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 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 3560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20 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 1993 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356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1993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 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 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 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 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小流域水质综合治理技术
针对目前国内小流域范围内污染源输入增加,河道及湿地自然净化能力降低的问题,对小流域展开全面的的调查和治理,包括污染源头截污强化净化、流域水质生态净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生态景观提升美化四大工程。经过成套技术整治修复后的小流域能形成水系畅通、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的健康格局,实现自我维持与良性演化。 在流域汇水过程中,对流域内不同的点源及面源污染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净化,在出水端构建单位面积处理效率高的人工湿地系统,由组合工艺提升出水水质,满足水体入河的排放标准。然后在流
南京大学 2021-04-14
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可以量产/n本成果是在研究明确了魔芋软腐病菌相关生物学特性和病害发生危害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魔芋软腐病测报调查规范"和"魔芋抗病丰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药袋套芋和包衣处理,优化耕作栽培模式,适时施用无害化药剂"的综防技术等,可有效控制软腐病的发生危害。本成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魔芋种植区,在软腐病发生地区,通过推行"魔芋抗病丰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和"软腐病综防技术体系",可全面提高魔芋产量和品质。应用前景:本成果经在湖北省魔芋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魔芋软腐病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混合碳四综合利用技术
国内乙烯工程的混合碳四在设计中未考虑其综合利用,少数企业有少部分利用,主要作为民用液化气出售,把高价值的丁二烯、正丁烯、异丁烯这些宝贵的资源浪费了。混合碳四中的有效组分含量高达95%以上,将其分离出来价值可增加2~3倍。由于正丁烯和异丁烯的沸点仅相差0.65℃,一般没法分离,近几年曾开发了异丁烯水合做甲基叔丁基醚和叔丁醇,但因转化率一般在60~80%,剩余混合碳四中含有大量的异丁烯、正丁烯不能直接利用,还是再作为民用燃料,没有将混合碳四资源综合利用。 本技术经过多年研究已开发出一条新的工艺过程,即对混合碳四抽提丁二烯,抽余混合碳四采用杂多酸催化反应萃取水合制叔丁醇,其转化率高达99.5%以上,选择性高达99.9%以上,剩余碳四的纯度很高,可直接返回系统作为丁二烯的原料,也可以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正丁烯,解决了混合碳四资源综合利用这一难题,可使混合碳四的价值提高2~3倍。 该技术的关键是异丁烯水合的催化剂、反应萃取工艺及其专有反应萃取多级反应器,确保反应的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年加工7万吨混合碳四,总投资160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混合碳四综合利用技术
国内乙烯工程的混合碳四在设计中未考虑其综合利用,少数企业有少部分利用,主要作为民用液化气出售,把高价值的丁二烯、正丁烯、异丁烯这些宝贵的资源浪费了。混合碳四中的有效组分含量高达95%以上,将其分离出来价值可增加2~3倍。由于正丁烯和异丁烯的沸点仅相差0.65℃,一般没法分离,近几年曾开发了异丁烯水合做甲基叔丁基醚和叔丁醇,但因转化率一般在60~80%,剩余混合碳四中含有大量的异丁烯、正丁烯不能直接利用,还是再作为民用燃料,没有将混合碳四资源综合利用。 华东理工大学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已开发出一条新的工艺过程,即对混合碳四抽提丁二烯,抽余混合碳四采用杂多酸催化反应萃取水合制叔丁醇,其转化率高达99.5%以上,选择性高达99.9%以上,剩余碳四的纯度很高,可直接返回系统作为丁二烯的原料,也可以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正丁烯,解决了混合碳四资源综合利用这一难题,可使混合碳四的价值提高2~3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岩巷快速掘进综合 岩巷快速掘进综合 配套技术
根据岩巷围岩特性,采用分类布孔原则,提出了中深孔不同深双阶掏槽全断面一次爆破新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岩巷掘进矸石运输系统,通过对岩巷钻爆法掘进主要工序时间进行测试分析,合理配置施工机具和优化施工工艺,提出了适用于岩巷快速掘进的施工工艺流程与劳动组织管理方式,实现了爆破、支护、出矸等施工工艺与劳动组织的有机结合,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岩巷快速掘进综合 配套技术。 (1)技术先进:全断面一次起爆,炮眼利用率达 95%以上。 (2)施工简单:矸石运输系统采用皮带运输与矸石仓和梭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出矸的连续作业,提高了装运岩能力。 主要技术; ( 1)根据岩巷围岩特性,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中深孔不同深双阶掏槽全断面一次爆破技术。掏槽眼采用大直径炮眼、大直径药卷、不同深双阶掏槽技术;周边眼采用小直径炮眼,小直径药卷,光面爆破技术。研究表明:采用分类布孔原则,缩短钻眼时间,提高掘进速度,钻眼时间随炮眼深度增加明显降低,对普通凿岩机,炮眼深度宜采用 2.0-2.4m。 (2)根据巷道具体情况,系统地研究了岩巷掘进矸石运输系统。采用皮带运输与矸石仓和梭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出矸的连续作业,提高了装运矸石的能力,大大缩短了循环出矸时间,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与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3)通过对岩巷钻爆法掘进主要工序时间进行测试分析,合理配置施工机具和优化了施工工艺,提出适用岩巷快速掘进的施工工艺流程与劳动组织管理方式。采取单班正规循环作业,每小班 1 循环,每日 3 循环,一次成巷。实现了部分工序平行作业,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4)该技术现场应用表明,爆破炮眼利用率达到 95%,钻眼时间缩短 25%~30%,出矸效率提高 50%,大断面岩巷掘进月平均进尺 120m,月最高进尺 165m,实现安全高效快速掘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成品油管道调和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
针对油品调合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辛烷值(马达法和研究法)和雷德蒸汽压等调合规律的非线性,建立了预测准确,结构简洁的智能调合模型。由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很多,调合模型输出值与成品油属性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值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偏差,为此开发了汽油调合模型的在线优化校正技术,使调合模型适应工业过程操作特性的变化和生产工况的迁移。在建立的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离线和在线优化技术。离线优化技术不需要企业进行管道改造和安装在线分析仪,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调合的成功率和降低调合成本。在线调合模式基于离线模式,可动态更新和优化调合配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合成功率,降低调合成本,减少质量过剩。开发的优化技术还考虑了多种可能的现场生产模式:例如:管道调合,罐式调合,罐底油补偿模式等。已汽油调合软件ECUST_BLEND工作。成品汽油调合过程的建模、模拟与离线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应用。其中汽油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将汽油调合过程中组分油表现的非线性效应定量的描述出来,进而准确的对成品汽油的关键指标辛烷值作出预测,与传统的乙基模型对比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提高了约1%。在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离线优化技术,结合了成品油生产现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考虑罐底油、直调组分、锰剂添加量、以及库存约束等现场情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完成的汽油调合工作全部一次达到国III标准。通过与传统的手调方式进行比较,优化后配方提高了一次汽油调合的成功率,稳定了汽油生产过程,并且降低了调合成本与质量过剩:质量过剩稳定在0.?以内,且研究法辛烷值在93.5-4.1之间波动。仅以离线优化为例,通过成本核算,每年的调合成本可减少1275万元左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成品油管道调和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
针对油品调合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辛烷值 (马达法和研究法) 和雷德蒸汽压等调合规律 的非线性,建立了预测准确、结构简洁的智能调合模型。由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干扰 因素很多,调合模型输出值与成品油属性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值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偏差, 为此开发了汽油调合模型的在线优化校正技术,使调合模型适应工业过程操作特性的变化和生 产工况的迁移。在建立的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离线和在线优化技术。离线优化技术不需要 企业进行管道改造和安装在线分析仪,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调合的成功率和降低调合成本。在 线调合模式基于离线模式,可动态更新和优化调合配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合成功率,降 低调合成本,减少质量过剩。开发的优化技术还考虑了多种可能的现场生产模式。例如:管道 调合,罐式调合,罐底油补偿模式等。已汽油调合软件ECUST_BLEND工作。 成品汽油调合过程的建模、模拟与离线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应用。其中 汽油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将汽油调合过程中组分油表现的非线性效应定量的描述出来,进而 准确的对成品汽油的关键指标辛烷值作出预测,与传统的乙基模型对比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提高 了约5%。在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离线优化技术,结合了成品油生产现场的特点,能够有效 的考虑罐底油、直调组分、锰剂添加量、以及库存约束等现场情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完 成的汽油调合工作全部一次达到国III标准。通过与传统的手调方式进行比较,优化后配方提 高了一次汽油调合的成功率,稳定了汽油生产过程,并且降低了调合成本与质量过剩,质量过 剩稳定在0.1以内,且研究法辛烷值在93.5-4.1之间波动。仅以离线优化为例,通过成本核算, 每年的调合成本可减少1275万元左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LED用高导热材料与散热结构优化技术
针对大功率led散热难题,研制了高导热的陶瓷金属复合基板、金属铝基板、 导热硅脂,其中,覆铜A1N基板热导率五200W/m.K;热膨胀系数W7. 42X10-6/K; 金属基板热阻W2K/W;并对水下等密闭环境下LED的散热结构进行了优化。研制 的导热材料和提出的散热技术方案为3家企业采用,应用于实际生产,解决了生 产中的实际问题。近3年来,研制的铝基板、导热硅脂和导热垫片等高导热材料 应用于企业生产的100W、120W、150W、180W等大功率LED工矿灯、路灯、隧道 灯等大功率LED灯1万余件,产值约2000万元,节约成本约200万元,同时, 在节能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实施条件:生产陶瓷金属复合基板,有两条技术途径:热压敷接工艺;化学镀, 前者设备投入较大,工业控制复杂,但产品质量更易控制;后者设备投入少,但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如前者。因此,低端产品可以采用化学镀,高端的,产品质 量要求严格的检测采用控制热压敷接方法。预算:化学镀技术,投入30-50万;热压敷接:设备投入100万左右,随处理的 量和基板的尺寸而变。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736 7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