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YT-高低压供配电虚拟仿真系统
      AYT-高低压供配电虚拟仿真系统是根据通信电源相关课程,以供配电技术为基础,结合 实际供配电设备,紧贴供配电教学中的重难点,精心打造的3D虚拟仿真系统。该软件有效解决了由于安全因素的限制,关于高低压供配电模块的教学通常只采用理论讲解,学生缺乏对高低压开关柜设备的实际操作和故障应急处置能力的问题。在教学中缩短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具有实干能力的技术性人才。
成都安宇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02
科技馆展品科普器材互动展品虚拟捕鱼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专业提供科技馆、科普馆、科技创新实验室、科学探究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航天航空科普馆、航天航空科技馆、地震科普馆、地震科技馆、安全教育科普馆、安全教育科技馆、公共安全科普馆、交通安全科普馆、交通安全科技馆、消防科普馆、消防科技馆、幼儿园科学发现室、农业科普馆、社区科普馆、社区科技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室的设计方案。     我单位主要承接校园综合科技馆和主题科普馆业务。校园综合科技馆主要包括大中小型科技馆、袖珍科技馆、科技走廊和科技活动中心。主题科普馆主要包括:生命健康、低碳环保、防震减灾、交通安全主题馆。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 210097  地  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 025-83204284 83302681 83301983 公司传真: 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经理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XM-CS8000超声诊断虚拟教学系统
XM-CS8000超声诊断虚拟教学系统   XM-CS8000超声诊断虚拟教学系统旨在通过模拟练习让学习者逐步掌握临床常用的标准操作手法,在仿真病人身上运用模拟超声探头获取不同切面下的正常及常见疾病超声动态图像,加深学习者对临床常用超声切面正常解剖结构及疾病声像图特点的认知,弥补现有传统教学仅局限于书本及视频的单一教学方法及实践机会少的不足,增强学习者动手能力,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一、主要功能: ■ 图像来源于真实病人实时扫描,并配合虚拟解剖结构演示模拟探头扫查脏器关键点位,让使用者犹如置身真实的临床操作环境,使用本系统进行模拟练习时,伴随超声探头的位置、角度的变化,图像也会呈现与其切面解剖结构相一致的变化。 ■ 系统包括200种以上不同病例,涵盖90%左右第三版《超声诊断学》教材所述病例。 ■ 系统设计了模拟操作教学、超声视频回放、临床常见病诊断(鉴别诊断)、学习与测试四大模块,帮助初学者初步形成超声诊断学的整体认识及系统逻辑思维能力。 · 模拟操作教学部分主要包括正常超声模拟和常见疾病超声模拟,提供200余例临床常见病例,主要是让学习者在认识和掌握正常图像及标准切面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再由浅入深地掌握疾病声像图特点及常用切面的操作方法。       · 临床常见病诊断(鉴别诊断)部分主要是针对不同病种但声像图表现相似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点结合教材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更高效地掌握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 超声视频回放部分目前给用户提供百余例经典病例视频回放,有利于学习者加深对疾病典型征像的认识及深入探讨。      · 学习与测试部分提供1000余道超声专业测试题及1600余个专业词汇解释,每套试题系统从中随机抽取,并进行自动评估准确率,有助于学习者对理论及实践学习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 ■ 系统包括正常人扫查,各个病例的扫查,而且同一病例下可以更换探头对不同部位做进一步扫描检查。 ■ 系统具有超声学习辅助导航功能,导航功能可帮助解剖部位和病理部位的发现,可帮助学员掌握找到目标图像探头所需的手法(探头的位置、角度)。 ■ 系统具备训练和竞赛两种模式,其中竞赛模式是在多机下完成的,竞赛模式包括必答题和抢答题。   二、移动式超声诊疗床参数: ■ 采用ABS材料制作,其产品整体采用“Z”形设计,中段以S曲线结合底部平台,可移动式万向轮使这款诊疗床可更加便捷的移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 ■ 双层平台可供模型的上下摆放,上部平台主要配合模拟超声探头扫查、诊疗,下部收纳台收取方便可摆放模型任意一款。 ■ 诊疗床内部采用金属加固,符合人体工学、尺寸适中。   三、病例部分: 本系统现有病例覆盖范围包括肝脏/胆道/脾/胰腺/肾、输尿管和膀胱/男性生殖器:前列腺、睾丸和阴茎/胃肠/腹膜后间隙、肾上腺/妇科、产科/浅表器官/心脏及大血管等。 ■ 肝脏疾病包括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和肝脏弥漫性病变。 局灶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门静脉栓子形成、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肝局灶性坏死结节等。 肝脏弥漫性病变包括:脂肪肝、不均匀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肝淤血等。 ■ 胆道疾病包括: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肿物、胆囊良性腺瘤、胆囊壁胆固醇结晶、胆囊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肝内胆管结石等。 ■ 脾疾病包括:脾肿大、脾囊肿、脾肿瘤、脾血管瘤、副脾、脾外伤等。 ■ 胰腺疾病包括:胰腺囊肿、胰腺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等。 ■ 肾、输尿管和膀胱疾病包括:肾囊肿、肾结石、肾癌、肾错构瘤、肾弥漫性病变、肾萎缩、多囊肾、马蹄肾、重复肾、肾积水、输尿管结石、膀胱炎、膀胱癌、尿道结石等等。 ■ 男性生殖器疾病包括:前列腺增大、前列腺钙化、前列腺癌、睾丸鞘膜积液等。 ■ 胃肠疾病包括:胃癌、胃间质瘤、肠梗阻、肠套叠、结肠炎、直肠癌、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伴粪石、腹腔积液、腹股沟疝等。 ■ 腹膜后间隙、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肿物等。 ■ 妇科、产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子宫颈囊肿、子宫腺肌症、子宫宫腔内置节育器、双角子宫合并妊娠、卵巢癌、卵巢滤泡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葡萄胎、早孕、胎儿、盆腔积液等。 ■ 浅表器官疾病包括眼、乳腺、甲状腺、涎腺、淋巴系统疾病及软组织疾病。 眼疾病包括:玻璃体混浊、晶体混浊、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后脱离、脉络膜黑色素瘤、眼占位等。 ■ 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癌、乳腺癌伴钙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囊肿、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增生结节、乳腺脂肪瘤、哺乳期乳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伴钙化、乳腺腺体钙化灶等。 ■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淋巴瘤伴周围淋巴结增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瘤伴液化、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胶质潴留性囊肿、甲亢、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等。 ■ 涎腺疾病包括:腮腺淋巴结显示、腮腺混合瘤等。 ■ 淋巴系统疾病包括:锁骨上异常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锁骨上窝淋巴瘤、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 ■ 软组织疾病包括:颈部软组织深层脂肪瘤、乳腺软组织多发脂肪瘤、腹壁白线疝(脐部)、阑尾术后皮下软组织包块伴钙化。 ■ 心脏及大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肥厚型心肌病、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脱垂、左心衰、心包积液、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二叶瓣)、左室心尖部血栓、房间隔缺损、心脏肿瘤(粘液瘤)、主动脉狭窄、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房间隔膨出瘤、高血压心肌肥厚、二尖瓣病变、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肥厚心肌病(间隔型)、二、三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位人工金属瓣置换术等。   四、系统组成: ■ 超声诊断虚拟教学系统软件:1套 ■ 半身仿真模拟病人:2具(男/女性各1) ■ 推车式模拟超声诊断仪:1台 ■ 模拟超声探头:3种(腹部探头、浅表探头、心脏探头) ■ 移动式超声诊疗床:1张 ■ 电脑:1台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我们对如何通过预测控制的各要素设计,提升逆变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LCL型三电平逆变系统,我们在分析系统指标与系统控制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基于个离散控制量的预测控制器,为解决该类非线性约束优化在线计算量大的问题,基于分值定界的思想提出了相应基于DSP的快速算法。为进一步提升逆变系统的效率等指标,我们提出了变系数的光伏逆变预测控制器,在目标函数中对电流跟踪和大电流时开关动作的抑制实现了统一,设计了相应的系数表达式并给出相关算法和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基于预测控制的微电网系统的调度问题,针对微电网群系统集中式优化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我们从结合ADMM,从给出了系统的分布式预测控制器并对其在线迭代算法并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同时,我们对无线并联型逆变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5-04
用于集成电路的静电放电触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集成电路的静电放电触发电路,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由 NOMS  晶体管和 PMOS  晶体管组成的反相器、 BigFET  晶体管、低阈值电压 NMOS  晶体管使电路实现释放静电放电电流( ESD )的功能,且在电路中采用 NMOS  晶体管代替传统的电容器,在能够有效的释放静电放电( ESD )电流的同时,避免使用比较大的电阻和电容而带来的浪费芯片面积的问题。同时采用低阈值 MOS  管,使 BigFET  栅上的电荷快速泄放干净,没有漏电产生。
辽宁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
针对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电力能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该系统通过现有技术的有效整合、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系统机构的技术改进,解决了中小公共建筑的采暖、供冷及生活热水供应问题。 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油分离器的高温制冷剂出口(经过管路)与温控电磁三通阀相连接,从该三通阀中接出一条管路与生活热水换热器连接,生活热水换热器出口经过另一温控电磁三通阀接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四通换向阀,在两温控电磁三通阀间用管路连接;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通过逆变电源把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提供能源和照明使用;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保温水箱底部一侧安装一个温控电磁阀,从阀门接出管路经自动水泵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空调末端装置一侧三通电磁阀相连接,在空调末端装置另一侧同样安装一个三通电磁阀,从该阀接出一条管路回到保温水箱。 所述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保温水箱底部的热电偶测温探头与温控电磁阀、自动水泵两个装置。所述各系统中的电磁阀和自动水泵均由单片机控制。 运用本太阳能辅助发电地源热泵空调装置和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与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互相合理的能源,可使西部地区的中小公共建筑的建筑能耗下降很多,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电力能源短缺的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智能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主动抑制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太阳能自动跟踪光伏发电驱动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自动跟踪光伏发电驱动系统,旨在提供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用于太阳能集热板转动的驱动系统,它包括太阳能槽式集热板、太阳能自动跟踪仪、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机箱、电机、传动齿轮、转动轴、蓄电池。本系统在太阳光自动跟踪仪的带动下能全天候跟踪太阳光,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伏发电为太阳能槽式集热板的转动提供动力源,使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光能利用率和传质效率,采用固定式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一般在10%左右,而采用自动跟踪技术可使太阳能电池效率率达到20%左右。太阳能发电所提供的驱动动力源,使本系统摆脱外接电源的束缚,做到了高效节能,自给自足。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柴油发电机保护与功率平衡控制技术
该技术采用独有的发电机控制与保护算法,具体表现形式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 新产品。 技术创新点: 完善的柴油发电机保护功能,包括电压保护,电流保护和过载保护等。 发电机实时并网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自动投入柴油发电机并网,并保持电网电压、 频率等参数稳定。 发电机解列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实时退出部分柴油发电机,降低系统能耗,并能 维持电网参数稳定。 能够实现不同柴油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衡。 具有先进的 CAN 通讯功能,能够实现多台联网工作,也可以和上位机控制系统联网 通讯。 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完善的显示内容,并可以根据需要定制。 与同类相关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控制与保护算法更加完善,功能一体化; 采用 DSP 技术和高性能 A/D 器件,测量精度高; 模块化和工程化设计,电磁兼容性能优越,性价比高。 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领域 本研究组一直从事配电网监控与保护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柴油发电机保护算法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和算法已经成功应用到多个产品中,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 良好的社会效益。发电机并列和解列技术可以根据实际功率需求,实时投入、撤除柴油 发电机,不仅可以保持电网电压、频率稳定,而且可以节能降耗,新开发的技术还适用 于新能源应用。 应用领域: 军用/民用船舶发电机保护与控制; 独立电网多台柴油发电机保护与控制; 带新能源应用的柴油发电机保护与功率平衡控制; 工厂后备发电机并网控制。
同济大学 2021-04-13
风力发电机叶片一次成型制备
目前国内外生产大中型风机叶片都采用分步制备、粘结成型工艺,即先分别制作叶 片的上、下外壳和芯梁后,再粘成一体。这种工艺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由于粘 接剂的强度比复合材料上下壳的强度低,粘结起来的叶片强度就远不如整体一次成型叶 片(不使用任何粘接剂连接)的强度高;其次,多步成型一般很难确保叶壳、芯梁等部 件在每一个截面的加工精度、粘接定位精度以及粘接时的压实精度,直接影响成型后的 叶片外形精度和实际效率,除非有十分熟练的技工和完善的机械化加工装备;第三,分 步制备中的每一个部件都需要一个专用模具,模具多、厂房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 我们发明的新技术是借助智能芯对叶片一次成型,不再使用任何粘结剂,提高了叶片的 力学强度,其直接效果是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用量;由于采用了智能芯,叶片外壳固化时 智能芯膨胀形成足够高的挤压力,使得成型后的叶片外形与设计的外形相同,能够确保 叶片的气动效率;由于这种高精度叶片外形是由工艺本身实现的,不是由生产员工的技 能取得的,因而,新技术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就大大降低;最后一点也十分自然,一次成 型叶片的生产周期比传统成型方法大大缩短。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