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零能束缚态的发现
在二维铁基高温超导体中的一维原子缺陷链两端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为实现较高温度下、无外加磁场的拓扑零能激发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平台。王健研究组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钛酸锶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大尺度、高质量的单层FeTe0.5Se0.5高温超导薄膜,其超导转变温度T_c≈62 K,远高于块材Fe(Te,Se) (T_c≈14.5 K)。利用原位低温(4.2 K)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扫描隧道谱(STS)技术,研究组在薄膜表面发现了一种由最上层Te/Se原子缺失形成的一维原子链缺陷。在这种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同时观测到了零能束缚态(图1),而在一维原子链缺陷的非端点处,依然是超导带隙的谱形。随着温度升高,零能束缚态的峰高逐渐降低,最终在远低于T_c时消失(约20 K)。随着针尖逐渐逼近薄膜表面,即隧穿势垒电导变大,零能束缚态峰迅速升高且没有发生劈裂,展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此外,研究组发现在较短的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的零能束缚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耦合(图2),其峰高随缺陷长度的依赖关系在统计中展现出正相关关系。这些零能束缚态的谱学特性,如峰值高度与半高宽随温度的演化,消失的温度,针尖逼近隧穿谱与难劈裂的特性等,都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解释相符合,可以基本上排除Kondo效应、杂质缺陷束缚态或有节点的高温超导体中Andreev零能束缚态等其它可能性。波士顿学院的汪自强教授团队基于肖克利缺陷态的能带理论在超导体中的表现提出了可能的理论解释。在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单层FeTe0.5Se0.5薄膜表面的一维原子链缺陷可以是衍生一维拓扑超导体,其端点处会产生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一对马约拉纳零能模。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下也可产生一维原子链缺陷拓扑超导体,其两个端点各产生一个马约拉纳零能模。这一工作首次揭示了二维高温超导体FeTe0.5Se0.5单层薄膜中的一类拓扑线缺陷端点处的零能激发,具备单一材料、较高工作温度和零外加磁场等优势,为进一步实现可应用的拓扑量子比特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刻蚀缺陷地结构的圆极化微带天线阵
本发明涉及天线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刻蚀缺陷地结构的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它包括:天线贴片,介质基板、反射板、同轴馈线、天线馈线、紧固塑料螺钉、功分介质板和功分电路;反射板上刻蚀缺陷地结构单元,缺陷地结构单元为矩形细缝和在其外侧的三个圆环;紧固塑料螺钉穿过介质基板,反射板和功分介质板上的非金属化过孔将其紧固为一体,解决了阵元之间的互耦会严重影响圆极化天线的驻波特性与方向图特性的技术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坐浆层缺陷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坐浆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计算机、小锤和下部结构,计算机的端口通过数据线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数据线固定连接有传感器,下部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浆层,坐浆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预留孔墙体,小锤、传感器与坐浆层的距离为3cm,小锤与传感器的距离为3cm-5cm,传感器的一侧与预留孔墙体的表面接触,小锤与传感器在同一水平面上,计算机读取信号数据并进行波谱分析及比较,得出该坐浆层的密实程度,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检测领域。该种装配式剪力墙坐浆层缺陷检测装置,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 RFID 天线毛刺和污点缺陷的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 RFID 天线毛刺和污点缺陷执行视觉检测的方法,包括:对摄像装置执行标定之后,通过其与条形或背光光源的配合,对待检测的各个 RFID 天线拍摄图像;采集所拍摄的天线图像并将其与天线模板图像相匹配以获得预对齐信息;根据天线模板图像上的 ROI 区域并结合预对齐信息,从天线图像中扣取对应的毛刺和污点检测区域;对所抠取检测区域和 ROI 区域分别执行二值化处理,然后执行图像相减处理;对相减处理后的残余图像执行 blob 分析,由此判定毛刺和污点缺陷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视觉检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多重漏磁检测信号特征值的缺陷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漏磁检测信号特征值的缺陷评价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样件磁化,用探头分别在样件的盲孔和所有 矩形槽上方进行扫查,得到信号曲线计算获得各个 MFL 信号特征值; 2)在数据处理装置中得到 MFL 信号特征值分别与偏离值、提离值的线性方程;3)在数据处理装置中得到 MFL 信号特征值与矩形槽上同一方 向尺寸的线性方程;4)用探头对待测铁磁件进行检测,扫查得到 MFL漏磁信号特征值,根据步骤&nbs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震发生后,读取最先得到P波到时的三个台站编号和地理坐标,识别P波到时,两两求出到时差,对地震台站的经纬度坐标数据进行投影变换转换成平面直角坐标;对于任意两个台站,画出满足到时差的双曲线,震中靠近先到台站的一支上,三支双曲线两两相交;根据交点坐标构成的三角形,计算三角形重心,该重心的坐标即为震中位置初值;进一步修订震源位置;对观测方程和指标函数进行“减元”处理;求偏导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将最后计算结果换算成地理坐标,此坐标即为最终结果。本发明通过排除震中方位角和震级估算的误差,提高了地震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地质灾害工程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平台
综合利用GNSS、UWB、INS、LiDAR、相机等传感器,通过对顾及GNSS系统偏差的GNSS RTK/INS紧组合定位方法、GNSS/UWB/INS高精度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方法、GNSS/INS/LiDAR同步定位与构图方法、基于单目视觉SLAM/INS组合定位方法等一系列核心算法的研究,搭建完成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平台。该平台由硬件平台和数据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平台实现各类传感器的固定、时空基准统一以及原始观测数据采集与解析等功能,数据处理软件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组合定位定姿、三维构图等功能。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在室外复杂环境、室内外交互区域以及室内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可达20cm以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一种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时地震震级估计方法,利用地震矩求出的矩震级,即:检测到信号后每1秒估算出相对应的矩震级,随着时间增长至20s左右得出与实际震级非常接近的估计震级。本发明利用地震矩从而求出的矩震级能有效克服中大型地震(M>6)中出现的震级饱和问题,而且地震矩与地震动中零频时的振幅Ω0有明确联系,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本发明方法具有实时性,检测到信号后每间隔1s均能估算出相对应的矩震级,随着时间增长至20s左右就能得出与实际震级非常接近的估计震级,能有效应用于地震预警系统。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地质灾害工程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手机的人脸识别和定位的人员监管系统
基于手机的人脸识别和定位的社矫人员监管系统”主要功能:每天可定时和随机方式要求社矫人员上传个人GPS位置信息,同时进行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从而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专用硬件设备,仅借助现有的智能手机,便实现对相关社矫人员行踪的实时监管,并有效杜绝监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社矫人员“人机分离”、“冒名打卡”、“照片刷脸”等现象。该系统已与现有社矫系统(蓝信、律兜)无缝对接。无人社矫厅版本已经投入使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电力通信网故障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网故障定位方法,包括:首先预处 理历史告警数据,得到多个重要告警属性,并分配影响因子;建立基 分类器作为子预测模型,分别对历史告警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准 确率作为基分类器权重;其次,将多个基分类器分为基分类器集合, 估计得到每一组的平均权重和平均影响因子,继而得到每一组的综合 权重,选取综合权重最大值,其所对应的故障类别即为最终预测结果, 至此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现有告警数据进行预测, 得到最终的故障定位预测结果。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故障定位技术存在 的准确低、反应慢的问题,同时通过构建的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故障定 位,显著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大大缩短了故障定位的时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