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31010磁分子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与磁实验箱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磁感线演示器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磁感线演示板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轻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工艺与设备
项目的简单概述 通过自行研制开发的轻金属半固态制备与流变成形设备及工艺控制技术,将熔融的镁合金、铝合金液体制备成半固态浆料并直接进行流变压铸成形。采用半固态制备与直接成形技术可使成形件的组织得到改善,明显降低成形件的表面及内部缺陷,并提高成形件的强度和塑性。 项目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973项目“先进镁合金半固态制备与成形基础研究”和国家863项目“半固态轻合金设计、制备与成形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 项目的最新进展、所达到的水平 该技术的特点:半固态浆料制备与直接成形一体化;效率高;浆料制备体积及成形件尺寸范围宽;适合于镁合金、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制备及直接成形。 项目的关键数据,如性能、各项指标等该设备及技术包括:轻金属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等)熔炼炉、半固态浆料制备系统;浆料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电控系统、压铸机和相关工艺控制软件等。半固态制备的剪切速率最高可达10000/s;可以连续制备镁合金、铝合金即其复合材料的半固态浆料,同压铸机连接可直接将半固态浆料进行压铸成形;成形件的重量在几十g~1000g左右;配备压铸机的能力在180~600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立体式直流-直流变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直流-直流变换器,用于实现两直流电 网之间的互联传输,其中该变换器包括第一换流器、第二换流器和第 三换流器,其中,所述第一换流器的正极与第二直流电网的正极相连 接,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负极与第二换流器的正极相连接,第二换流器 的负极与第三换流器的正极相连接,第三换流器的负极与第二直流电 网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正极同时和第一直流电网的正极 相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负极同时和第一直流电网的负极相连接。 本发明的直流-直流变换器充分利用了第一直流电网已经存在的直流 电压,相比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级联直流变直流汇集并网拓扑及移相控制方法
新能源发电广泛通过交流母线接入柔性直流电网之后,并入交流大电网当中,即采用交流汇集,直流送出的形式。交流汇集侧由于与大电网相脱离,因而容易发生宽频振荡等稳定性问题,造成系统故障、停运、保护甚至烧毁设备等严重后果。系统稳定及振荡的问题成为限制新能源经柔直送出大规模并网的一个瓶颈问题。 采用直流汇集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交流系统当中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升新能源并网惠及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了新能源发电,经级联直流,dc/dc变流器并网拓扑及移相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新能源经柔直,汇集并网送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一项控制的方法,可使输出的直流电流和电压更加平稳。 在级联DC/DC实现MPPT控制的基础上,针对独立输入串联输出的级联DC/DC系统结构在光照不均时不能实现均压的问题,以及DC/DC输出侧串联电压跨度大、并网电流纹波大的问题,在拓扑中增设LC滤波器,又提出一种组合电平法的移相控制策略,在保证传输线路电压稳定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并网电流的纹波。 创新点 针对模块化级联DCDC系统,当光照不均时,DCDC输入功率不同,由于输出侧串联,输入功率的不同会导致输出侧的均压问题,为此,在原有的DCDC拓扑基础上增加一个后级均压单元,由一个二极管和开关管组成,并且采用移相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输入功率不同时,级联模块输出侧的均压稳流效果。 市场前景 新能源直流汇集直流升压是未来建设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升压变流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因而其控制特性显著影响系统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 应用案例 新能源直流升压汇集示范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20
发现太阳大气中磁通浮现时期的磁绳形成机制
利用磁场外推发现90%的事件在耀斑发生前存在磁绳结构,并且磁绳的三维结构比理论模型复杂得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磁绳的torus不稳定性参数(即衰减因子)大于1.3或者kink不稳定性参数(即磁力线缠绕度)大于2时,90%以上的事件是爆发型耀斑;而且在所有事件中,利用以上两个参数可以成功判断70%耀斑事件的类型。因此,这两个参数及其阈值可以为预报耀斑是否爆发提供重要参考。  大气科学学院周振军副研究员及合作者通过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的16个失败太阳暗条爆发的磁场和三维爆发形态,给出了控制磁绳爆发的关键参量,除了经典的衰减因子以外,暗条顶部的旋转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衰减因子和旋转角度的相空间分布,他们发现达到或超过衰减因子之后,所有的爆发都具有强的旋转(50°到130°)。这种旋转可能引发内部或者外部的磁场重联,进而破坏磁绳的结构,并最终导致失败爆发。这一成果说明磁场重联在决定磁绳是否爆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控制因素决定磁绳爆发的理论。
中山大学 2021-04-13
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
本项目将巨霍尔效应这一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应用于器件领域,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替代现有霍尔器件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技术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纳米材料在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九项。 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南开大学 2021-04-14
高分子材料多功能密炼-流变-精密制样机
小试阶段/n项目背景:高分子材料科学是材料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之一。但在配方设备和性能测试手段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大多数企业和研究机构目前仍然采用几十年前就开发出来的常规设备。其主要缺点是耗料量大(一个配方实验需要5-50公斤新材料),性价比不高,塑化程度难以控制;操作工序多(需要几台仪器设备工作),制样质量差,材料容易氧化,劳动强度大;模具投资高(每副标准模具5000-10000元),对加工性能中主要的和常用的流变数据由于投资比较大而无法测试(一般新配方材料只有很少的量,比如仅仅50克)。主要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