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优质健康猪重要候选基因挖掘分子育种标记技术
可以量产/n1.构建了猪基因素材的高效挖掘平台与分子育种标记开发技术体 系。率先设计、建立了猪第一代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的技术操作流程;优 化了猪基因芯片的非特异过滤方法;开发了猪 CRISPA/Cas9 基因组编辑 系统的 sgRNA 设计及脱靶效应评估软件获得软件著作权,创建了多个病 毒和细菌刺激的细胞和活体模型,发展了多个基因组学技术,实现了猪 基因素材高效挖掘平台与分子育种标记开发技术体系的构建。2.开发了 10 个用于优质健康猪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 标记。筛选出猪重要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估计基因组育种值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估计基因组育种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矩阵M‑1的子块数和预设的MPI进程数n,确定MPI进程MPIi读取的根据表型数据文件的记录条数、矩阵A‑1中的个体数和所述MPI进程数n,确定MPI进程MPIi读取的系数矩阵Wi和根据MPI进程MPIi的系数矩阵Wi和确定待估计的基因组育种值。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计算机资源与运算速度的最优化,节约运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高辣度辣椒育种资源的快速筛选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辣度辣椒育种资源的快速筛选方法。本发明的筛选方法可显著区分育种材料间的辣度,确定电子鼻可以用于评价辣椒辣度,并予以区分,在此基础之上,又确定了电子鼻可以量化筛选育种材料辣度,并筛选指标阈值,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的筛选育种资源材料,即划分辣椒的辣度等级,将其辣度分为四个等级,即不辣、微辣、辣以及超级辣。本发明所述的筛选方法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并经过具体筛选例证进行筛选确定,本发明不但可应用于高辣度辣椒育种资源的快速筛选,还可用于辣椒加工企业的原料评价,确保辣椒制品辣度恒定,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基于基因组定点编辑分子育种新技术及其配套软件
研发阶段/n基于基因组定点编辑分子育种新技术及其配套软件。  成果简介:本成果含有完整的基于CRISPR/Cas系统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我们对基因组编辑技术切割活性和脱靶效应进行了优化,开发了完整的sgRNA设计,sgRNA表达载体构建,细胞或在体水平基因组打靶和脱靶检测等技术。提高基因组定点打靶效率和降低脱靶风险,为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应用于动植物分子育种打开了新的局面。本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配套软件,其适用于针对不同物种基因组设计和筛选活性高,特异性强的sgRNA用于动植物分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羊遗传育种团队在动物棕色脂肪产热研究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利用环状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绘制了棕色脂肪组织(BAT)和白色脂肪组织(WAT)中Ucp1的高分辨率染色质互作图谱,揭示了BAT和WAT之间Ucp1染色质互作的显著差异。
四川农业大学 2025-02-24
脑智卓越中心发现注意力对大脑前额叶价值编码的调控机制
研究采用清醒猕猴电生理记录的手段,揭示了眶额叶脑区的价值编码主要受到自下而上的奖赏显著性的影响,而不受自上而下注意力的调控,为科学家理解价值抉择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帮助。
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2022-10-26
三部门:组织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
“百校千项”行动分两批进行,实施周期为2022年底—2024年
教育部办公厅 2022-12-29
优质健康猪重要候选基因挖掘分子育种标记开发与应用
中试阶段/n该项目实现了猪产肉性状、抗病性状基因的批量挖掘与验证,开发出一批分子育种标记,建立了多标记聚合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为湖北及我国优质健康猪的培育提供了丰富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我国是世界大豆主要消费国,近年来的年消费量超过7000万吨.但是,我国消费大豆约80%依赖于进口,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及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保持.所以,大豆是我国最需发展的作物,也是发展潜力极大的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品种是基础,而品种的培育则取决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开展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研究,把RNA干扰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质改良,建立大豆品质快速改良的新途径;分离和克隆大豆品质,抗性相关功能基因,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聚合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创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项目从2004年开始实施,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一种改良斑鳜生长性状的杂交育种方法
本技术成果开发了一种提高斑鳜生长性状的方法,培育出抗逆、抗病 及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斑鳜的改良新品种。选择斑鳜作为父本,翘嘴鳜作为 母本,采用搭建塑料大棚越冬及强化培育等方法;采取父母本同步一次注 射外源激素法进行催产,人工授精时采用干毛巾包裹亲鱼;用人工半干法 授精、环道流水孵化等繁殖技术措施,使父本利用率提高1.5~2倍;采取分 段培育模式,配套适口饵料鱼,强化苗期及养成期的养殖管理。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