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猪蓝耳病基因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疫苗及应用
研发阶段/n一种猪蓝耳病基因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疫苗及应用。  成果简介:沙门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具有侵袭性。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口服该种基因工程疫苗可以在激发产生抗沙门氏菌免疫应答的同时诱发特异性针对外源蛋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度接触传染病,可对猪场造成巨大的损失。本发明涉及一种猪蓝耳病基因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疫苗及应用,属于动物细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与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与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分子标记包括6个SNP标记以及5个InDel标记,分别为SNP3955,SNP4236,SNP4257,SNP4299,SNP4336,SNP4432,InDel4199,InDel4227,InDel4254,InDel4305及InDel4334。此外,本发明还提出筛选该标记的方法,以及上述标记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全基因组重测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魏氏梭菌病及其致病菌型的胶体硒检测试纸
魏氏梭菌能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人畜创伤性坏 疽以及人类食物中毒,快速、低成本、定量检测人体内的 α 毒素对于 预防和诊断魏氏梭菌感染至关重要。本项目涉及的魏氏梭菌病及其致 病菌型的胶体硒检测试纸能单独或同时完成魏氏梭菌病的早期诊断 和各种致病菌的分型鉴定, 可应用于兽医临床、畜牧养殖、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水质监测及相关领域,具有操作简单、敏感特异、携带方 便等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潜力。
兰州大学 2021-04-14
AIEgens固态发光的增强效应研究及其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领域的应用
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平面型AIEgens,基于激发态双键重整(ESDBR)效应的理论基础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芳香环中引入氟取代基,分子间氢键作用可以有效限制在聚集态环境中的分子运动,抑制其非辐射跃迁,进而显著提升了AIEgens的聚集态量子产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平面型AIEgens激子可以有效地失活到基态,并且与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 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 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 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 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 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 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 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 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 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 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4-11
油品脱硫脱氮的清洁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 油品质量的好坏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已经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控制油品的杂质含量,提高燃油质量是降低燃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本技术采用特征反应和吸附剂的吸附作用 耦合,利用化学反应提高对杂质化合物的选择性,通过控制吸附剂结 构来强化反应速度。通过改善吸附剂表面催化剂分子的分布,提高催 化剂催化能力,反应产物被吸附在吸附剂孔内,得到深度除杂清洁燃 油。 项目特色: 本技术克服了杂质反应活性低,难以脱除的难题。吸附剂经多次 使用后,仍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吸附容量。燃油中的其它组分,例 如芳烃,烷烃和烯烃以及水分对反应过程没有影响。本技术已经获得 发明专利授权 2 项,发表 SCI 论文 9 篇。本技术的授权专利已经进行 了工业初步转化,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基 础。 市场应用前景: 本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类型油品的除杂净化生产过程,例如:催化 裂化汽、柴油,焦化燃油(轻、重柴油),各类型塑料热解油(脱氮),生 物燃油,高含硫量的废旧轮胎热解油等。预计单套设备正常投产后可 年新增销售利润 300 多万元。 
南开大学 2021-04-11
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
利用丰富的、开再生的玉米秸秆、麦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世 界生物能源产业的前沿技术领域,是未来替代石油能源的主要技术路线。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 可以高效率进行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代具有重 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成本严重 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秸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大量 废水排放、纤维素酶成本等环节上。 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炼制技 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序。其 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放,新鲜 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方法脱除预处 理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技术则通 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体含量达40%以上的纤维素底物进行同步糖化与发酵生产乙 醇,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比,电耗可以降低80%以上,纤维素酶用量大幅降低。整个农作物秸 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8% (v/v) 的高浓度乙醇发酵液,纤维素转化率可 达75%以上。本技术的采用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或环境成本,为即将商业化运 作的燃料乙醇工厂中的技改提供技术储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 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2-01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技术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技术”项目是以北京市科委经费支持为起源、以国家“十二• 五”科技支撑计划为发展,以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波音公司国际合作开发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等为基础,逐步形成的一项特色科技成果。通过系统地研究铸轧、挤压板坯热轧、铸锭热轧和热处理过程中镁合金组织演变机理与性能控制技术等,研发出具有高成形性能的稀土镁合金;实现了高精度镁合金板成卷轧制过程自动化控制及精整、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并完成了高精度镁合金专用轧机机组及控制装置的研发设计及应用,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工艺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发泡水泥构件自动生产线
发泡水泥构件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水泥、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添加特制配方的发泡剂,在模箱里膨胀定型后,使用特制的自动切割设备切割成相应尺寸的发泡水泥构件。发泡水泥构件内部为蜂窝状闭孔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质轻、吸水率低、不燃、可锯可钉,是理想的A级防火保温材料,可广泛运用于防火隔离带、门芯板、内墙保温、屋面、楼面保温、楼道保温,用途极为广泛。 发泡水泥构件生产线主要由发泡搅拌机、切割机、热缩包装机、恒温养护设备、自动运输线及数十个铁板模箱等构成。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工控上位机、称重、PID、温控等多种功能单元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设计和软件监控组态、生产线顺序控制程序设计,以实现发泡水泥构件生产线自动控制。该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是综合应用现代机械电子、气压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组态监控等技术研发的一套自动化装备,系统具有动态实时运行显示,系统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