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广义椭偏仪的光强自动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义椭偏仪光强自动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主要包括计算机、光谱仪、伺服电机控制器、直流伺服电机、增量式编码器和中性密度滤光片转盘。在广义椭偏仪硬件连接完成的情况下,根据光谱仪采集的光谱曲线是否饱和以及是否绝大部分在光谱仪线性响应区间来决定是否要转动直流伺服电机,从而带动中性密度滤波片转盘转动以切换中性密度滤波片来改变光源照射出来的光强大小。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双旋转补偿器广义椭偏仪光强自动调整,且响应快速,操作简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式的自动铺带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六轴机器人式的自动铺带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应用于复合材料纤维带铺放自动化制造装备领域。该装置包括放带装置(1),张力检测装置(2),压紧剪切装置(3),红外加热装置(4),压紧机构(5),收衬纸装置(6),机架(7)以及连接机构(8)。本发明具有自动铺放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功能,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可满足航天、航空工业对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需要。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观测几何自动调整的水体表观光谱观测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几何自动调整的水体表观光谱观测装置与方法,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旋 转驱动单元、方位跟踪单元、旋转台和底座;中央控制单元提供与外部通讯的接口,与旋转驱动和方位 跟踪单元电气连接;旋转驱动单元包括电机驱动板、步进电机、蜗轮传动装置;旋转台包括转动盘、支 撑转轴和仪器挂载杆;方位跟踪单元为一姿态传感器;底座具有由顶盖和底座壳体装配构成的中空结构, 中空结构内设有内部安装架,用于安装中央控制单元和旋转驱动单元。本发明的观测几何自动
武汉大学 2021-04-14
昊星自动化:以技术引领行业,以合作驱动发展
2025年2月7日,珠海昊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下简称:昊星)作为广东实验室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成功举办新春行业交流活动。广东省实验室设计建造技术协会(下简称:协会)秘书长罗菲同霍尼韦尔、广东易众洁净科技等9家会员单位代表到访,与公司总经理张雁翔、市场总监林旭峰等管理团队共话行业发展。
珠海昊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2025-02-21
全自动酶免一体机-草履虫P6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9
具有自动限深功能的自动农耕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限深功能的自动农耕机,包括:拖车架、种子存储箱和自动播种模块;所述种子存储箱横跨在所述拖车架上并位于所述自动播种模块的上方,所述种子存储箱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自动播种模块输送种料的出料口;所述自动播种模块包括滑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上的电动限深组件、自动播种器和两个拨土组件;所述滑动架设置在所述拖车架上,所述滑动架的前端下部和后端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拨土组件,所述自动播种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激光跟踪对接自动焊集装箱自动焊接
       设备名称:激光跟踪对接自动焊集装箱自动焊接       设备简介:集装箱自动焊接该设备通过摆动式线性激光跟踪系统与多轴执行机构融合,实现多种长距离对接式焊缝的实时跟踪及焊接;该设备在集装箱及物流货柜箱生产行业的箱体顶板纵、横对接工序广范应用;系激光跟踪系统在识别对接焊缝结构的成功运用;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难免出现焊偏、咬边、气孔等焊接缺陷和撞枪、不能引弧等常见故障。出现焊偏可能为焊接的位置不正确或焊枪寻找时出现问题;出现咬边可能为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枪角度或焊枪位置不对;出现气孔可能为气体差、工件的底漆太厚或者气不够干燥;发生撞枪,可能是由于工件组装发生偏差或焊枪的TCP不准确;出现电弧故障,不能引弧。可能是由于焊丝没有接触到工件或工艺参数太小。       设备参数:跟踪模式:激光跟踪;跟踪精度:0.05mm;扫描速度:800/sin;操控模式:人机界面;可接受定制化设计及生产。
青岛汉德焊自动化有限公司 2021-06-16
叶片光学智能检测装置及软件系统
由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型面是空间异型曲面,因而其设计、制造及维修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在设计加工层面提高叶片加工质量,同时在修复层面提高叶片使用寿命,开展叶片高效高精测量研究至关重要。 本项目面向叶片制造研发了一套基于四轴运动平台与线激光扫描相结合的叶片型面检测装置,并开发了集运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精度评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可实现多类型叶片的二维截面高精度测量与三维型面自动化高效重构,有效克服因叶片复杂结构特征带来的扫描数据密度差异性大、重叠区不足等因素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本项目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研发了一套高效高精度的叶片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可实现批量化叶片截面轮廓位姿及其轮廓的自动化测量、数据重构和叶片配准,为叶片修复工艺流程中的3D打印和后续机加工等工艺环节提供关键的数字化测量、加工工艺数据,有效提升修复精度与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项目的开发成果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叶片制造、修复全生命周期的测评、重构、反求等场景,市场规模大。 图 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的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硬件平台
四川大学 2025-02-11
一种便于收纳的供暖装置
电能供暖具有便捷性、安全性和低碳性等特点,电能供暖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本发明可在不工作时将进行折叠收起,以显著节省供暖装置的占用空间;本发明能够实现模块化组装,设备检修和更换非常方便;本发明携带方便,可用于室内外多种场合。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针对大面积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筛查监测和流动风险防控成果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月29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启动会在郑州召开,围绕当前疫情防控及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等方面需求,我省启动实施了第二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攻关项目,共计6个专题 8个项目。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安排部署,省科技厅围绕我省当前疫情防控及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等方面需求,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应急攻关项目征集评审工作。本批次共征集到项目20个,经省防控指挥部科研工作组、相关部门以及专家的现场调研、筛选、评审,最终对防控设备、疫苗研发、医疗废物处置、防控信息技术、诊断试剂、中药制剂等6个专项8个项目正式立项。 据了解,第二批项目的凝练坚持需求导向,主要是针对解决疫情防控的突出问题来进行研究谋划: 一是针对大面积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筛查监测和流动风险防控问题。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冠/甲流/乙流核酸快速联检系统研制及其在疫情监测中的应用”项目,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和大批量快速应用的现状,研发快速联检系统,从样本到检测结果全自动完成,无需核酸专用实验室,并能一次检测实现甲流、乙流和新型冠状病毒区分,可应用于基层、急诊临床的新冠病毒检测,便于分流管理和监控疫情。郑州方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研制”项目,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测、特异性酶和特异性抗体方面入手,着力提供一种有效、经济的检测工具,可应用于早期诊断、确诊病人的免疫学应答、无症状病人的筛查、隔离和医学观察人群的监控、复工复学等大面积人群的筛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担的“基于二代测序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力分析及疫情监控研究”项目,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建立病毒基因组数据库,根据病毒样本基因变异情况和毒力估计进行分析研判,为疫情监控和预警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也可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开发、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依据。郑州大学承担的“复产复工人员流动的疫情风险态势仿真推演与智能精准防控平台建设”项目,旨在突破复产复工人员流动的疫情风险智能精准管控关键技术,揭示人群流动行为对新型冠状肺炎感染影响的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和态势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智能信息化系统,形成严密有效的全社会智能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机制。 二是针对解决疫情一线防护服紧缺问题。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承担的“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研制”项目,旨在开发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破解防护服短缺困局,同时与驼人集团的新型防护面罩以及子任医疗、亚都实业、华西卫材等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解决一次性防护服防护级别低、供应不及时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等弊端,让我国医疗机构随时可以建立医疗防护安全网络屏障。 三是针对下一步治疗、预防工作所亟需的有效药物和疫苗开展研发。河南中医药大学承担的“适宜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中药制剂研究”项目,旨在根据新冠肺炎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康复期患者及高风险岗位人员的中医分型特点,研制相应中药制剂,为下一步治疗和防控工作提供持续支撑。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将在该承担公司已建立的Vero细胞大规模培养平台的基础上,研发制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疫苗,通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向SFDA申请注册,实现产品上市。 四是针对疫情防控产生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难题。郑州轻工业大学承担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应急处置设备及工艺的研发”项目,旨在研发医疗废物的移动式高温碳化炉,及时、高效、无害化处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避免医疗废物转移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病毒扩散,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并对高温碳化后的主要产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省科技厅负责同志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希望各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科研人员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展现科技担当,体现科技作为,以应用为标准,以实战为方向,以解决应急之需为首要,确保“需求来自一线,成果用到一线”,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要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遵守科研规范,严格审批程序,在科技攻关中既强调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又坚持合法合规、科学严谨,加强相关研究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确保科研攻关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省科技厅将全力为项目实施的各方提供好服务保障,对于阶段性绩效目标完成较好、在疫情防控一线应用效果明显的项目,会同财政部门及时安排拨付后续经费,充分保障攻关之需。
郑州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48 3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