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由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完成的题为“Three-dimens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and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n ZrTe5”的研究论文,实验证实了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Bertrand Halperin在1987年给出的关于三维电子气体系中量子霍尔效应的理论预测。南科大物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技术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我国的战略发展重点之一,针对网络与通信系统在数据安全传输方面的紧迫需求,独辟蹊径地利用连续变量量子密码技术,解决了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中“输出密钥率低”、“多信号融合性差”、“抗干扰能力弱”、“实际安全性差”等工程应用中的核心技术问题,极大地推动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量子保密通信有单光子和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两种实现方式,我们集中研究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先后完成了国际上最长安全传输距离(150公里)、国际上最高系统速率(100MHz)和CWDM环境下最高密钥率(1Mbps@25km)的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实验,研制出国际上首套高速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工程样机(52kbps@50km)和国际首套智能量子黑客安全监控系统原理样机,为华为公司研制出了一套到达商用要求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工程样机,并利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网完成了国际上首次连续变量量子密码通信外场测试试验。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国家密码管理局、华为公司等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光电技术发达的长春市,公司地理位置优越比邻长春光机所,是一个新型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光电技术企业。博盛量子公司员工和团队以光电技术学,光学,化学,计算机软件学等专业多学科的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为主体,包括博士生导师、教授和科研人才,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博盛量子拥有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激光器、激光功率计、光源、太阳模拟器、光学晶体、高分辨率红外激光卡、高精密滤光片、高密度激光护目镜及可定制尺寸光学积分球等产品,为光电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较好的产品平台。为了国家光电技术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光学前景,博盛公司员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光电革命的责任,在当代光电技术学艰难攀登,在光电技术全球化激烈竞争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博盛公司员工要以创新性的先进实用技术、优质产品、以自己的学识服务于我国光电技术学,服务于工作在光电技术行业的众多辛劳的科研工作者,同时更要成为我国高技术光电产业的坚固基石和砥柱。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微光量子环保教学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赢翔微光量子环保教学系统是全新一代绿色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系统。微光量子环保教学系统是针对国内教学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一套日常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解决方案。 产品主要相关特点:
赢翔兴业(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Energy(IF:15.548);ACS nano (IF:13.903);《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4.695)。 发展高效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大规模应用具有关键作用。王湘麟团队基于结构明确的纳米石墨烯,合成了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接近商业Pt/C,并具有高循环稳定性。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徐虎和物理系博士后黄祥构建了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电催化反应过程。 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王湘麟团队与台湾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Wang Leeyih)团队合作,基于C60衍生物开发高性能的储锂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ACS Nano。 王湘麟团队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袁宏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具有出色的铁电性,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 方法如下:将不含氧的碳硅烷置于刚玉坩埚或刚玉舟内,将刚玉坩埚或刚玉舟放在耐高 温板上面,然后把耐高温板推入高温炉,排出炉内氧气,并以 6-15sccm 的速率通入惰 性气体保护,以 5-15℃/min 的速度将炉温升到 1000-1100℃,保温 1-3 小时后自然 降到室温。由本发明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所得产物均为碳化硅纳米线,长度 比现有的方法制备的碳化硅纳米线提高了 2 个量级,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 设备要求简化,成本低。
同济大学 2021-04-11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本项目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不是用于纳米颗粒的制备,而是将已有的不同粒径纳米颗粒的混料进行分离和分级。效益分析:可用于具有纳米颗粒分离、分级需求的广泛场合,如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制膜的原料准备和光学、电子、医疗等精密部件的磨料准备,应用潜力巨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610401673.7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兰州大学 2021-04-10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
兰州大学 2021-05-11
氮化硅基光子集成技术及关键器件
项目采用了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低损耗低应力超低温氮化硅材料平台,研制了一系列光子集成的关键 器件
中山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碳化硅热电偶保护管开发
碳化硅工程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能够满足高温和严酷环境使用环境。碳化硅工程陶瓷在工业领域具有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产业化规模,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科委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结构陶瓷产品开发”中安排了“高性能碳化硅热电偶保护管开发”的专题。通过产品开发牵引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7 48 49
  • ...
  • 260 2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