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皮肤疾病热疗仪
1 成果简介皮肤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不仅带给人们机体上的痛苦,而且对外貌形象也有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到生命,但是目前尚无高效的治疗方法。仅从痤疮(粉刺)一项来说,西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80%的青少年曾经患过痤疮。因此,寻找一种快速高效的治疗手段,对医生和广大皮肤疾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皮肤疾病热疗技术是根据皮肤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结合内部组织和体核的情况,分析加热时的温度场分布,然后结合细胞实验提出的一种物理无创范畴的新理念。这种突破性诊疗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微创和无创性,实验证明,其可以对常见的皮肤病致病细胞产生较强的杀伤作用,并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且有可能增强免疫力,作为一类新兴的皮肤病治疗技术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研发的皮肤疾病热疗仪属于重大疾病诊疗新技术的研发范畴,在国内尚属首创,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将产生多项发明专利。本仪器属于绿色治疗范畴,具有低成本、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产品定位主要针对痤疮的治疗,是一款人性化、便携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大众理疗产品。2 应用说明医学上认为痤疮丙酸杆菌是引发痤疮的主要原因,在加热治疗痤疮时,热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是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清华大学所做的流式细胞实验证明, 48℃是温度的一个分界点,低于这个温度时,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较高;温度在 49℃或者更高时,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而且加热时间不宜太长, 150s 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 48℃、 150s作为每次治疗的标准,通过反复治疗达到效果。 此外,热疗仪不仅仅是针对痤疮的治疗,而且可以调整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在对其他皮肤病致病细胞热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以后,同样可用于治疗,可以实现“ 一机多用” 标。3 应用范围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不同尺寸和外观的产品,适用于医疗机构、个人和家庭。4 效益分析( 1) 广阔的市场:受痤疮等皮肤病困扰的人群多,而且病程持续时间长。中国有 13000个县级以上的医院,有很大一部分低收入人口,急需自主创新的、低治疗成本的医疗新技术。 ( 2)产品竞争:美国的治疗产品是目前恒温治疗方面唯一的产品,年产值达 13 亿美元。 ( 3)技术优势:基于 MSP430F412 超低功耗单片机的嵌入式测温和控温系统; 具有很好的控温功能以及很高的系统的效益、灵活性和可靠性。 ( 4) 治疗优越性:见效快、副作用小、较低成本。 ( 5) 环境友好:本设备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质,消耗材料仅为电能。5 合作方式融资投入、 市场推广。
清华大学 2021-04-13
肠道菌群与疾病
肠道菌群致病的“肠脑轴心”理论已经在肥胖、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我们的研究初步证实,肠道菌群在病原微生物感染、酒精成瘾等过程中,菌群种类、丰度会发生显著性变化,细菌自身以及代谢物可能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碳纤维缠绕成型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依托学校211工程项目引进了先进的MAW-20-LS1-6型六维缠绕机,该缠绕机可实现芯模转动、机械手臂的水平、上下和前后移动以及丝嘴的旋转和摆动功能,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台实验室用的六维缠绕机。目前中心已建成一套先进的碳纤维缠绕工艺技术研发平台,利用CNC21计算机缠绕控制软件和ETS计算机纱线张力控制系统,可制备最大直径为0.5米、最大长度为1.5米的多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制品,还可用于其它高性能纤维(Kevlar、PBO、GF)等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中心先后承担了数项国家863和民口配套项目,重点开展高性能碳纤维(T700、T800、T1000)以及其它高性能纤维(Kevlar、PBO、GF)界面相容的树脂体系及成型工艺研究,研发了系列化的缠绕用环氧树脂体系,实现了高性能纤维的强度转化。还研发了如Φ200mm壳体、复合材料线轴以及高压气瓶等制品。中心可开展高性能纤维缠绕成型的结构设计、树脂基体、成型工艺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研究或者技术转让。应用范围为碳纤维缠绕成型可充分发挥其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低密度的特点,可应用于压力容器、大型贮罐、高压管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国防和民用领域。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新华网】聚焦高博会|“新农科·新农人·新担当”——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产教对话论坛举行
在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以“新农科·新农人·新担当”为主题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产教对话论坛在长春举办
新华网 2025-05-24
过敏性疾病治疗药物
成果介绍三月项目的成功研发将有力推动治疗过敏性鼻炎,儿童抑郁症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市场上尚无同类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市场前景通过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多种益生菌的含量,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达到提高免疫力。利用药物医疗,靶向肠道微生物医疗。
东南大学 2021-04-13
肾小球疾病新型药物研发
紫檀茋可有效防治肾小球疾病的活性作用,拟依托上述工作基础和本项目的实施运行,以新药产品研发为导向,力争研制开发以紫檀茋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肾小球疾病防治新型药物,本项目具备良好的可行性。项目申报团队中药干预防治肾小球疾病,特别针对紫檀茋的药理活性开展了多项深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报道了紫檀茋对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小球损害具有确切的改善治疗作用;2014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保护(专利号ZL201210359684.5)
南京大学 2021-04-14
血管疾病智能介入诊疗平台
心脑血管类疾病是我国居民首要致残致死原因,介入手术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操作失误或器械植入不当可引发灾难性后果。本项目针对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开展研究,核心技术包括:1) 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管疾病医学影像自动分割及三维重建算法,服务于智能诊断;2) 基于生物力学和计算机视觉的虚拟手术算法,服务于术前规划;3) 基于血液动力学的高精度算法,服务于血管疾病功能参数的分析。基于上述技术,本项目构建集合智能诊断、术前规划、术后转归预测及风险评估的诊疗一体化系统,服务于相关疾病的智能临床诊治。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血管疾病智能介入诊疗平台
心脑血管类疾病是我国居民首要致残致死原因,介入手术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操作失误或器械植入不当可引发灾难性后果。本项目针对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开展研究,核心技术包括:1) 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管疾病医学影像自动分割及三维重建算法,服务于智能诊断;2) 基于生物力学和计算机视觉的虚拟手术算法,服务于术前规划;3) 基于血液动力学的高精度算法,服务于血管疾病功能参数的分析。基于上述技术,本项目构建集合智能诊断、术前规划、术后转归预测及风险评估的诊疗一体化系统,服务于相关疾病的智能临床诊治。 图1.主动脉夹层智能诊疗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1-04
南京中医药大学郑仕中、张峰教授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发表中药 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新颖靶标与作用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2022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仕中、张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中科院医学一区,IF: 14.903)上发表抗肝纤维化药物靶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ASCT2 induces hepatic stellate cell senescence with modified proinflammatory secretome through an IL-1α/NF-κB feedback pathway to inhibit liver fibrosis”。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2-10-12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产业化
长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ong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tics,LFT)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高尺寸稳定性、耐高温、低吸水率、低翘曲度、使用寿命长、高低温抗耐蠕变性能优良、可回收再利用等显著特点,可以弥补常规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SGRT)的许多不足和缺点。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25 2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