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相对于 LiCoO2,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18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60-80 万/年经费与 100-200m2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大容量控温控压反应釜、连续式沉淀反应釜、箱式气氛炉、旋转窑炉、电池封装机等设备,进行材料制备的进一步工艺优化、宏量放大制备以及大容量电池装配试验,推进中试和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海洋微藻高效绿色养殖提取 EPA 产业化
成果简介: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可辅助脑细胞发育,对治疗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能起到有效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开发破囊壶菌高密度异养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关键工程化技术,筛选出高产 DHA 的破囊壶菌工业菌株 2 株。同时优化获得了破囊壶菌生产 DHA 的工艺条件,批量发酵培养破囊壶菌,获得 DHA的提取技术,在分离纯化 DHA 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优化中式技术,获得高纯度(90%)DHA,实现商业价值。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团队专有技术 应用范围:海洋生物能源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技术,利用海洋微生物进行高附加值、高产能的海洋生物能源开发(提取 DHA),主要可应用于海洋微藻产氢产脂、生物医药、生物食品、保健等领域。 市场分析及前景:据统计目前市售食品级低浓度(22%-25%)DHA 价格在26.9-36.5 万元/吨;食品级高浓度 DHA(27%-30%)为 73-109.5 万元/吨,而纯度为99.9%的DHA售价高达16.8万美元/公斤。当前DHA的生产主要来自鱼油,普遍存在分离成本高、具有鱼腥味、有污染物等问题。海洋微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简单,易于分离纯化,用于发酵生产 DHA 可以有效解决利用鱼油生产DHA 的问题,降低 DHA 的生产成本,产业过程污染少,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购买力的提高,国内 DHA 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增加,其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技术指标:分离得到 200 多株可培养的破囊壶菌菌株,获得高产 DHA 和类胡萝卜素的破囊壶菌工程菌株,如 Aurantiochytrium sp. PKU#SW7 和Thraustochytriidae sp. PKU#Mn16,其 DHA 占细胞干重达 20%;另已获得 4 株破囊壶菌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申请发表专利(破囊壶菌的分离纯化培养,破囊壶菌快速测定方法等);获得粗制 DHA 工艺技术。 投资规模:包括设备、资金、场地、人员等。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等
天津大学 2021-04-11
甾体激素药物的绿色生物制造与工艺研究
甾体激素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全球甾体类药物总值近 500 亿美元,占世界医药销售额的 6%。中国是甾体药物原料及其制剂的主要生产国,年产值近 800 亿元人民币。 本项目组围绕重要甾体化合物中间体 AD、三羟基雄甾烯酮及其相关下游产 品,开展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研究,突破了生物催化去氢表雄酮双 羟化制备三羟基雄甾烯酮的技术体系,创新了屈螺酮合成新方法。项目改造优化 了微生物转化菌种的性能,开发了新型发酵和绿色提取工艺,建立了全流程的过程工程控制技术,大幅提高了产品的转化率,建成了百吨级规模的甾体化合物生产线。项目成果在 Green Chemistry、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Molecular Biology、Steroids 等期刊上共发表了相关文章 30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8 项,其中授权 10 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优秀专利奖 1 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 1 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氧化铝微粉的绿色可控表面改性
本项目通过复合改性剂的分子设计和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铝微粉在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中有较为理想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 特点: 1. 根据不同性质或组成的水性介质,设计和合成复合改性剂; 2. 控制有关反应参数,使氧化铝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和表面改性效果可 控; 3. 剩余反应物、溶剂和复合改性剂均可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氧化铝微粉的表面改性过程闭合循环,清洁环保。 专利 1:一种氧化铝磨料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20161011250.9) 专利 2:一种高水分散稳定性氧化铝粉体的资源化表面改性方法(201611166922.5)
江南大学 2021-04-13
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1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丁仲波,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品种研发;食用菌菌棒的销售;蔬菜、水果的种植、栽培与销售、冷藏(仅限氟利昂制冷);谷类、薯类、豆类、油料的种植、栽培与销售;室内工厂化水产品养殖;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肉牛的养殖与销售;农用微生物菌剂及肥料的生产和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其他无需行政审批即可经营的一般经营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
冠心病是全球致死率第一的疾病,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100万,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仅冠脉造影检查)的误诊率高达30%;目前公认的精准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为基于一次性使用压力导丝测量的血流储备分数(FFR),但由于FFR技术本身的繁琐和安全问题影响了它的普及,众多冠心病患者没有获得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突破了冠心病无创精准诊断的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1.博动医学影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地发明了基于一种耦合影像三维重建与流体力学计算的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无需昂贵一次性耗材、仅采用冠脉造影影像即可无创实时获得血流储备分数进行心肌缺血评估,建立了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新标准。 2.本项目已完成多项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表明,QFR系统提高35%临床诊断准确度,降低80%检查费用,节省90%检查时间,该检查已进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的50余家医院,开始临床应用,QFR已进入2018年《日本心血管介入治疗规范专家共识》,逐步成为各国的诊疗规范; 3.QFR系统已于2017年5月获国家食药监局特别审批为“创新医疗器械”,且于2017年4月获批欧盟CE认证,成为中国原创、全球创新的医疗器械; 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JACC,IF=19.89)等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在美国TCT、法国EuroPCR和中国CIT等国际权威学术会议上共开展56场手术转播;临床专家一致认可该技术的临床前景,认为QFR为导管室新工具,有望成为每位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美国TCT2017大会手术转播 QFR设备在手术室中应用 QFR设备实机 QFR技术的原理图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轻质油品无碱脱臭——脱臭活化剂
脱臭活化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活化剂,用于汽油无碱脱臭工艺,在反应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增加硫醇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幅度提高异构硫醇和高级硫醇的脱除率;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清洁剂,将床层催化剂表面吸附的胶质、芳烃类物质洗涤下来,使催化剂维持高活性、长寿命;同时该活化剂的存在可加速硫醇的氧化,提高脱臭效果。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新型无搅拌结晶器
成果描述:一种新型结晶技术,不用搅拌,结晶产品形状规则,大小均一,无需筛分,晶体成长速度快,能耗低,且可通过改变结晶条件,控制晶体形状。适合于高端化学品,特别是药品的结晶生产过程。下面的图片是磷酸二氢钾物料的结晶体,本工艺对其他的物料体系也是适用的。市场前景分析:化工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适合于高端化学品,特别是药品的结晶生产过程。
四川大学 2021-04-10
无坝抽水电能大规模存储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无振动棒的金属靶发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振动棒的金属靶发生器,其包括:筒体,该筒体内容置有液态金属(6),用于产生金属靶靶;微孔(10),开设在筒体底部,金属液体可通过该微孔(10)流出;其特征在于,该金属靶发生器还包括电磁线圈(9,15,37,38),其通电后产生电磁力作用在液体金属(6)上,使得从所述微孔(10)流出的液体为呈均匀滴落的金属靶,进而形成金属靶靶。本发明的装置利用电磁场实现射流断裂,无需借助振动棒,从而避免液体金属产生的波动,而且金属靶体积小、下落的间隔周期稳定。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