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体积补偿隔离式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积补偿隔离式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工作腔和体积补偿腔;所述阻尼器工作腔由阻尼器外缸筒(8)、浮塞(10)、顶部封盖板(2)围成;工作腔内含有活塞和磁流变液(4);其中,活塞由活塞头(9)和活塞杆(1)组成;所述体积补偿腔由阻尼器外缸筒(8)、浮塞(10)、底部封盖板(16)围成;在围成的腔内放置一预压高性能弹簧(12)并填充高标号硅油(13);所述预压高性能弹簧(12)上端与浮塞(10)连接,下端与底部封盖板(16)连接;所述预压高性能弹簧(12)内放置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动磁式长行程超精密直线运动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磁式长行程超精密直线运动机构,包括定 子线圈组件、气浮支承组件和永磁体动子组件,定子线圈组件包括定子气浮导轨和电感组件;气浮支承组件包括气浮轴承;永磁体动子组 件包括动子基座、永磁体安装座及永磁体组,动子基座固定安装在气 浮轴承上,动子基座向下设置永磁体安装座,每个永磁体安装座上安 装一永磁体组,永磁体组包括多个永磁体,并且同一永磁体安装座上 的永磁体的同一侧磁场极性相同,以用于驱动永磁体组和气浮轴承沿 定子气浮导轨的纵向移动。本发明采用均匀布置的长行程线圈绕组作 为定子,与传统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磁环式测试基坑开挖引起地基隆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环式测试基坑开挖引起地基隆起的装置。包括保护钢管、PVC管、卡位环、磁环、螺栓、加强环和圆管。保护钢管通过测量平台的槽钢固定在混凝土支撑上,基坑每开挖一层土,用槽钢将保护钢管焊接到钢支撑上;槽钢搭建在混凝土支撑上,钢板焊接在槽钢上,在搭建的混凝土支撑和测量平台周边安装栅栏,形成测试人行通道和测量平台;PVC管用管接头连接;多个磁环套在PVC管外,通过卡位环或是PVC管接头控制磁环位置;磁环仅安装上钢弹片;圆管为钢丝绳受力点;通过钢丝绳上拔PVC管,使磁环和卡位环或PVC管接头分离,实现隆起测试。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磁环较为精确的埋设到设计位置;连续监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基隆起。
浙江大学 2021-04-13
稀土掺杂非磁过渡金属对“铁磁/非磁”纳米自旋泵浦器件的磁性调控
成果介绍铁磁(FM)/非磁(NM)结构的双层膜中发现的自旋泵浦(spin pumping)效应是磁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它和铁磁层自旋极化电流相关,同时又和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有直接联系。本项目采用具有较高的自旋轨道耦合系数的稀土金属调制非磁层,运用铁磁共振和输运两种方法,并结合结构、磁性和同步辐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稀土掺杂对铁磁/非磁过渡-稀土合金(Py/NM-RE)复合纳米双层膜的结构和界面的影响,得到自旋泵浦强度、界面混合电导以及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自旋扩散长度的调控规律。从而探索该复合纳米双层膜中的界面自旋泵浦效应和非磁层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动力阻尼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新型复合磁性材料和新型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磁材料,有利于集成多功能自旋器件。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频率可调的介质谐振器天线
一种频率可调的介质谐振器天线,属于频率可调天线技术领域。 包括介质谐振器(1)、金属底座(2)、矩形通孔(3)、金属波导(4)、同轴传 输线(5)、金属滑块(6)、绝缘连杆(7)和直线伸缩驱动单元(8)。本发明采 用可调缝隙结构实现的频率可调介质谐振器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且辐射特性稳定。相比其它方式实现的频率可调介质谐振器天线,本 发明的天线谐振频率调谐范围宽,辐射效率高,所有调谐机构均放置 于天线辐射的阴影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频率可调的介质谐振器天线
一种频率可调的介质谐振器天线,属于频率可调天线技术领域。 包括介质谐振器(1)、金属底座(2)、矩形通孔(3)、金属波导(4)、同轴传 输线(5)、金属滑块(6)、绝缘连杆(7)和直线伸缩驱动单元(8)。本发明采 用可调缝隙结构实现的频率可调介质谐振器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且辐射特性稳定。相比其它方式实现的频率可调介质谐振器天线,本 发明的天线谐振频率调谐范围宽,辐射效率高,所有调谐机构均放置 于天线辐射的阴影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InP基多量子阱光调制器/开关、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谐振腔滤波器、2×4分路器技术
基于平面光波光路(PLC)技术的各类光功能器件,是实现现代高速光网络、高速光信号处理、大容量光互连节点和终端设备中光信号处理模块的基础。/lineInP基多量子阱PLC器件基于成熟的半导体工艺,以脊波导为基础,具有体积小、功耗/损耗低、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点,在国际上即将形成新的产业热点。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顺应这一趋势,潜心攻关,埋头研究,历时四年完成了InP多量子阱PLC单元器件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PLC光路设计和光学特性测试平台,探索出国产化工艺加工途径,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地研制出InP基多量子阱PLC无源光子器件。包括光调制器/开关、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谐振腔滤波器、2×4分路器等,于2007年2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并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0
回旋行波管耦合输入结构
该发明提供一种回旋行波管耦合输入结构,用于解决传统结构插入损耗大的问题,该结构包括圆波导及垂直加载于圆波导的矩形波导,所述圆波导的电子注输入段设置有一个以上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位于耦合输入结构的对称面上。与矩形波导的截面中心距离为(1/2+n)λ、n为正整数,其中λ为圆波导中心频点TE11模的波长;所述矩形凹槽的长、宽由对应的工作频段与耦合量决定,深度为1/8λ´-3/8λ´、其中λ´为矩形凹槽对应尺寸的矩形波导的TE10模的波长。该发明有效减小输入电池波的插入损耗,且通过增加矩形槽的数量和调节矩形槽的结构参数,能够工作于不同需要的宽频带范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01
一种直流偏磁多阶段递进式综合治理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偏磁多阶段递进式综合治理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1,收集接地极和接地站 点的相关资料;步骤 2,从接地极向土壤注入小电流,获得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测试值;步骤 3,采用 直流电流仿真模型计算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仿真值;步骤 4,基于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测试值和直流电 流仿真值调整直流电流仿真模型,并进行第一阶段直流偏磁治理;步骤 5,从接地极向土壤注入逐步增 大的小电流,观察治理站治理设备动作情况,测量测试站直流电流,检查观察站的运行情况和噪声;步 骤 6,采用直流电流仿真模型计算测试站的直流电流仿真值,调整直流电流仿真模型;并进行下一阶段 直流偏磁治理。本发明计算简单、准确度高、效率高、切实可行。
武汉大学 2021-04-13
基于磁致伸缩扭转波检测导磁构件缺陷的装置
基于磁致伸缩扭转波检测导磁构件缺陷的装置,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目的在于克服纵向模式导波衰减较大,存在明显频散效应的不足,检测时无须对构件表面进行处理。本发明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磁致伸缩扭转波传感器、信号预处理器、A/D 转换器以及计算机;磁致伸缩扭转波传感器包括激励单元和接收单元。计算机控制脉冲信号的产生,经功率放大器放大,通过激励单元在构件中产生扭转波,接收单元接收构件中传播的扭转波,经信号预处理器处理,通过 A/D 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构件的缺陷信息。本发明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38 2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