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谷胱甘肽纳米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胱甘肽纳米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采用生物酶法制备纳米淀粉颗粒,制备的纳米淀粉产率高,成本低,方法更加安全环保,用其作为谷胱甘肽的包埋材料,制备谷胱甘肽纳米缓释胶囊。测定纳米缓释胶囊的粒径大小、包埋率、吸热特性、结晶度以及消化性等特性,发现纳米淀粉包埋谷胱甘肽之后在胃内的消化率低,主要在肠道内释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四种耐盐碱促生菌及其在生物肥料生产中的应用
盐胁迫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我国现有约9913万公顷的盐碱土地,占全国可用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无法进行大规模农作物种植。植物耐盐碱促生菌可以通过调节土壤pH值,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调节植物激素,调节植物耐受氧化和渗透胁迫的能力等,帮助植物抵抗盐碱胁迫在逆境下生长增产。 对于耐盐碱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 N51和Bacillus cereus T146,实验室现通过连续发酵,优化发酵工艺以及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孢子形成率达70%以上、干粉菌剂活菌数目达1010/g的菌剂。 对于菌株Kocuria sp. LA1T6、Bacillus sp. LA1T8和Pseudomonas sp.T44,实验室现进行多糖包衣制剂的开发,研制高稳定性、成膜性、安全性和缓释性的包衣制剂。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2024-12-13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 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 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 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 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 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 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 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 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 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 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 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2-01
一种液体肥料的移动型撒肥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肥料的移动型撒肥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均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贯穿放置槽并延伸至车体的一侧,所述放置槽内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上端固定在移动板的下端,所述车体的上端固定有储液箱,所述车体的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撒肥面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水溶性高效农用肥料多聚磷酸铵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近年来多聚磷酸铵已逐渐进入复混肥和液体肥料的生产领域,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用液体多聚磷酸铵基础溶液通过添加氮肥、钾肥、微量元素配制成的清液型液体肥料,可以通过滴灌和喷施机械化系统施用,并具有施肥准确度高、均匀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采用磷酸与尿素缩合法高效合成多聚磷酸铵,由于短链聚磷酸铵溶解度高,比一般磷肥可提高液体肥料中磷的含量;可配置磷含量较高的液体肥料,pH值近中性,作物使用安全系数高;结晶温度较低,生产使用方便。且聚磷酸铵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利用其螯合作用在液体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一些微量元素在聚磷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远高于在正磷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利用聚磷酸铵原料作为无机螯合剂,较有机螯合剂便宜,同时又能提供氮磷养分。另外聚磷酸盐不被植物直接吸收,而是在土壤中逐步水解成正磷酸被植物利用,因而是一种缓溶性长效磷肥。
南开大学 2022-07-29
奥美拉唑肠溶缓释胶囊及片剂制备工艺
奥美拉唑是瑞典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1988年上市后,由于它的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长、有高度选择性,临床观察显示能更快地缓解疼痛,更快地使溃疡愈合,且副作用非常小,因此成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首选药物,被誉为“酸相关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其口服制剂——缓释肠溶胶囊和肠溶片在世界范围内畅销。随着该药品的专利保护到期,国内已相继注册和上市。但由于奥美拉唑易氧化变色,产品上市后制剂的稳定性一直是国内企业生产技术的难题。我们经两年多的研究,开发出制备奥美拉唑缓释肠溶胶囊和肠溶片的配方、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草案),制剂的稳定性预测有效期为3年。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生物酶法制备活性物质纳米缓释胶囊技术
活性物质缓释胶囊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药物活性物质制剂技术, 它具有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定向靶位给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等优点,在现代 药物制剂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壁材的研制是在微胶囊的基础上,将壁材 的尺寸进一步减小,增大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包埋率和运载效果。但国内外 对于纳米包埋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合成树脂等材料作为 壁材的开发上,这类壁材价格相对较贵,不利于商业化推广。国内外未发现有 利用生物酶法制备活性物质缓释胶囊的相关报道。 该技术以淀粉纳米颗粒为壁材对包埋活性物质进行包埋,制备纳米缓释胶 囊。淀粉纳米颗粒利用生物酶法制备,生产成本低、周期短、不易造成环境污 染,并且纳米颗粒集中在 50-120nm 左右,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活性物 质的包埋,包封效果好。经过中试研究,该技术制备的淀粉纳米颗粒活性物质 缓释胶囊在胃部的降解率极低,大部分活性物质在肠道内消化吸收,有效的提 高了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纳米颗粒缓释胶囊的初步市场估价为 10-100 万 元/吨。项目投产后,年加工量 100 吨的生产线,估算投资额为 3000 万,可产 生经济效益 4250 万元,实现利税 2000 万元。年加工量 200 吨的纳米颗粒缓释 胶囊生产线,估算投资额为 5000 万,可产生经济效益 8500 万元,实现利税 4000 万元。年加工量 400 吨的纳米颗粒缓释胶囊生产线,估算投资额为 7000 万,可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4- 产生经济效益 1.5 亿元,实现利税 8000 万元。因此,该项目盈利性强、投资回 报率高、贷款偿还期短,经济效益上可行。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去甲斑蝥素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提高白细胞、保护肝细胞、调节免 疫功能等作用,其抗癌机制正逐步得到阐明。但由于其仍具有一定的脏器毒性,限制了 其临床使用的剂量,影响了抗癌效果;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去甲斑蝥素不具备生物降解 性,也没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仍然存在毒性高,需要频繁服药等缺点。国外对于去甲斑 蝥素的研究主要在药理方面,剂型研究仍为空白。 本发明提出一种去甲斑蝥素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微球包裹的药物为去甲斑蝥素, 药物载体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其重均分子量为 5000-50000,可稳定释放 60 小时以 上。 在制备方面,以聚合物二氯乙烷或乙酸乙酯溶液作为油相,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去甲 斑蝥素水溶液作为水相,两相均匀混合,形成初乳;将初乳加入含有聚乙烯醇的水溶液 中,搅拌或蒸发,得到复乳;将复乳进行透析,出去游离药物;最后冷冻干燥成粉,密 封保存即可。 功能特点: 1、聚合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提高了亲水性,可调节降解速度和相对分子量。 2、微球能够降低巨噬细胞的作用,提高在血液中循环时间,提高其靶向性。 3、制备操作简单,对水溶液药物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缓释性能可调。 4、可在其它药物中进行推广,满足更多的使用要求。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体污染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黄酮缓释抑藻制剂中含有质量分数为30‑50%的5,4’‑二羟基黄酮,质量分数为50‑70%的海藻酸钠等包埋剂,包封率为50‑70%。所述黄酮缓释抑藻制剂的采用5,4’‑二羟基黄酮二甲亚砜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与壳聚糖和无水氯化钙的混合溶液混合;然后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沉淀的黄酮缓释抑藻制剂。本发明使用的材料生态安全性好,制得的黄酮缓释抑藻制剂可以显著抑制水华藻类生长活性,特别是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活性,可控制或治理湖泊藻类水华的暴发。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作用时间持久,特别适用于频繁暴发的蓝藻水华预防与治理。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