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创建于2002年,由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一所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为特色,培养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化工制药、材料、机械、电子、土木、以及艺术、外语、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目前拥有两个校区。一是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366号;二是邮科院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武昌校区占地面积500余亩,邮科院校区占地200余亩,拥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70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30余万元。两校区均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1.2公里,集秀美的风景、幽雅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便利的交通、完备的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于一体。学院现有教师659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88.6%,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80.3%,聘请40多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为学院客座教授。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近万人,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系、化工与材料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公共学部等6个系部,开办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39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邮科院校区集中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技术等邮电通信领域特色优势专业。学院获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名列前茅。拥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双万”专业、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等1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精品资源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国家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个,省级及以上教研、科研项目30余项。 学院师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艺术设计大赛、外语翻译大赛等国家和省市各类课外竞赛中屡获佳绩。2018年共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表现尤为突出,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1项。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荣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00余篇。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考研上线率达15%。学院多年依托武汉工程大学优势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办学,在办学条件、实验室、师资等方面共建共享。学院一直与世界知名的信息通信领域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现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信息通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近9000余名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学院与湖北兴发集团联合开办“兴发基地班”,每年定向培养100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验室、高速率大容量光传输实验室,与世界知名企业罗克韦尔、达内教育集团在校内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建有校园智慧教室、政治理论课网络工作室、心理咨询中心等。学院与东风汽车、烽火科技、中国电信、浙江物产化工集团等10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多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一批省级及以上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学院师生先后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力团支部”、“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自强学子”、“拾金不昧学子”等光荣称号。学院奖助学金体系设置完整,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学院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等。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金话筒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杭州松下投影机图像严重模糊故障维修
产品详细介绍故障现象:投影仪,使用AV端子信号传输,图像模糊严重,无法看清桌面内容细节,同时有严重的横条纹干扰,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检修分析:  1、该机使用AV端子信号传输,因为AV信号的最大分辩率只能支持640*480,所以客户反映图像模糊,这属于正常情况。  同时该机使用一拖八VGA分频器,并连接有VGA信号线。但改变信号传输模式(选择使用COMPUTER)时,显示蓝屏,无信号输入。  试着把投影仪的VGA信号线直接与显卡的VGA接口连接,同样显示蓝屏。  2、为不影响教学工作,为客户提供一台代用投影仪,仍然只能使用AV信号线,无法使用VGA信号线,估计信号线或分频器有问题。  更换投影仪后,因为仍然只能使用AV信号线传输,而AV信号线的最大分辩率支持为640*480,所以看上去图像仍然模糊,不过勉强可以使用。  3、把客户的三洋投影仪带回公司后,直接使用1M的短信号线与显卡连接,仍然搜索不到COMPUTER信号。后使用AV信号线与显卡连接,可以显示,但图像仍然模糊。  4、继续检测后发现,投影仪搜索不到COMPUTER信号是因为投影仪信号输入板的VGA接头因为氧化造成接触不良所致。于是拆机后更换15针的VGA插头,再使用VGA信号线连接,投影仪可正常接收VGA信号,分辨率达到1024*768,图像清晰,可以清楚的看到图标下面的文字,并能够直接读出右下角的时间。  5、连续运行一个小时,并关机二十分钟后再次开机,并拔插信号线,机器仍然工作正常,于是将机器送回。  为防止万一带10米VGA信号线到客户处,保证一次机器调试成功。  6、到客户处后,把三洋投影仪正常连接后,仍然使用客户原来的VGA信号线。确认连接正确后,加电开机,可以搜索到电脑信号,但图像明显偏暗,同时没有黄色,有蓝色,绿色,红色。  试更换为AV信号,显示图像与先前一样,但图像颜色正常,由此可判断投影仪没有问题,估计是RGB亮平衡没有调整好。  接下来就打开MENU,试着调节亮平衡(RGB三色)。费了好长时间,仍然无法调试到正常状态。后来考虑到在公司测试时颜色正常,才想到可能是客户电教室的VGA信号线使用时间久后线路阻抗变大,造成RGB三色信号衰减不均所致。  7、于是立即更换新VGA信号线,加电开机后图像显示亮度颜色完全正常。  总结分析:  1、对于投影仪,我们需要了解投影仪的信号接口,目前的投影仪有DVI,VGA和AV三种信号输入方式,其中DVI为近两年上市的投影仪才有的,主要是与新型号的显卡相适应,分辨率最大支持2048*1996;VGA信号输入为所有投影仪标配,分辨率最大支持1280*1024;而AV信号输入主要是与早期的录像机等设备相配套,分辨率最大支持640*480。  2、投影仪主要用于会仪室,电教室,人员流动量大,机器的信号线容易爱到拉址而损坏,所以图像不正常时就考虑信号的传输问题。  3、在投影仪检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投影仪必须在关机五分钟后才能再次加电开机。同时投影仪关闭后,不能立即拔下电源,必须等风扇停转后才能拔下电源,防止投影仪内部过热损坏灯泡。  特别是冬天在室外搬运投影仪后到室内或者直接在室外使用投影仪时,不能立即对投影仪加电开机,防止开机后受热不均烧毁灯泡。
杭州亿成投影设备维修中心 2021-08-23
YN01数控铣床维修实验台
型号: YN01 名称: 数控铣床维修实训台 一、设备概述 本实训系统适合机电装置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等专业和非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模块、《数控装置维修》、《数控加工技术》或选修课程模块、《机床电路维修》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二、设备技术参数 1.输入电源:AC380V/50Hz;2.工作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25℃) 海拔<4000m;3.装置容量:<2.8kVA;4.控制柜外形尺寸:800×400×1600mm ;5.实物小铣床尺寸:750×900×1750mm;6.安全保护:具有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A,缺相保护,过流、过载、短路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三、设备组成及功能 由数控铣床实训台和实物标准工业级铣床等组成,不仅可作为数控铣床电气故障的维修实训系统,也可作为数控铣床的实际加工操作实训系统。它具有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参数设置、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操作等多项功能。1.系统由电气实训柜、全封闭式实物小铣床组成。2.电气实训柜采用铁质亚光密纹喷塑结构,为实验开设更便捷,学生实训更方便,面板分为四个大模块,分别为左上角模块,右上角模块,左下角模块,右下角模块,系统配有故障设置模块(模块应安装在实训台面板的背面),老师通过拨动故障设置按钮开关即可实现相应故障设置,学生便通过排除故障来加深对数控技术系统的了解,背面为机床电气,柜内器件布局与实际机床厂的模式一致。电气柜面板上面装有驱动器、主轴调速变频器、电机驱动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保险丝座、断路器、开关电源、接线端子排和走线槽等。3.实物铣床采用铸铁铸造,经过完全退火处理,工业级加工配置,由铸件基座、铸件立柱、铸件主轴箱、工业级滚珠丝杆进给传动系统和辅助装置等组成,XYZ各轴配置有自动润滑油路系统;配有工件冷却系统,具有实际加工能力和工业级加工精度,配有循环冷却系统,可对金属、PVC、有机玻璃等材料进行铣削钻削加工。床身立柱、主轴箱、工作台铸件表面机加工采用铲刮工艺、支持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拆装实训,装置由润滑油管、工件冷却系统、底盘(带工具体及水箱)、分油器、防护罩、气弹簧等组成。4.设备采用三相380V交流电源供电,并设有漏电保护器、指示灯指示和保险丝等,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在电压异常或出现短路情况时自动动作,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5.数控系统: 采用西门子SINUMERIK 808D ADVANCED M总线型数控系统,使用了Sinamics V70 驱动器及Simotics S-1FL6 伺服电动机,采用了Drive Bus 总线技术。6.X、Y、Z轴使用西门子交流总线型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组成,Z轴伺服电机带抱闸装置,运动方向上设有正负限位、参考点等开关,接近式传感器;主轴由变频调速控制。7.实物小铣床由底座、床身、立柱、主轴箱、工件冷却系统、润滑油路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和辅助装置等组成,具有实际加工能力,可对金属、PVC、有机玻璃等材料进行铣削加工。1)底座采用铁质亚光密纹喷塑结构,上方设有实物小铣床安装平台,采用铸件结构,表面磨削加工;底座四周设有围边,可接溢出的润滑油和方便清理加工时留下的废屑。2)床身、立柱、主轴箱、工作台等均采用铸件结构,表面机加工和铲刮工艺等,确保机床精度稳定。3)X、Y、Z轴进给传动系统由滚珠丝杠螺母副、滑块移动安装方式、轴承、轴承支座、电机支座、调节块和工作台等组成、XYZ各轴配置有润滑油路系统。4)辅助装置由工件冷却、防护罩、气弹簧等组成。   四、实验项目内容1、主要器件介绍         1.1  SINUMERIK 808D ADVANCED M铣削数控系统  1.2  SINAMICS V70伺服驱动及伺服电机 1.3  主轴变频器及主轴 1.4  冷却电机 1.5  开关电源 2、数控系统认识实验 2.1  认识数控系统操作面板(PPU) 2.2  认识机床控制面板(MCP) 2.3  认识数控系统软件介面 2.4  认识数控系统操作面板接口 2.5  认识伺服驱动器接口   2.6  认识变频主轴系统 2.7  认识数控机床电路 3、数控机床电路的设计与接线实验 3.1  数控铣床维修实践平台部件布局        3.2  电子手轮、限位开关电路设计与接线        3.3  主轴变频器电路设计与接线 3.4  X、Y、Z驱动器电路设计与接线 3.5  冷却电机电路设计与接线 3.6  启动停止电路设计与接线 3.7  手动“加工”实验 4、故障诊断及排除实验  4.1  电源启动故障的排除   4.2  主轴正反转故障的排除        4.3  主轴不可调速故障的排除   4.4  进给轴运行故障的排除        5、参数设置实验 5.1  数控系统参数备份实验        5.2  进给轴参数设定   5.3  PLC编程与监控   五、设备技术参数 1、实验台电气柜参数●实验台采用金属钢板一体柜,电气安装平台与控制器安装平面结构,电气安装平台尺寸:700*600mm●控制器安装平面尺寸:800*500mm;结构坚固●实验台配置4个万向角轮,配置刹车装置,方便移动和固定,电气柜实验台:800×400×1600mm 2、控制器数控系统参数 数控系统:SINUMERIK 808D ADVANCED M总线型数控系统 系统通信协议:Drive Bus 总线技术 具备以太网通信网口,支持网络功能,上位机端远程控制 配备与数控系统操作面板一致的仿真软件 支持5 个进給轴/主轴 8.4彩色显示屏,800x600高清分辨率 PPU和驱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讯 精优曲面功能适用于模具加工 具备驱动优化的自动调整功能 摩擦补偿 具备更多软件选项: 具备双向螺距误差补偿 3、机床硬件参数 三轴联动、配置滚珠丝杆●配有冷却系统(G代码控制水泵)●配有电子手轮●伺服驱动器:SINAMICS V70 伺服电机:西门子SIMOTICS S-1FL6 重复定位精度:0.02mm●最大钻孔直径:13mm●最大铣削直径: 13mm●系统分辨率:0.001mm●工作台尺寸:460 ×160mm●X/Y/Z 方向行程:300/175/270mm ●工作台 T 型槽尺寸:12 mm●工作台 T 型槽个数:3●主轴端部至工作台面距离 320mm 工作台面距地面高度 780mm ●主轴锥度:ER20●主轴转速范围:100-24000转/分钟 主轴控制方式:变频器控制●快速移动速度:9000mm/min●主轴电机功率:2.2kw 整套设备功率:2.8kw●使用电压:AC380V/50Hz
广东育菁装备有限公司 2022-02-22
YN02数控车床维修实验台
型号:YN02 名称:数控车床维修实验台 一、设备简述 实训系统包含数控系统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控制、传感器检测、驱动控制、低压电气控制、机械传动等技术,能进行数控车床的安装、接线、调试等操作。 二、设备主要参数          1.输入电源:二相AC380V±10%  50Hz;          2.装置容量:<2kVA;          3.外形尺寸:≥800×400×1600mm ;(电气控制柜);                     ≥1100×700×1200mm(实物车床); 4.安全保护:具有漏电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三、设备组成及功能 由电气实训柜、标准工业级小型车床等组成,不仅可作为数控车床电气故障的维修实训系统,也可作为数控车床的实际加工操作实训系统。它具有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参数设置、PLC编程、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操作等多项功能。 学生在操作台上进行电气维修方面的实训; 完全采用工业化的器件,开放式结构;模块化结构设计,并设计有电气柜,便于实现数控车床各个环节的实训教学。 加工型数控车床,可对钢、铁、铜、铝、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进行实际车削加工。 实训装置的基本配置及功能 电气实训柜采用铁质亚光密纹喷塑结构,为实验开设更便捷,学生实训更方便,面板分为四个大模块,分别为左上角模块,右上角模块,左下角模块,右下角模块,系统配有故障设置模块(模块应安装在实训台面板的背面),老师通过拨动故障设置按钮开关即可实现相应故障设置,学生便通过排除故障来加深对数控技术系统的了解,背面为机床电气,柜内器件布局与实际机床厂的模式一致。电气柜面板上面装有驱动器、主轴调速变频器、电机驱动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保险丝座、断路器、开关电源、接线端子排和走线槽等。 2.系统采用三相AC380V交流电源供电,并设有漏电保护器、指示灯指示和保险丝等,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在电压异常或出现短路情况时自动动作,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3.数控系统: SINUMERIK 808D ADVANCED 总线型数控系统。 4.X、Z轴由伺服进电机驱动结构,运动方向上设有正负限位、参考点等开关,采用接近式传感器;主轴由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变频调速控制。 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具有刚性好、精度稳定,可对钢材、铁、铜等材料进行实际加工,能一次完成复杂零件的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内孔及公、英制螺纹等切削。 床身和底座等均为铸件结构设计,提供更高的机床动载刚性,确保机床加工时精度稳定。导轨采用硬导轨,高频淬火;床鞍采用贴塑工艺,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 高精度滚珠丝杠通过柔性联轴器与电机直接联结,消除因安装角度误差而对丝杠的影响。 机床安装内、外防护装置,一方面保证机床在切削加工时防止铁屑、冷动液飞溅,保护机床各运动部件的精度和寿命,防止铁屑飞出伤人等;另一方面又可提高机床外观美,使机床造型美观大方、安全,宜人操作。 具备冷却、润滑系统,确保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 主要参数如下: 床身最大回转直径: 不小于210mm; 刀架上最大回转直径: 不小于80mm; X/Z轴行程: 不小于80mm/290mm; X轴滚珠丝杠: 研磨、C3级、规格1605; Z轴滚珠丝杠: 研磨、C3级、规格2004; 主电机功率: 不小于0.55kW; 主轴转速范围: 100~2500rpm; 主轴卡盘: 不小于φ100; 主轴通孔直径: 不小于20mm; 主轴孔锥度: 莫氏3号; 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 不小于3000mm/min; 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不小于2000mm/min; 定位精度: 不小于0.02mm; 重复定位精度: ±0.015mm; 电动刀架: 四工位电动刀架; 刀杆截面尺寸: 不小于10mm×10mm; 尾架套筒锥度: 莫氏2号; 尾座套筒行程: 不小于60mm; 机床重量: 不小于200kg。 四、基本实训项目 1、主要器件介绍         1.1  SINUMERIK 808D ADVANCED 数控系统      1.2  SINAMICS伺服驱动及伺服电机 1.4  冷却电机 1.5  开关电源 2、数控系统认识实验 2.1 认识数控系统操作面板(PPU) 2.2 认识机床控制面板(MCP) 2.3 认识数控系统软件介面 2.4 认识数控系统操作面板接口 2.5 认识伺服驱动器接口      2.6 认识变频主轴系统 2.7 认识数控机床电路 3、数控机床电路的设计与接线实验 3.1 电路设计、设备安装和电路连接 3.2 机械部件装配与调整 3.3 数控机床的功能调试 3.4 机电联调与故障排除 3.5数控车床机电联调 4、故障诊断及排除实验  4.1 数控车床故障诊断与排除 4.2数控车床几何精度检测 4.3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4.4数控车床编程 4.5数控车床加工 4.6数控机床的保养和维护 5、参数设置实验 5.1  数控系统参数备份实验        5.2  进给轴参数设定   五、设备主要配置清单 表1: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主要部件、器件及规格 数量   电气实训柜 ≥800×400×1600mm mm 1套   实物车床 ≥1100×700×1200mm 1台   数控系统 SINUMERIK 808D ADVANCED 总线型数控系统 1套   电机驱动器 Simotics S-1FL6 2套   XZ电机 Simotics S-1FL6 2台   电子手轮 手摇脉冲发生器 1只   主轴系统 主轴电机与主轴调速驱动器 1套   刀架 4工位电动刀架 1套   电器元件 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继电器、传感器、交流接触器等 1套   PLC PLC控制系统 1套   主轴编码器 主轴测速车螺纹用编码器 1套   链接导线 实训用快速插拔式电气链接导线,检修用工具套件,常用加工用各种刀具 1套  
广东育菁装备有限公司 2022-02-22
采用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对化工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一.项目简介系统综合分析方法是河北工业大学刘智勇教授创立的一种全新的节能技术。工业实践表明,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老厂节能改造。石油、化工行业大都是耗能大户,且很多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设计缺陷或各种条件变化,现行操作条件与最优条件相距甚远; 很多设备在设计时采用的是多年前的设计规范,其设计裕量一般偏大; 以前人们节能意识淡薄,在很多环节上对节能考虑很少。上述问题造成现有企业能量消耗偏高,对这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对上述企业的节能改造必须在高新科技指导下才能取得最大效益。现在流行的“热夹点分析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热夹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该技术只考虑换热网络的优化,很少考虑换热网络与化工过程的主体(反应与分离过程)的相互影响。所以,热夹点技术给出的“最优化方案”往往不是真正的最优方案。在很多情况下,热夹点分析给出的改造方案需要调整换热网络或增加换热面积才能达到一定节能效果。随着对石油、化工系统各种科学问题的逐步深入研究,特别是计算机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化工过程整体优化问题,也就是说可以把反应、分离的操作条件、换热网络、公用工程以及设备裕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优化方案。这样,既可保证过程在全面优化条件下运行,又能充分利用设备裕量。河北工业大学刘智勇教授创立的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该技术首先对全过程进行模拟,得出与实际过程相吻合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热夹点技术对换热网络进行分析,找出“热夹点”及“网络夹点”。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结合过程具体特性,对换热网络及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及优化,从而得出最优化解决方案。在考虑节能方案时,不仅考虑过程优化,同时考虑现有设备对过程的制约以及设备裕度等因素对耗能的影响。显然,这样得出的节能方案比传统热夹点技术得出的方案更好。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提出“设备零投资”方案。由于现有很多企业设备裕量偏大,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裕量,经常可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换句话说,该方案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裕量条件下优化现有操作条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没有设备投资、无需停车。在“设备零投资”节能方案基础上,结合热夹点分析方法,增加换热器或调整换热网络,可以得出效益更大的节能方案。我们称之为“增加设备或调整设备方案”。上述两个方案有各自的优点。“设备零投资”方案无需对设备进行大的改造,甚至无需任何改造投资费用,可以在不停车情况下进行,所以有其独到的优点。工厂无需等到大修,即可通过“设备零投资”方案取得一定节能效果。在大修时采用“增加设备或调整设备方案”可望取得更大的节能效果。应用实例:燕山石化炼油厂润滑油生产车间酮苯脱蜡溶剂回收装置能耗很高,拟投资600万元对该系统进行改造。我们采用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对该装置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了能耗高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一套“设备零投资”节能方案。按照该方案,厂方无需任何设备投资,即可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厂方采用了我们的方案。工业实践表明,该装置节约蒸汽达25%,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万,同时节省了600万元设备投资。随后,我们又对该公司其它四套溶剂回收系统(上述系统采用蒸汽加热,这四套系统采用加热炉加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设备零投资”节能方案,这些方案仍然无需设备投资。结果节约燃料达10%。四套装置每年可节约燃料费用400万元左右。另外,该技术已经在大庆石化、大连石化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从应用实例可知,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投资少(甚至是设备零投资)、见效快、设备及换热网络改动小(甚至无需改动)、无需停车等优点。二.市场前景我国化工企业能耗很高,节约能源不仅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将对减少废气及CO2排放,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三.规模与投资本技术适用于比较大的企业。采用本技术,投资很少,见效很快。四.生产设备如前所述,采用本技术,在应用本技术的第一阶段,工厂无需设备投资。五.效益分析对中石油、中石化等特大型企业的应用表明,采用本技术,在设备零投资前提下,可以得到10%左右的节能效益。对其它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企业,由于其技术及设备比较落后,采用本技术进行节能改造,节能效益将更为明显。六.合作方式以节能效益分成方式进行合作,也可以双方共同协商其它合理方式。七.其他八.图片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采用本技术进行节能改造的情况说明:项目负责人:刘智勇所属学院:化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联系电话:13132559169,022-60202047邮箱:liuzhiyong@hebut.edu.cn, liuzy56@hotmail.com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采用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对化工企业进行节能改造
一.项目简介系统综合分析方法是河北工业大学刘智勇教授创立的一种全新的节能技术。工业实践表明,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老厂节能改造。石油、化工行业大都是耗能大户,且很多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设计缺陷或各种条件变化,现行操作条件与最优条件相距甚远; 很多设备在设计时采用的是多年前的设计规范,其设计裕量一般偏大; 以前人们节能意识淡薄,在很多环节上对节能考虑很少。上述问题造成现有企业能量消耗偏高,对这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对上述企业的节能改造必须在高新科技指导下才能取得最大效益。现在流行的“热夹点分析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热夹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该技术只考虑换热网络的优化,很少考虑换热网络与化工过程的主体(反应与分离过程)的相互影响。所以,热夹点技术给出的“最优化方案”往往不是真正的最优方案。在很多情况下,热夹点分析给出的改造方案需要调整换热网络或增加换热面积才能达到一定节能效果。随着对石油、化工系统各种科学问题的逐步深入研究,特别是计算机模拟与优化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化工过程整体优化问题,也就是说可以把反应、分离的操作条件、换热网络、公用工程以及设备裕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优化方案。这样,既可保证过程在全面优化条件下运行,又能充分利用设备裕量。河北工业大学刘智勇教授创立的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该技术首先对全过程进行模拟,得出与实际过程相吻合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热夹点技术对换热网络进行分析,找出“热夹点”及“网络夹点”。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结合过程具体特性,对换热网络及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及优化,从而得出最优化解决方案。在考虑节能方案时,不仅考虑过程优化,同时考虑现有设备对过程的制约以及设备裕度等因素对耗能的影响。显然,这样得出的节能方案比传统热夹点技术得出的方案更好。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提出“设备零投资”方案。由于现有很多企业设备裕量偏大,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裕量,经常可以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换句话说,该方案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裕量条件下优化现有操作条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没有设备投资、无需停车。在“设备零投资”节能方案基础上,结合热夹点分析方法,增加换热器或调整换热网络,可以得出效益更大的节能方案。我们称之为“增加设备或调整设备方案”。上述两个方案有各自的优点。“设备零投资”方案无需对设备进行大的改造,甚至无需任何改造投资费用,可以在不停车情况下进行,所以有其独到的优点。工厂无需等到大修,即可通过“设备零投资”方案取得一定节能效果。在大修时采用“增加设备或调整设备方案”可望取得更大的节能效果。应用实例:燕山石化炼油厂润滑油生产车间酮苯脱蜡溶剂回收装置能耗很高,拟投资600万元对该系统进行改造。我们采用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对该装置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了能耗高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一套“设备零投资”节能方案。按照该方案,厂方无需任何设备投资,即可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厂方采用了我们的方案。工业实践表明,该装置节约蒸汽达25%,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万,同时节省了600万元设备投资。随后,我们又对该公司其它四套溶剂回收系统(上述系统采用蒸汽加热,这四套系统采用加热炉加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设备零投资”节能方案,这些方案仍然无需设备投资。结果节约燃料达10%。四套装置每年可节约燃料费用400万元左右。另外,该技术已经在大庆石化、大连石化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从应用实例可知,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投资少(甚至是设备零投资)、见效快、设备及换热网络改动小(甚至无需改动)、无需停车等优点。二.市场前景我国化工企业能耗很高,节约能源不仅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将对减少废气及CO2排放,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三.规模与投资本技术适用于比较大的企业。采用本技术,投资很少,见效很快。四.生产设备如前所述,采用本技术,在应用本技术的第一阶段,工厂无需设备投资。五.效益分析对中石油、中石化等特大型企业的应用表明,采用本技术,在设备零投资前提下,可以得到10%左右的节能效益。对其它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企业,由于其技术及设备比较落后,采用本技术进行节能改造,节能效益将更为明显。六.合作方式以节能效益分成方式进行合作,也可以双方共同协商其它合理方式。七.其他八.图片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采用本技术进行节能改造的情况说明:项目负责人:刘智勇所属学院:化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联系电话:13132559169,022-60202047邮箱:liuzhiyong@hebut.edu.cn, liuzy56@hotmail.com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无支架改造刚架拱桥桥面板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桥路建造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支 架改造刚架拱桥桥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拆除原桥面 板并破除拱肋顶凸块,露出凸块内部箍筋;(b)在拱肋侧面适当位置安 装角钢和三角架,然后在角钢及三角架上安放木方条,在木方条上方 安装桥面板底模,并在底模与木方条之间设置垫块;(c)在底模之上铺 设钢筋,并浇筑桥面板混凝土;(d)待桥面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拆除模板及支撑系统。本发明的改造方法,具有无需从河床底面搭设 支架、施工方便和刚架拱桥桥面板改造整体性好等优点,克服了改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圬工拱桥纵向穿孔恒载平衡改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桥路建造施工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圬工拱桥纵 向穿孔恒载平衡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拆除桥面现浇层在下坡 侧的一部分混凝土;(b)沿圬工拱桥的纵向对拱腔填料进行挖槽,从而 形成纵向槽;(c)在纵向槽的槽内设置支墩,铺设穿孔盖板,支墩和两 条侧墙共同支撑穿孔盖板,以此方式,在穿孔盖板和拱腔填料之间形 成纵向穿孔;(d)在穿孔盖板上浇筑混凝土,以填补步骤(a)中拆除的那 部分混凝土形成的空缺,由此完成圬工拱桥纵向穿孔恒载平衡改造。 本发明在不改变桥面纵坡的前提下,实现圬工拱桥左右两侧恒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传统发酵调味品的现代化升级改造工艺
传统的发酵调味品包括酱油、醋、腐乳、泡菜以及各种酱类等, 目前除了酱油的生产基本完成了现代化改造,实现了运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外,其余的几种传统调味品大都依然采用传统的发酵工艺方式进行生产。本成果是针对传统调味品中的固态或半固态的酱类进行研发,设计新的发酵工艺和设备以克服传统发酵工艺的缺点,尤其根据郫县豆瓣酱的工艺特点,用现代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工艺设计,使郫县豆瓣的生产摆脱传统工艺只能依靠自然
西华大学 2021-04-14
智能生产线的精益化改造及数字孪生
项目背景:目前,国内脚轮生产基地大部分在南方地区, 据统计,中国脚轮产品市场份额约占全世界的 30%,全国需 求量约 600 亿元,公司为弥补北方高品质脚轮的空缺,进行 了注塑车间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了集中供料、集中供水电、 集中供气的智能化先进生产线,配合先进的冷却技术,通过 机械手以及输送带完成“注塑+成型+冷却+输送”一条线。 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器械以及机械、物流运输、环 保清洁用品、家具行业、美容器械、食品机械、五金生产等 各行业。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寻求针对脚轮产品制造过程中 的流程优化和技术改造方案。并通过对注塑机等设备 MES 数 据的提取和挖掘,实现注塑过程的数字孪生,并设计开发基 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决策系统。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能完成对脚轮生产线的精益改 造,并实现数字孪生技术的个性化应用。 
青岛伟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81 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