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聚磁桥路的钢管壁厚电磁超声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磁桥路的钢管壁厚电磁超声测量装置,包括穿过式磁化线圈、导磁元件、聚磁元件以及电磁超声检测线圈,其中磁化线圈用于将待检测钢管同心设置其中,由此在通电后产生沿其轴向分布的磁场;导磁元件呈板状结构对称设置在磁化线圈的外侧,用于使所产生的磁场沿着钢管法线方向分布;聚磁元件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导磁元件上,其下端贴近待检测钢管的外表面并保持间隙;电磁超声检测线圈安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在通以高频电流时执行对钢管壁厚的测量。本发明还公开了其他的构造形式。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待检测钢管的局部位置形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直流偏磁多阶段递进式综合治理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偏磁多阶段递进式综合治理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1,收集接地极和接地站 点的相关资料;步骤 2,从接地极向土壤注入小电流,获得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测试值;步骤 3,采用 直流电流仿真模型计算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仿真值;步骤 4,基于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测试值和直流电 流仿真值调整直流电流仿真模型,并进行第一阶段直流偏磁治理;步骤 5,从接地极向土壤注入逐步增 大的小电流,观察治理站治理设备动作情况,测量测试站直流电流,检查观察站的运行情况和噪声;步 骤 6,采用直流电流仿真模型计算测试站的直流电流仿真值,调整直流电流仿真模型;并进行下一阶段 直流偏磁治理。本发明计算简单、准确度高、效率高、切实可行。
武汉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诊断血清试剂盒及免疫磁珠分离试剂盒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传统抗血清制备技术进行改造,突破了过去抗血清生产经验为主造成的不确定性和不系统性,提高了抗血清制备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有效去除抗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从而实现抗体制备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最突出的优点是特异性强,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的灵敏性,缩短病原体的检测时间一至数天,并且可从复杂的样品中直接分离病原体,降低标本中抑制物的干扰,提高灵敏度。 已生产出 3 种诊断血清产品,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 O 抗原诊断血清试剂盒”、“大肠杆菌 H 抗原全套诊断血清试剂盒”和“志贺氏菌 O 抗原全套诊断血清试剂盒”,共计 147 种高特异性抗体。 经中国 CDC 使用证实,该血清具有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的特点,与日本生研同类血清质量相当,远优于国内同类产品。继续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 11 种改类试剂盒的研发和生产,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 本项目完成后,实施单位将可生产 12 种诊断血清试剂盒(包括前期已完成开发的 3 种),按每个疾控中心每年需求每种试剂盒一套计算,总需求量约 1200 套。此外,进出口检验检疫单位对某些种类的血清亦有一定需求,约为 300 套。按每套试剂盒平均 1 万元的售价计算,每年的市场可达 1500 万元。 免疫磁珠分离试剂盒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食品检验,水质/环境检验,兽药检验等,市场非常之大,现主要的生产商为国外的Dynal 和 Matrix 公司,以 Dynal 公司为例,其每年可创造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由于依赖进口,国内多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单位已经向项目实施单位提出了产品的开发意向。该产品研发成本约为每毫升 600 元,销售价格在每毫升 2000 元左右,显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紧凑型渐变缝隙阵列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紧凑型渐变缝隙阵列天线,包括上层金属层、下层金属层、介质板材以及若干金属过孔,所述上层金属层和下层金属层分别刻蚀在介质板材的正反面上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过孔位于介质板材上并且分别连接着上层金属层和下层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由微带转SIW结构、一分八T型SIW功分器以及八个TSA天线单元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方便设计和安装,由一个西南微波2.40mm规格接头相连,适用于40.5~43.5GHz频段,可以应用到该频段的5G毫米波移动通信系统中。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可视化抗原宏阵列杂交瘤快速筛选技术” 抗体识别库建立及快 速诊断
团队通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视化抗原宏阵列杂交瘤快速筛选技术”,并依托此技术建立了主要人畜共患等病原微生物单克隆抗体识别库及快速检测产品,库容达到 3000 余株,获得专利授权 30 余项,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奠定了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定量检测涂层不粘性能装置及涂层不粘性能检测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涂层不粘性能装置,涉及涂层不粘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定量检测涂层不粘性能装置包括液体加热机构、试样加热机构、倾角控制机构和温度控制机构,框架内部设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液体加热机构,试样加热机构位于液体加热机构的下方,倾角控制机构与试样加热机构转动连接,倾角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试样加热机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本发明的涂层不粘性能检测方法,通过向试样板倾倒定量热态重油,测量试样板上的重油残余量来定量衡量涂层的不粘性能。本发明实现了定量衡量涂层不粘性能的目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X光机 行李检测仪 异物剔除仪 三品检测器
产品详细介绍专为旅游景点,体育文化场所,会议中心,博览中心,行李寄存,商场,酒店,法院,监狱等重要场所设计 *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实施工程与生产双检原则 *整机部件保障措施 #高性能网络功能 *通过国家公安部检测 *通过欧盟CE认证 *国际知名公司ISO9001认证 *通过ISO14001环境认证 *通过中国政府的辐射安全认证       ☆基本参数指标: 通道尺寸       500(宽)×300(高)mm 传送带速度     0.22 m/s 传送带额定负荷 120 kg 单次检查剂量   < 1.5µGy 分辨力         直径0.101mm金属线 穿透力                 34mm钢板 胶卷安全性     对ISO1600胶卷安全 泄漏剂量       <0.05µGy/h   ☆X射线发生器: 射线束方向       底照式 管电流              0.4~ 1.2mA(可调) 管电压               100~160 kV(可调) 射线束发散角  60° 冷却/工作周期 密封式油冷/100%   ☆使用环境: 工作温度/湿度   0℃~45℃/20%~95% (不冷凝)    储存温度/湿度   -20℃~60℃/20%~95% (不冷凝) 工作电压        220VAC(±10%)  50±3Hz 功率损耗        1.0KW(最大值) 噪声级          <65dB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用机器视觉取代人类视觉,为传统装备增加视觉判断与智能定位功能,可实现“无人车间”的智能检测与机械手的准确定位,实现装备智能化,解放劳动力。 该技术由太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通信研究所独立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硬件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该技术从准确性、精度、速度、硬件成本等指标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生产线装备的实时在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检测准确度97%以上,精度0.3mm以下,定位精度可达0.01mm以下。 该技术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8项,软件知识产权5项。 2015年以来,先后应用在上海地铁隧道灾害监测、沈阳公路隧道检测、西安铁路高铁桥墩裂缝检测、爱旭太阳能义乌生产线的硅片崩边缺角及隐裂检测、通威太阳能成都、合肥生产线的硅片碎检及隐裂检测,河北电力的绝缘子检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
项目成果/简介: 目前,公路治超主要集中在限制性的监测点或者现场人工执法,对于非限制性非现场治超才刚刚起步,技术尚不完善。在非限制性的交通场景下存在诸如车辆角度问题、遮挡问题、光照问题、车辆数据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阻碍了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治超的推广。 该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组合技术可应用于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综合治理超载超限中的货车精细化检测与识别。基于该车辆精细化检测与识别组合技术,可以对货车的属性进行精细化检测与识别,融合视觉信息与道路称重信息来实现非限制性非现场公路综合治理超载超限。通过该技术的升级改造,极大地提升公司的非限制性非现场治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安徽大学 2021-04-11
全波段显色生物检测仪
全波段显色生物检测仪结合了最新的成像技术、全波段超稳LED光源技术、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云数据采集平台,可以对生物免疫酶联反应、蛋白质浓度、血糖含量以及pH值等以显色为最终现象的生物信息进行便携式的、高速的、大批量检测。通过超稳定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发光技术,使用一次成像的方式对大批量生物样本进行瞬时检测,提高对肝炎、流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项技术同时可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的质量检测,提高对猪病疫情、乳制品菌种群落监控的时效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7 48 49
  • ...
  • 163 1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