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Celsr3|Emx1小鼠运动相关神经结构的代偿及其细胞分子机制
背景:脑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功能恢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脊髓损伤后代偿性轴突侧芽生长能部分恢复肢体自发性运动,但肢体技巧性运动高度依赖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前期研究发现高度选择性皮质脊髓束完全剥夺动物模型(Celsr3|Emx1小鼠)各种运动功能完全正常,提示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自发可塑性,其在运功功能的恢复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暨南大学 2021-02-01
容性、感性表面耦合机制小型化高性能高频段通信天线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性、感性表面耦合机制小型化高性能高频段通信天线罩。主要由周期单元阵列组成频率选择表面,每一周期单元分为介质层和金属层,介质层包括上下两层介质层及其中间的一层介质层,金属层包括上下两层介质层外表面的完整金属贴片和相邻介质层之间的金属缝隙贴片;自由空间的电磁波经过所述天线罩选择性滤波后输出所需工作频段的电磁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角度、极化稳定性高的超宽带通信天线罩设计,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且稳定,通带后拥有高抑制的宽阻带,带通到带阻工作状态转化速度快,角度、极化稳定性极佳。在现代通信、雷达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应用价值巨大。
浙江大学 2021-04-13
“超级细菌”耐药机制的阐释和开发潜在新一代抗生素研究
该研究首次通过化学全合成以及天然产物分离获得了一类对于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耐药至关重要的天然产物分子 pseudopaline ,并且确定了 pseudopaline 相对和绝对立体构型。在此基础之上,雷晓光课题组初步探索了 pseudopaline 的生物活性,证明该分子是一类广谱的金属离子螯合剂, 可以促进铜绿假单胞菌对二价金属离子的转运、吸收,从而促进该细菌生长和产生耐药性。 最后,雷晓光课题组还合成了 pseudopaline- 荧光素的偶联体,证明了该偶联体可以被有效地转运进入铜绿假单胞菌,从而 验证了利用该天然产物开发新一代抗生素、例如 新型“特洛伊木马”类型的 pseudopaline- 抗生素偶联 体,帮助克服耐药机制的可行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周转规律和利用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成果是立足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人畜争粮、畜禽对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低以及动物粪便中含氮物质排放污染环境等现实问题,开展的以提高饲料蛋白质消化率、减少粪尿氮排放,和提高饲料蛋白质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研究,获 2012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该成果提高反刍动物生产率 5-10%、 N 素减排 5-7%。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自适应滑膜机制的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控制器开发
成果简介:智能体感平衡车控制系统是用于独轮车、双轮 车、带扶手车、滑板车等各类智能体感车的驱动控制系统,包 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智能体感平衡车领域,从 2014 年开始 兴起,2015 年逐步推广,2016 年有望更加普及。 其主要功能是为各类体感车提供安全、稳定的控制。选用 合适的主处理器,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进行测量数据和处理 数据,进而精确判断车辆倾角,运用最优的控制算法控制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抗误码机制的帧间无损编码与智能解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误码机制的帧间无损编码与智能解码方法,包括:星上编码步骤:获取序列图像 f;把图像 fk,k=1,2,...划分成互不重叠的子块;令第 3j+1,j=0,1,...帧图像为参考帧图像,进行分块 JPEG-LS 编码;而第 3j+2 和 3j+3 帧图像参考第 3j+1 帧图像进行帧间无损编码;每 K 个子块后插入一组 EDC 信息形成检错码流;进行RS(m,n)纠错编码;在压缩码流中加入每帧的压缩帧头和帧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林中伟教授课题组在作物平行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基因网络分析表明sh1基因作为转录抑制子可抑制多个木质素合成基因的表达,sh1基因功能丧失后,木质素的合成增多,使得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强度增强,种子成熟时离层无法断裂,最终导致谷子失去了种子自然落粒性。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北京工业大学在晶界滑动塑性原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工业大学在晶界滑动塑性原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工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了首篇论文——Tracking the sliding of grain boundaries at the atomic scale(原子尺度追踪晶界滑动)。
北京工业大学 2022-05-26
颌骨修复材料研发团队揭示纳米表面性能对骨免疫的调控机制
 纳米表面结构引导骨再生是当前骨替代修复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表面结构对成骨细胞系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而对成骨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系统比较了巨噬细胞对不同纳米颗粒大小(16,38,68 nm)和不同表面化学成分(富含胺基的丙烯胺及富含羧基的丙烯酸)的纳米表面结构生物材料的免疫应答差异,发现纳米表面结构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形态,将胞外的理化信号转入胞内,激活自噬反应,从而调控免疫微环境,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该研究从骨形成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纳米表面引导成骨”的新机制,提示通过精准控制生物材料的纳米表面结构,可靶向调控免疫细胞,营造有利于骨形成的免疫微环境,最终实现纳米成骨,为纳米骨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竞标机制分类设计与管制政策研究
浙江财经大学王岭副研究员编著的《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竞标机制分类设计与管制政策研究》2017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获2019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竞标机制分类设计与管制政策研究”(批准号:71303208)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公用事业长期游历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城市公用事业产品供给的可持续性,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整个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乃至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在增加供给与提升效率的双重目标下,中国政府顺势而为,提出了深化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需要创新政府管制体制,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特许经营权竞标的有效性。为此,构建可竞争的市场机制已然成为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特许经营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制度,目前已经遍地开花,但在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竞标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低价中标、固定回报、变相固定回报等一些“伪PPP”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通过特许经营模式提高运营企业效率的初衷。同时,现有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竞标机制往往参照工程项目,忽视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从而限制了特许经营权竞标机制的适用范围。因此,在深化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分类设计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项目竞标机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制政策,实现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有效分配,促进城市公用事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已然成为中国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浙江财经大学 2021-04-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