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清华大学等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在代谢视角下揭示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 城市作为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主体,其经济社会活动显著影响着全球碳平衡。为实现《巴黎协定》1.5度控温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进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选择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首次融合人类活动占用的物理碳和生产消费的隐含碳排放,系统性追踪了全球城市的碳流量和存量变化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为全球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图1),城市所占用的碳有13-33%随化石能源燃烧以二氧化碳形式即时排放。此外,8-24%的碳被暂存于城市内部而尚未被释放(如家庭耐用品等),而这转变为存量的物理碳与每年的直接碳排放量级相当,其排放的潜力大小将持续影响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城市的资产性存量(如住房、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如果在余下生命周期内得不到妥善管理与处置,将可能显著削弱目前国际社会缓解气候变化的努力。 由于城市形态、基础设施规模和居民消费等方面的不同,全球城市人均碳影响、碳强度或碳密度均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图2)。鉴于这些差异性,尽管国际社会已建立了城市间减排联盟,目前仍难以制定出一种可被简单复制和推广的低碳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发展和收入的提升不一定意味着高碳的生活。实际上,基于完整核算,全球城市可分为低碳低收入、高碳低收入、低碳高收入和高碳高收入等四种差异化路径。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如北京)仍有很大潜力在未来达成低碳高收入的路径,即在实现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走向低碳甚至零碳社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仅要对当前城市碳排放进行严格控制,还需对未来可通过存量释放的碳进行预先管理。这一基于代谢的新视角,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新时代绿色低碳城镇建设、全球城市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本项目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不是用于纳米颗粒的制备,而是将已有的不同粒径纳米颗粒的混料进行分离和分级。效益分析:可用于具有纳米颗粒分离、分级需求的广泛场合,如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制膜的原料准备和光学、电子、医疗等精密部件的磨料准备,应用潜力巨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610401673.7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兰州大学 2021-04-10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
兰州大学 2021-05-11
新冠病毒分离、测序、快速检测及药物筛选研究
山东大学药学院刘新泳教授团队与山东省疾控中心联合申报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新型冠状病毒分离、测序、快速检测及药物筛选研究”,获批经费450万元。连日来,该团队在抗新冠肺炎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完成硝唑尼特的原料和制剂工艺研究。刘新泳教授团队根据体外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筛选实验,对已发现的具有显著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上市药物硝唑尼特(RY2020,原抗寄生虫药物),联合山东瑞阳制药进行研发,已完成了药物合成工艺研究、药物干混悬剂和片剂的制备工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动物药效学验证,并拟申报临床研究,有望成为本次疫情防控急需的一线药物。 完成法匹拉韦的产业化研究。法匹拉韦是抗流感病毒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目前该团队已完成法匹拉韦合成工艺、产业化工艺、质量控制研究等任务,正在联合山东齐都药业申报国家仿制药物,用于临床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建立基于靶标的虚拟筛选平台。依托山东省药物分子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刺Spike蛋白、蛋白酶PLpro和Mpro、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结构,刘新泳教授团队开展了计算机智能化辅助的高通量的药物虚拟筛选,重点筛选了已上市药物、商品化分子库以及课题组自有的多样性的合成分子库、天然产物库、中药提取物库,发现多个虚拟评价活性好的临床已有药物和实体小分子化合物。
山东大学 2021-04-10
电解铝碳渣制备氟化铝关键技术
工艺描述: 将电解铝火眼碳渣破碎,与脱碳药剂充分混合,加入高温炉进行脱碳,得到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磨粉,与脱钠药剂充分混合,加入高温炉进行脱钠,得到粗氟化铝;粗氟化铝加入水浸槽,洗盐后得到氟化铝。 技术亮点: 属于电解铝危废高值产品化技术,拥有发明专利3件;实现了碳渣的全量利用,节约了原生氟资源;整个工艺绿色,没有废水废渣产生,废气达标排放;单位能耗远低于原生氟化铝,有效减碳;氟化铝产品符合现有国家标准。 
郑州大学 2021-05-10
植物功能提取物高效提取分离关键技术
浙江大学 2021-05-10
一种从高碳石煤中提取钒的方法
其他成果/n一种从高碳石煤中提取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矿在球磨机内进行湿法磨矿,把得到的矿浆输送到密闭池中,与浓硫酸进行混合,在140~180℃对稀泥状的混合物进行熟化处理;熟化完后直接向密闭池中加水浸取钒,经固液分离后得到蓝色的浸钒溶液,用于制备V2O5产品。本发明无须对原矿进行干燥,直接进行湿法磨矿;熟化后的混合物为稀泥状,容易加水浸取钒;熟化工序采用保温隔热的密闭池设施,有效地提高了钒的浸取率;本发明与淋洗塔配合能完全吸收熟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防止了环境的污染。本发明以稀泥状的混合物进行熟化反应,克服了现有浓硫酸熟化提钒技术中存在的工艺繁琐、成本高、环境污染的问题。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4-11
工业级发酵液分离提取或天然产物提取技术
依托丰富的发酵、食品、医药、中草药、经济作物或植物等过程物料分离提取纯化的开 发、工程经验,本平台积累了丰富的上述领域生理活性物质或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工艺 包、装备选型、工程设计经验和资料库,可为合作伙伴提供成熟工艺技术或中试阶段起步技术 开发,实现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工艺技术应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碳微电极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碳微机电技术领域,为一种碳微电极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 。 其步骤包括 <img file="2012101868347100004dest_path_image002. GIF" wi="16" he="24" />光刻步骤,得到阵列的碳微结构部分;<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4.GIF" wi="20" he="42" />沉积金属步骤:在所得到的碳微结构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金属层;<imgfile="dest_path_image006.GIF" wi="20" he="42" />热解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或惰性混合气体氛围环境下,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多步热解;通过上述步骤,即可生长得到表面集成碳纳米结构的碳微电极阵列结构。本发明将厚胶光刻、金属沉积和热解相结合,得到的微纳集成结构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本发明的方法运用于微机电系统中,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廉、可控性高、可大批量生长、结构优良等特点,得到的微纳集成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故可作为电机,在微型电池、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等微机领域中会有较广泛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无人机空中测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Ø 本项目的自动驾驶无人机技术就是使用博创公司的开发平台和自行设计的硬软件来构建机器视觉开发平台作为无人机控制平台,实现无人机的自动起飞、驾驶、测量CO2浓度、降落等一系列动作。本项目获得全国博创杯嵌入式设计大赛IAR二等奖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88 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