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紫光激发高效稀土荧光粉暖白光LED
本项目自主研发了能在紫光(395nm-410nm)激发下可发红、蓝、绿(RGB)的高效三基色掺稀土的下转换荧光粉,用这些荧光粉涂敷在紫光LED芯片上可发高效、暖色温白光,其发光光谱和太阳光靠近,没有蓝紫光泄漏。可用于室内健康照明,替代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也可用于博物馆、服装、医疗等高显色的特殊照明领域。
厦门大学 2021-04-10
“异构赋能”的思路构筑稀土分子诊疗试剂
 将医学诊断和治疗以“相辅相成”的方式合二为一,实现诊疗一体化(theranostics),成为提高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诊疗试剂的设计和制备是关键。常用的构筑方式是将不同功能的分子连接或者混合起来。由于这些组分化学本质的不同,化学结构往往相差很大,设计和合成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应用条件(如剂量)的兼容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能否通过简单的化学手段,合成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分子,实现“一体化”与“多功能”的兼容,成为诊疗试剂设计的新思路。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课题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配体区域异构,对配体激发态到稀土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在顺/反式稀土异构体中,分别实现近红外光学成像和光动力治疗功能。近期,他们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onathan L. Sessler教授深入讨论、交流后,提出“异构赋能”的新概念,并在活体中验证了两个异构体在检测与治疗中的功能裂分。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plit and Use: Structural Isomers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Yingying Ning, Yi-Wei Liu, Zi-Shu Yang,Yuhang Yao,Lei Kang,Jonathan L. Sessler*,Jun-Long Zhang*, J. Am. Chem. Soc. 2020, 142, 6761-6768)。
北京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技术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技术”项目是以北京市科委经费支持为起源、以国家“十二• 五”科技支撑计划为发展,以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波音公司国际合作开发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等为基础,逐步形成的一项特色科技成果。通过系统地研究铸轧、挤压板坯热轧、铸锭热轧和热处理过程中镁合金组织演变机理与性能控制技术等,研发出具有高成形性能的稀土镁合金;实现了高精度镁合金板成卷轧制过程自动化控制及精整、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并完成了高精度镁合金专用轧机机组及控制装置的研发设计及应用,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工艺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稀土高韧性高耐磨火车轮毂的研发
采用稀土高韧性车轮与传统车轮相比,可提高寿命 2 倍,同时与铁路轨道线路匹配,降低摩擦力和磨耗比,为国家节省大量车轮和钢轨材料,节能环保。 产品抗拉强度达到 800MPa, 布氏硬度大于 HB300,延伸率大于 6%,使用寿命达到传统车轮的 2 倍。
扬州大学 2021-04-14
发现太阳大气中磁通浮现时期的磁绳形成机制
利用磁场外推发现90%的事件在耀斑发生前存在磁绳结构,并且磁绳的三维结构比理论模型复杂得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磁绳的torus不稳定性参数(即衰减因子)大于1.3或者kink不稳定性参数(即磁力线缠绕度)大于2时,90%以上的事件是爆发型耀斑;而且在所有事件中,利用以上两个参数可以成功判断70%耀斑事件的类型。因此,这两个参数及其阈值可以为预报耀斑是否爆发提供重要参考。  大气科学学院周振军副研究员及合作者通过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的16个失败太阳暗条爆发的磁场和三维爆发形态,给出了控制磁绳爆发的关键参量,除了经典的衰减因子以外,暗条顶部的旋转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衰减因子和旋转角度的相空间分布,他们发现达到或超过衰减因子之后,所有的爆发都具有强的旋转(50°到130°)。这种旋转可能引发内部或者外部的磁场重联,进而破坏磁绳的结构,并最终导致失败爆发。这一成果说明磁场重联在决定磁绳是否爆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控制因素决定磁绳爆发的理论。
中山大学 2021-04-13
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
本项目将巨霍尔效应这一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应用于器件领域,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替代现有霍尔器件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技术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纳米材料在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九项。 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南开大学 2021-04-14
人才需求:电机控制、电机设计工程师
需要电机控制和电机设计为硕士的人才需求。熟悉机电产品研发过程、熟练应用Solidwork、Pro-E、AutoCAD设计工具等设计、分析软件及汇编语言的编程,能独立完成非标设备部件或结构设计、能独立设计模拟和数字电路、进行电机结构及电磁设计等。
山东山博电机集团有限公司 2021-06-18
用于肿瘤磁热协同治疗的铁磁响应性载药胶束
化学与化工学院陆杨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杨显珠教授课题组合作,以具有粘流态内核的mPEG-b-PHEP胶束作为纳米载体,包载磁性纳米立方体和具有肿瘤杀伤效果的中成药有效成分大黄素,实现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造影成像(MRI)引导的磁热-化疗联合治疗。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增强磁热治疗效果的方案,相关成果以“Ferrimagnetic mPEG-b-PHEP copolymer micelles loaded with iron oxide nanocubes and emodin for enhanced magnetic hyperthermia-chemotherapy”为题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0, 7, 723-736)期刊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宋永红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李冬冬。磁热疗是指通过将磁性介质递送到目标病灶区域,在交变磁场中磁性介质产生的局部高热可以迅速杀死肿瘤细胞。由于磁热疗具备非侵入性以及无治疗穿透深度限制等优势,已经在深层肿瘤的临床治疗展现出潜力。但是临床中使用的磁性材料热转换效率低,为达到足够的肿瘤杀伤效果需要高剂量的磁性介质。此外,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磁致发热的加热速度一般较慢,限制了基于磁热响应的药物释放。针对上述难题,该科研团队制备的铁磁性纳米胶束的饱和磁化强度是目前商业化造影剂的2倍。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该铁磁性纳米胶束能够产生高热,其热转化效率远高于临床上使用的磁性纳米材料。同时,在磁热刺激下,化疗药物大黄素可以从胶束的粘流态PHEP内核迅速释放,其释放速度显著优于传统的聚乳酸为内核的胶束(非粘流态)。因此,在外磁场的引导下,该磁性纳米载体能够高效地靶向到肿瘤部位,促进肿瘤细胞的摄取;进而在交变磁场的刺激下,该磁性纳米胶束能够通过磁热与化疗协同,在极低的剂量即可显著杀伤肿瘤细胞。铁磁性载药胶束的制备及其磁热疗与化疗协同的示意图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合肥大科学中心卓越用户基金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7/4/723/5708950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结构,该船用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结构包括接触器、升压变压器、整流回馈单元、直流补偿单元、逆变单元、操作面板、励磁控制器、AB 相电压传感器、CA 相电压传感器、BC相电压传感器;基于该控制系统结构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船用无刷双馈轴带发电机的起励、恒压控制、恒频控制、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磁遗传学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磁遗传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响应于外部磁刺激的磁感应受体(magnetoreceptor),和调节神经元活动、扰动生物过程和治疗疾病的非侵入性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调节细胞活性的非侵入性方法,其包括将MAR基因递送至所述细胞中的步骤并向所述细胞施加磁刺激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磁遗传学用于治疗疾病的医疗用途。
清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85 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