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利用对染料吸附程度分析碳纳米管羧基化程度的方法
专利名称: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12
纳米金簇在金属有机框架ZIF-8载体内外可控组装的研究
以ZIF-8为载体,基于金纳米簇表面硫醇配体中羧基与锌离子的配位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Au25(SG)18纳米簇在ZIF-8主体框架内部和外表面的可控组装。合成的Au25(SG)18@ZIF-8和Au25(SG)18/ZIF-8催化剂具有与主体ZIF-8相当的热稳定性及孔结构;基于框架内外Au25(SG)18与ZIF-8 载体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不同,实现了金纳米簇发光性质的调控;在Au25(SG)18@ZIF-8 催化4-NP 还原反应中,ZIF-8 主体赋予Au 纳米簇独特的尺寸选择性。结合杂原子掺杂的金纳米簇Aun-xMx(SR)m (M= Pd, Pt, Ag,Cu)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氨基和羧基配位的MOF 载体,本项目发展的策略开辟了多功能MOF 基材料合成的新途径,在吸附、催化、生物成像以及传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纳米氮化钒及纳米碳氮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氮化钒及纳米碳氮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粉状钒酸铵、碳质还原剂和微量稀土等催化剂为原料,按一定配比将它们溶于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制得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加热、干燥,最后得到含有钒源和碳源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置于高温反应炉中,并通入还原气体作为反应和保护气体,于800~950℃、30~60min条件下,制得平均粒径<100nm、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氮化钒及纳米碳氮化钒粉体。本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四川大学 2021-04-11
金熊胆安胶囊
【项目来源】 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金熊胆安胶囊防治胆石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编号:96050。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临床经验方。 【功能主治】溶解胆固醇型结石及胆色素型结石。 【主要技术指标】本研究项目运用多学科知识及相关的实验技术对金熊胆安胶囊防治胆石症从临床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已全面进行了文献查阅,开展并完成了金熊胆安胶囊最佳生产工艺的摸索,并制成了金熊胆安胶囊。进行了规范的临床观察和药效评价。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增补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为开发成新药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开展了溶石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熊胆安胶囊能溶解胆固醇型结石及胆色素型结石,其中胆固醇型结石效果较好。金熊胆安胶囊的研究基础工作比较扎实,临床对76例病人进行了系统、规范的临床对照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熊胆安胶囊疗效确切,综合疗效优于对照药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项目进行了较全面的文献查阅,依据处方组成,开展并完成了最佳制备工艺的摸索,制成了金熊胆安胶囊,开展了质量标准的研究和药效药理试验;胆石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本项目进一步完善新药研制工作,将会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克金岩颗粒
该处方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由13味药组成;临床应用几十年,在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防止复发、稳定瘤体的增殖、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与顺铂(DDP)比较,实验小鼠的精神状态更佳,体重更加稳定,抑瘤作用相当(抑瘤率:克方40.8%,DDP49.8%),能抑制A549和H157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与DDP有一定的协同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原癌基因的活化、抑制血管生成、诱导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项目进展已完成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抗肺癌药物主要使用化疗药物,但其毒副作用也最为致命。天然药物及其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术后调理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本项目处方为国医大师的临床经验方,疗效好,并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还具有抗肺癌作用强、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及PI3K/Akt 信号通路等多方向作用机制的治疗优势。因此,在国内外抗肺癌药物中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金镂玉衣模型
材质:全景缩微模型,复合材料复制 规格:610×410×120mm
苏州育龙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双金翻转棋盘
产品详细介绍
甘肃兰州教学设备厂 2021-08-23
揭示多灶肝癌免疫异质性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团队对12例多灶肝癌患者的45个肿瘤样本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及RNA测序。研究发现同一患者的大癌灶和小癌灶的基因组特征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包括相同的HBV-DNA整合位点,相似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突变特征及拷贝数变化情况,提示12例多灶肝癌患者的大癌灶和小癌灶属于肝内转移瘤。该团队进一步分析45个癌灶的免疫微环境,发现同一患者中,与大癌灶相比,小癌灶具有更多的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活性刺激因子以及预测PD-1抗体治疗疗效的干扰素相关特征在小癌灶中表达上调。免疫相关通路在小癌灶中富集,而增殖及血管生成相关通路在大癌灶中更富集。此外,大部分小癌灶呈现sia分型中的“免疫反应亚型”。这些结果表明,同一肝癌患者的小癌灶比大癌灶具有更活跃的免疫状态。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大小的癌灶对PD-1抗体治疗是否具有不同的治疗响应,该团队对8例接受PD-1抗体治疗的多灶肝癌患者全部癌灶的免疫治疗应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其中5例多灶肝癌患者的大癌灶和小癌灶对PD-1抗体治疗存在混合反应,均体现为小癌灶具有更好的免疫治疗疗效——PD-1抗体治疗后,小癌灶平均缩小46.3%,而同一病例的大癌灶平均增加14.9%。
中山大学 2021-04-13
自身免疫脑炎研究成果
通过对NMDA患者及健康南方汉族人群进行HLA基因分型,研究发现HLA_DRB1*16:02等位基因和抗NMDAR脑炎相关。另外,除了增加疾病易感性外,HLA_DRB1*16:02等位基因和该疾病针对治疗反应相关,表现为携带该等位基因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差。最后,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发现,NMDAR的NR1亚单位上的抗原表位能够与HLA II类DRB1*16:02分子紧密结合,显示它可能是导致疾病的T细胞抗原表位。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免疫毒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免疫毒素,其特征在于利用人源性毒素穿孔素(Perforin)的活性片断作为毒素分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毒素分子与载体分子的基因重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的免疫毒素,其优点是对人体不具有免疫原性,有严格靶向性,可直接激发细胞损伤过程,杀灭靶细胞,不需要内化及细胞内转运过程,可用于治疗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适合于抑制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884 8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