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众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众驰是包含北京众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和北京众驰智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集团企业,坐落于北京丰台科技园区汉威国际广场,年营业额规模逾2亿元,是西门子、ABB、施耐德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系统集成商。总公司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朗驰集团机电有限公司,现有员工400余人,年销售规模逾13亿元,业务范围辐射全国。 在上海、杭州、合肥、武汉、长沙、南昌、青岛、徐州、扬州、 扬中、无锡、南通、盐城、芜湖、温州、济南、郑州、西安等18个大中城市设有子公司或办事机构。 北京众驰旗下的北京众驰智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能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工厂规划与建设、智能制造项目设计与实施、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及工业云部署等数字化行业解决方案的专业科技企业。 北京众驰智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西门子数字化工厂的重要合作伙伴和西门子工业软件的优质代理商。依托于国际先进的智能创新产品组合、快速的企业应用开发平台推动客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进行资源的整合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北京众驰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北京众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集销售、技术服务、工程、研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北京众驰自动化同时具备机电安装及电子与智能化总包资质。 北京众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品牌智能制造及数字化工厂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公司拥有专业的数字化与自动化项目团队和盘柜厂,凭借专业的技术与商务团队,在为客户带来优质产品的同时,还可提供数字化、信息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以及软硬件一体化实施服务的行业解决方案。北京众驰自动化的业务分为产品业务、研发业务、自动化项目业务和信息化项目业务四大板块。产品业务合作的品牌有西门子、ABB、施耐德、万可、图尔克等,服务客户涉及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水处理、电力、建筑和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其中自动化业务遍布国内数十个大中型企业及一带一路多个国家。 数字化信息化业务是北京众驰最近三年来重点开拓并且取得了高速发展的业务,在产品生命周期(PLM)、制造运营管理(MOM)、MES (制造执行系统), QMS (质量管理系统) 等方面取得了多个成功案例,北京众驰的研发中心正在进一步向全过程的工业4.0应用进军,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北京众驰将竭诚为企业提供精准灵活的个性化智能制造升级转型服务,赋能行业新制造蓝图。
北京众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7
秦皇岛宇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秦皇岛宇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北地质勘查局,1980年开始进入民用机械领域,公司占地80亩,生产性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职工320名,其中技术和管理人员115名,公司下辖的研发中心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3名,其中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4名,高级工程师19名,并与I-SCAN、保特罗、斯坦因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和代工关系。 凭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宇电公司先后研制开发出了各类层压机及多种太阳能组件生产线设备,光伏组件实训设备 宇电公司现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CE认证体系,光伏设备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韩国、印度、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埃及、墨西哥、伊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宇电的层压机和组件生产线正在被尚德、中电电气、现代集团韩国总部、顺风光电、华能集团等知名企业使用,同时也被中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韩国谷米工业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和院校作为实验仪器选用。 诚信为本、技术领先、追求卓越的宇电公司愿与您一道,共创光伏事业的美好未来,并将始终如一,竭诚为您服务!
秦皇岛宇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021-01-15
奥龙RFID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奥龙RFID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一、项目背景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扩大等特点,使人们普遍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  图书馆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以适应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从而让读者能更好地利用它们。  目前在国内图书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以安全磁条作为图书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身份证,解决了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 顺架、排架困难,劳动强度高;  ※ 图书查找、馆藏清点繁琐耗时;  ※ 音像读物难以流通;  ※ 自动化程度低,管理缺乏人性化;  ※ 磁条容易被消磁,防盗效果差等等;  ※ 图书馆管理人员意识到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现代图书馆需要做到图书自动盘点、图书自助借还、图书区域定位、图书自动分拣,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有没有一种集中了“条形码”优点,同时还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不但安全可靠,效率高,而且还可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图书管理的发展要求。二、运作过程 新书进馆:  首先为书籍粘贴RFID电子标签。利用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这个过程就是在给每本书配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上架、顺架:  粘贴了电子标签的新书,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扫描书籍,系统会自动在地图上定位该书应存放的书架,用推车载书籍到指定书架上架即可。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可以对书架逐个扫描,系统会自动挑出错架书籍,并且标明正确位置。  盘点:  在对图书馆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系统或者手持式盘点系统,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完成盘点,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自助借还书:  读者借书时,只需要将借书卡在自助借还机上扫描,再将所借书籍一起放在借还机的扫描区域,通过扫描,确认所借书籍。系统即可录入借书信息完成借书。并且利用热敏打印机打印票据。完全读者自助,方便快捷。还书操作更简单,只需要扫描书籍,即可完成还书操作,打印还书票据。  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  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像银行自动取款机一样穿墙安装或者摆放在合适位置,方便读者随时还书。读者只需要将书籍放入还书口,确认后即可完成还书并可打印还书凭证。  安全门禁:  当没有办理借书手续的图书经过安全门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声光报警,防止图书被带出。安全门禁支持在线、离线两种工作模式,系统更安全、更可靠。  移动图书馆:  读者扫描借书证,确认身份以后,选择想要借阅的书籍,系统会自动将图书送到出书口,并打印票据。还书过程只须将书放入还书口,系统自动识别打印出还书票据,并自动将书放入正确位置。
北京奥龙飞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动化码头堆场装卸设备及系统国产化替代方案
项目背景: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码头都 是国内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港口大国,在“交通强国” 国家战略的统筹下,国内各大港口先后开展了自动化智能化码头 的新建和改造升级工作。但国内现有、在建及规划中的所有集装 箱自动化码头装卸设备控制系统、自动化单元、自动化管控信息 化系统的核心技术及部件基本依赖进口,这些核心技术及部件被 ABB、SIEMENS 等国外公司所垄断,并形成了技术壁垒。面向国 内集装箱港口自动化智能化的现实需求,加快“卡脖子”关键核 心技术的突破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依据国产工业控制平台的技术特 点和现有港口场景的业务需求和任务流程,搭建基于国产平台的 物理架构。对标 ABB、西门子等成熟平台,主要考核指标:每秒 至少处理 500 个任务、软件响应时间为毫秒级、支持多系统扩展; 在国内一流大港的集装箱码头实现工程应用。堆场效率不低于 30 循环/小时,人工介入率不高于 5%;与 ABB 或西门子等管控系 统下辖场桥设备实现同堆场组网、互联互通以及无缝替代。2. 结合目标工程研制测试验证平台,实现单机控制系统和堆场管控 系统的数字仿真测试、半物理仿真试验。为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在测试验证基础上,完成控制系统和管控系统迭代优化,并实现在智慧港口的生产联网应用。主要考核指标:(1)具备按目标港 口实际实现三维场景快速搭建能力,具备多接口接受不同的数据 驱动源的能力;(2)具备关键设备数据收集及数据实时可视化展 示的能力;(3)软件系统支持多客户端计算机同时运行(10+); (4)系统支持第三方三维模型导入;(5)系统模型数量级不低 于在场箱 10 万,其他运动机械模型 1 万;可实现在场岸桥≥6 台、场桥≥20 台、AGV≥20 台、集装箱≥2 万 TEU、年吞吐量 200 万 TEU 规模集装箱码头的模拟仿真。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 拥有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符合国 标的质量管理体、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2. 拥有与本项目 技术方向相关的省部级工程技术科研平台及测试中心;3. 承担 过本项目相关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4. 设有硕士点、联 合博士点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站。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02
新一代模块化积木式可拆装机器人
产品详细介绍    模块化积木式可拆装机器人由六个自由度基本模块组成,按照机器人关节区分,可分为1关节模块—6关节模块,模块从1到6关节逐关节组合。每一模块单独可以控制运行,模块本身末端有旋转运动、回转运动两种形式,六个模块组合之后构成类似工业串联关节是机器人形式。    每一模块采用透明式封装,可以直观的看到内部传动结构,运行情况。模块内部传动结构完全体现工业机器人特点并微缩,而且结构多样化,满足教学要求。设计中采用了工业上常用到的同步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以及齿轮传动等主要结构形式。     
成都正烁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式的自动铺带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式的自动铺带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应用于复合材料纤维带铺放自动化制造装备领域。该装置包括放带装置(1),张力检测装置(2),压紧剪切装置(3),红外加热装置(4),压紧机构(5),收衬纸装置(6),机架(7)以及连接机构(8)。本发明具有自动铺放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功能,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可满足航天、航空工业对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需要。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生物融合式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疾病、事故造成的人体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康复质量的重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效率的康复机器人成为康复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戊关节,也是下肢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开展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协调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结构特点: 机构的运动由机械与人体共同确定; (2) 人体处于机械内部,动平台可实现绕踝关节中心转动; (3) 机构具有远程运动中心, 动平台可实现绕踝关节中心转动; 机构可实现对踝关节的牵引治疗; (5)驱动轴上增加弹性储能运动副,以 提高机构的安全、可靠性; (6) 康复过程中,机械和人体可以进行 协调和交互 性能指标: (1)运动范围: 背曲 25°-30°,跖曲 35°-40°,内收 25°-30°,外展 25°-30°,内翻 25°-30°,外翻 15°; (2)运动速度: 3-50°/min; 重量:20 kg; I型尺寸:60×42×62 cm; (5)II型尺寸:50×85×65 cm。 
燕山大学 2021-05-04
坐卧式多关节康复机器人研发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国家863计划的基础上,由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燕山大学、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研发。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在中国脑卒中发病率达120/10万,颅脑损伤发病率达783.3/10万,脊髓损伤发病率达20/100万,其中大约80%的幸存者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这种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截瘫患者用下肢康复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帮助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进行治疗。 结构特点: (1)驱动部置于大腿转动关节后端,作为配重来平衡运动部分重量; (2)腿部杆长自动调节和设定;  (3)左右机械臂之间的宽度自动调节;  (4)关节扭矩测量不通过中间传动环节;  (5)驱动部分和导线完全封装。 性能指标:  (1)单腿自由度:3;  (2)适应患者:155-190cm;  (3)腿部杆长调节范围:90mm;  (4)转动范围:髋关节0~80°,膝关节0~120°,踝关节-20~30°;  (5)关节速度:髋膝踝关节(11.7r/min,16.5/min,19.9r/min);  (6)关节力矩:髋膝踝关节(17.1kg·m,12kg·m,2.1kg·m)。  创新点: (1)机械臂自平衡的轻量化设计;髋关节机械限位与座椅俯仰角联动的创新性设计;可搬移患者移动式座椅的人性化设计。 (2)基于关节力矩传感器、腿部传感器,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主动辅助训练控制;基于主动力、电刺激、主动力与电刺激相结合的主动训练柔顺控制。
燕山大学 2021-05-04
空潜两栖机器人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潜两栖机器人,包括带电子舱的机架;所述机架为三角翼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空中运动系统和水下运动系统。所述空中运动系统包括在机架三个顶点分别设置的空气推进器;所述空气推进器包括带螺旋桨的电机,所述螺旋桨的外围设置有空气圈;所述空气圈与机架的衔接处采用大圆弧过度;所述三个空气圈所占面积总和不超过机架三角形面积的六分之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防止高压力水流的初级密封和防止低压力水流的次级密封;所述初级密封为可控静密封;次级密封为动密封。
浙江大学 2021-04-11
8轴智能视觉焊接机器人
八轴智能视觉焊接机器人是一种八自由度专用机器人,中六轴属于焊接机器人,另外二轴 属于焊接变位机,使得系统能够实现焊接机器人与变位机协调运动,其针对体系结构、机械结 构、示教再现理论、轨迹规划和优化方法、轨迹跟踪控制策略等机器人关键共性理论和技术展 开研究,采用运动控制卡的方式来实现对机器人空间位置与速度的控制。焊接变位机同焊接机 器人配合,扩展了焊接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提高了焊接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 本系统采用接触式焊缝跟踪与摄像机焊缝跟踪系统相结合,焊前对焊缝进行数据及图像 采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焊缝数据及图像进行处理,生成虚拟焊缝。由虚拟焊缝识别系统控制 执行机构在焊接时进行焊缝跟踪,提高焊缝质量。八轴智能视觉焊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及 其零部件行业和工程机械行业。机器人编程采用示教再现方式,可以通过示教盒直接编程也可 以进行离线编程,实现点位和连续轨迹匀速控制;在焊枪部分安装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保证工 作人员安全问题;将视觉传感器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机器人末端或是目标的位置,利用视觉信 息来控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相对目标或是目标特征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从而减少抓取错误及失 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356 3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