质定向有序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羧甲基壳聚糖和阿仑膦酸钠交联后,依次滴加含磷酸氢根离子和含钙离子的溶液,形成纳米无定形磷酸钙颗粒,之后向该溶液中加入谷氨酸,即可制得。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用于船舶和海洋装备的长效防腐防污新材料与制备技术
一、概述 (一)腐蚀  腐蚀是船舶和其它海洋服役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存在的共性问题;  引起船舶和海洋装备不可用天数增加,产生巨额维修费用;  增加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 (二)污损 已探明的海洋生物20余万种,其中约有4000-5000种生物能造成污损; 船舶、码头、浮标、水管、石油平台、养殖设施易受海洋生物附着污损; 污损增加船底粗糙度、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水线以下船壳污损5%,燃料将增耗10%;污损大于50%,燃料将增耗40%以上); 产生巨额的清污与防污费用。 (三)国内外现状 1、表面腐蚀防护技术 防腐涂料:常用防腐技术,期效一般为1-5年; 热喷涂:可用于舱内防腐,但不适用于与海水接触区域; 激光熔覆:熔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晶粒细小、孔隙率极低,其综合性能显著高于热喷涂涂层。 2、海洋污损防护技术 含氧化亚铜的自抛光涂料是当今主导产品,我国远洋船舶防污涂料的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 常用防污涂料的期效一般为2-5年; 国际公约要求,2008 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含三丁基锡 TBT 防污涂料,2009 年全部停止溶 剂法氯化橡胶生产线,2010 年全面禁止使用含 DDT船底防污涂料,把含氧化亚铜防污涂料列 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名单,氧化亚铜防污技术是过渡性措施。 3、高耐蚀合金现状 Ni-Cr-Mo系镍基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能优异,但该类合金产品制造工艺复杂、 价格昂贵,主要依赖进口; 现有镍基合金的成分是综合考虑强度、耐蚀、加工及焊接性能而设计的,而激光熔覆层的核心功能为防腐,需要重新设计其成分。 4、高速激光熔覆技术 2017年10月,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发了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其优点为: 激光束功率密度高,1000~5000W/mm2; 熔覆速度高,10~350cm/s,使热影响区、稀释率、工件变形等参数得到更好的控制; 吸收比高,粉末到达熔池之前吸收激光能量,适合在高反射率基体上制备熔覆层。 二、课题组开发的相关技术  研发了系列专用于激光熔覆的高性能耐蚀粉末材料和制备高耐蚀熔覆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高性能熔覆层耐蚀寿命≥50年,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8级,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 研发了系列环保性好(不含氧化亚铜、敌草隆、二甲苯、石油脑等成分)、防污期效长的新型防污材料和防污层制备工艺,防污层与基体冶金结合,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已经进行了3年的实海试验)。 三、应用领域 (一)船舶与海洋装备的腐蚀防护 根据模拟海水腐蚀实验结果,熔覆层静态海水条件下腐蚀速率为0.00004mm/a。 该项技术已在发电设备、船舶及海洋装备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 (二)船舶与海洋装备的污损防护  防污层与基体材料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防污层在异物撞击下不会脱落;  防污层厚度可根据防污寿命的需要调节,防污层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  防污层能满足抑制藤壶水螅、水母、藻类、细菌粘膜等多种类型海生物生长的要求;  主要用于船舶、海洋装备的海洋生物污损防护(如钻井平台、海上设施)。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特种高性能防老化橡胶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开发
在橡胶基体内加入反应型多维微纳碳材料,实现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可控调控生物质硅炭与多维微纳碳材料的复合结构,获得具有高力学性能和耐老化功能的新型橡胶加工技术;首次在橡胶基体内构筑具有电子共辄离域效应的交联复合结构,获得具有超耐老化能力的新型橡胶复合技术。该成果涉及的上述创新点,体现出具有国际领先的加工技术,青岛科技大学拥有独占的关键加工技术,橡胶在高温高压差非常规环境中表现出耐老化超长效工作的能力。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5-11
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并通过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获得了两种Ir1/Co(OH)2单原子催化剂。此外,研究人员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前驱体浓度、沉积圈数和沉积速率)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图1)。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的机理研究。(a)阴极沉积示意图;(b)阳极沉积示意图;(c)在阴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d)在阳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还对所得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917-6.pdf详细阅读:http://news.ustc.edu.cn/2020/0313/c15884a414545/page.ht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8 219 220
  • ...
  • 337 3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