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产酸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 术
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利用中水调制到适当浓度,然后对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使污泥细胞破壁,充分释碳。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碱性厌氧发酵生产VFAs(挥发性脂肪酸),发酵后污泥在利用木屑和氯化镁联合调理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高干脱水实现发酵液的回收并去除发酵液中部分的氮和磷。回收得到的富含 VFAs 的发酵液添加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作为补充碳源,强化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具体技术内容包括污泥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污泥深度脱水以及有机酸强化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中山大学欧阳钢锋、刘威课题组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杂化材料中的离子键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为高质量薄膜器件制备提供了便利。
中山大学 2022-05-30
天津移动携手华为、新天钢完成8T分布式Massive MIMO解决方案钢铁行业首次商用
近日,中国移动天津分公司携手华为,在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公司冷轧车间完成全球首个面向钢铁行业的5G8T分布式MassiveMIMO解决方案商用部署。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09-19
绿色颗粒肥料产业化关键设备(分段式流化床颗粒包膜装 置)与核心工艺技术开发
成果简介:分段式流化床颗粒包膜装置主要用于农业、制 药、环保、化工等行业的肥料、药物、吸附剂、催化剂等颗粒 表面的聚合物包膜以实现肥料和药物的缓/控释系统和提高颗 粒机械强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装置能够显著提高包膜的均匀性、和 包膜率和,减少包膜材料的损失,大幅度降低包膜材料的使用 量和各种包膜产品的成本,尤其适合于包膜材料成本相对昂贵 的情况,如包膜肥料等。这对于解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北京科技大学团队发现超高强度钢新的抗辐照损伤机制并被报道于Nature Materials上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基于前期研发的共格析出强化的超高强度钢,发现新的抗辐照损伤机制,该研究对开发先进抗辐照结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并成功应用于新型多主元合金体系。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6-13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单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单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天津大学 2022-06-10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 2022-12-2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化学模糊识别研究中药复杂成分配伍相互作用的方法
【发 明 人】唐于平;段金廒;沈娟;陶伟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PDA-MS)技术和“化学模糊识别”对中药复杂成分配伍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对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TQ-MS和PDA检测条件等进行了系统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方法,方法学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稳定可靠的优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中药复杂成分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4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团队研制磁液滴机器人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
近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杨湛教授课题组,哈尔滨工业大学谢晖教授课题组以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Metin Sitti教授课题组,联合研制出能自由穿梭在极端变化环境中的尺度可调控磁液滴机器人SMFR。
苏州大学 2022-10-12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推动《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攻坚突破,制定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01-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