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肉丸类产品
营养
烹饪研究及新产品研制
发榜企业: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 悬赏金额:10万元 需求领域:生物技术 动物产品加工 技术关键词:肉丸类、营养
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
2021-11-02
家蚕中
肠
特异高表达启动子p2及其应用
该发明为家蚕中肠特异启动子P2 ,其在家中肠特异性表达外源蛋白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家蚕中肠特异 启动子P2的重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启动子可以特异性地启动下游基因在家蚕中肠高量表达,为硏究和利 用家蚕中肠特异基因,特别是中肠特异高量表达的免疫抗性相关基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时也能在家蚕中 肠特异高量表达外源基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西南大学
2021-04-13
天津大学研究成果:未来“胶囊医生”有望代替
肠
镜检查
日前,天津大学宋智斌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据悉,该团队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
天津大学
2022-09-28
具有哮喘治疗潜能的血管活性
肠
肽-人血白蛋白融合技术
具有哮喘治疗潜能的血管活性肠肽-人血白蛋白融合技术是李红玉教授团队历经数年,研发的一种生物融合蛋白技术。该技术受到人vip(血管活性肠肽)具有抗炎、调免疫、舒张支气管的生理活性的启迪,再依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将 vip 和 HSA(人血白蛋白)制成融合蛋白用来治疗哮喘,即克服了 vip 半衰期短的缺点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可能,又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候选药物。同时将融合蛋白制成喷剂还可以克服 vip 多种生理活性所致的系统性副作用。该技术的产品融合蛋白经体外细胞实验,体内 Wistar 哮喘模型
兰州大学
2021-04-14
近红外荧光
内
窥成像系统
"内窥镜检测技术在临床已成为重要的,无法替代的诊断手段,配合内窥器械,还可以取病变部位的组织用作病理分析,或结合手术等方式,对病变部位直接切除或治疗。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为内窥镜白光成像。 在白光成像中判别疾病组织主要依赖医生的经验,导致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近红外荧光内窥成像系统成像深度达到5~10毫米,能够看到白光成像无法看到的病灶组织,直观地显示病灶,实现对肿瘤、炎症溃疡等多种病理和生理组织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本系统可进行实时同屏成像,医生提供可见光图像和荧光图像。"
东北大学
2021-04-10
直拉硅片的
内
吸杂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拉硅片的内吸杂工艺,包括:(1)在氮气氛下,将直拉硅片以50~100℃/秒的速率升温至1200~1250℃,维持30~150秒,然后以5~50℃/秒的速率冷却至800~1000℃,接着自然冷却;(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直拉硅片在氩气氛下于800~900℃退火8~16小时。本发明仅包含两步热处理工艺,所需温度和时间比现有工艺的要低,热预算显著降低;另外体微缺陷的浓度和洁净区宽度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第一步快速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冷却速率得到控制。
浙江大学
2021-04-11
管道
内
况检测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对流体运输管道内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的管道内况检测机器人,属于检测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为机器人提供电力的电源、控制机器人运动的驱动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的推进机构、对采集到的数据和外部指令进行处理的数据综合处理模块、用于信息传输的通信及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采集外部信息的多种参数感知模块和拍照记录存储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及时方便的检测管道内的具体状况并且检测范围大;不限定机器人能够进行采样的数据类型、参数种类,可由工程技术人员依据当前需求,自主改进,加装相应装置以满足测量目的。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血透
内
瘘肢体固定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尤其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能更有效的保护内瘘肢体,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透析安全性的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包括透明盒体,所述盒体的两端开口,并且盒体由上盒和下盒组成;下盒由底板和下侧板组成,上盒由顶板和上侧板组成;上侧板与同侧的下侧板为可转动连接;上侧板上还设置有拉扣,下侧板设置有拉环;所述下盒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紧固装置。透明盒体用于将病员的肢体固定在盒体内,并且上侧板与同侧的下侧板为可转动连接,使固定盒的可以开合,以方便将病员的内瘘肢体放入盒体内。
四川大学
2016-10-20
消化道肿瘤
内
镜下智能早诊早筛体系建立及应用(
内
镜精灵——
内
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本项目结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内镜影像学、早期肿瘤诊疗学技术,创建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智能早诊早筛体系,大幅提高内镜检查质量和消化道肿瘤早诊早筛水平。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早诊早治是改善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然而,项目组多年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我国消化道早期肿瘤检出率低、漏诊误诊率高,检查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基于此,本项目结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内镜影像学、早期肿瘤诊疗学技术,创建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智能早诊早筛体系,大幅提高内镜检查质量和消化道肿瘤早诊早筛水平。具体为:1)首创消化内镜全局智能监测与无盲区扫查技术,开辟内镜质控新路径。使胃镜检查盲区率降低45%、肠镜检查合格率提高1.78倍、腺瘤检出率提高1.12倍,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2)发明“逻辑拟人化”消化道高危病灶动态探查方法,使胃瘤变漏诊率降低78%,推动智能内镜临床应用;3)创建实时监测与智能反馈内镜检查质量方法,使医生胃癌前状态检出率提高1.33倍,肠腺瘤检出率提高0.88倍,显著提高消化内镜检查质量;4)研制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主机,实现实时动态多模态预测,系统延迟小于 48ms,全面满足临床需求。 在消化内镜人工智能领域发表论文影响因子排名世界第一,引领研究方向,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2篇,其中中华系列论文25篇,SCI论文27篇,影响因子9分及以上21篇,单篇最高45分。制定专家共识及行业指南3项、国家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8项。该项目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4项,成功转化发明专利14项,所孵化产品获国家医疗器械创新审批,获中国、欧盟II类注册认证共7项。在中德500余家三甲及基层医院落地应用,覆盖近2000万人;技术相关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达5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获2021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欧洲消化疾病周国家学术奖、2020年中国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奖等。樊代明院士和李兆申院士评价该成果极大推动我国消化道早癌防治事业的发展。
武汉大学
2022-08-15
方便
营养
系列袋泡米茶生产新工艺
研发阶段/n米茶是湖北等长江流域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食品。在对传统米茶研究的基础上,以糙米、大米或碎米等为原料,采用质构调整、生物转化、功能强化、风味梯度缓释等技术,生产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风味独特的系列袋泡米茶制品。产品具有清热解暑、增进消化、疏通血脉、改善肤质等功效。有完整的工艺、配方,设备配套和工程设计等。技术类型: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01103755)应用前景:该项目投资少,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技术成熟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可开发成系列产品,消费群体广。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6
7
8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