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YT-高低压供配电虚拟仿真系统
      AYT-高低压供配电虚拟仿真系统是根据通信电源相关课程,以供配电技术为基础,结合 实际供配电设备,紧贴供配电教学中的重难点,精心打造的3D虚拟仿真系统。该软件有效解决了由于安全因素的限制,关于高低压供配电模块的教学通常只采用理论讲解,学生缺乏对高低压开关柜设备的实际操作和故障应急处置能力的问题。在教学中缩短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具有实干能力的技术性人才。
成都安宇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02
基于中位数准则的主系统收发信机间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中位数准则的主系统收发机间信道增益估计方法,CT能在不存在主系统到自身之间反馈链路的条件下估计出信道增益,本发明的方法主要通过监听多个独立SNR,得到多个独立SNR的中位数,并且利用该中位数与CG之间的数学关系估计CG;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较低的估计误差,因此与传统的CG估计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更低的复杂度和更好的估计性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检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
01.成果简介   “相”是指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有研究表明,相变机制也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且在细胞生命周期的时空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当溶液中的多价大分子与其多价配体互作时,容易产生更大的复合物,后者的溶解度一般会降低,从而从普通溶液相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复合物富集的独立的液态相,这个转变过程被称为“液-液分离相变”(即,“相变”)。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蛋白质翻译完成后,发生在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的共价修饰过程,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步骤之一。目前,已知存在300多种翻译后修饰,常见的有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修饰等,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反的修饰过程为蛋白质去修饰,如去甲基化、去乙酰化、去磷酸化、去泛素化、去糖基化等。 本项成果是一种检测翻译后/复制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质/DNA/RNA与其修饰阅读器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由A、B、C和D四种试剂组成;(1)A由名称为R的生物分子和名称为X的蛋白质连接而成;(2)B含有名称为L的生物分子;R与L相同或不同且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R与L相互作用后发生相变;(3)C为由C单体形成的多聚体,C单体由名称为mc的单体、名称为甲的报告基团和名称为YC的生物分子连接得到的分子,大于等于两个的mc能形成多聚体;(4)D由名称为XL的带有修饰的蛋白质和名称为YD的生物分子连接而成;YC与YD间具有相互作用。通过该成套试剂及基于该成套试剂创建的多价招募系统,利用相变机制实现了互作蛋白和配体在相变液滴中的高度富集,将原本较弱的互作信号强烈放大,使其易于检测。02.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可以为检测经翻译后/复制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质/DNA/RNA与其修饰阅读器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尤其适合高通量筛选修饰酶或去修饰酶的抑制剂或促进剂。03.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04. 团队介绍 本项成果负责人为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成员、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中组部“青千”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相变”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探索能够广泛应用于鉴定生物大分子互作及互作调控物筛选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顶级权威期刊,申请专利多项。05.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合作开发。06.联系方式 zhangxinrui@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光纤与芯片间光信号传输的水平耦合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与芯片间光信号传输的水平耦合器 件,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引导和收集一阶线偏振模式中第一模斑,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引导和收集一阶线偏振模式中第二模斑,耦合模 块,设有第一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主通道,第一传输通道接收 第一模斑,第二传输通道接收第二模斑,并通过模场的空间叠加实现 从耦合模块的主传输通道输出一阶横电模。本发明实现了将光纤中一 阶线偏振模式转化为芯片中的一阶横电模同时也保证了基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生存能力和血管新生能力的细胞体外培养基及处理方法,所述的培养基由常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00~2000μmol/L的DMOG制得;所述方法包括:将经传代培养稳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DMOG终浓度500~2000μmol/L的细胞培养基中,培养24~36小时,获得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细胞移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DMOG预处理,可有效提高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存能力和管腔形成能力,能提高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组织损伤的疗效。
浙江大学 2021-04-13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逆变器并网装置
该成果是将新能源并网发电逆变器装置的特性控制成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这样逆变器组成微网或者并网运行时,可以充分借鉴传统电网管理的思路,实现新能源的友好并网。 这项技术被视作实现下一代全自主智能电网的可行技术而在IEEE Smart Grid刊出。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是将逆变器的输出特性,主要是电压、电流与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同步发电机的特性。主要应用在以逆变器为接口设备的新能源并网发电领域。 特色及先进性 和现有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模拟策略不同,该类控制器可以实现完全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理论研究表明,可以做到动态过程中,和真正的同步发电机特性保持一致。这种特性有助于实现全自主组网运行。 技术指标 达到常规逆变器技术水平,也可以专门定制。 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该技术主要可以用于全自主运行的微电网或者分布式发电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逆变器并网装置
该成果是将新能源并网发电逆变器装置的特性控制成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这样逆变器组成微网或者并网运行时,可以充分借鉴传统电网管理的思路,实现新能源的友好并网。 这项技术被视作实现下一代全自主智能电网的可行技术而在IEEE Smart Grid刊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煤矿固定设备性能综合测试虚拟仪器
固定设备在煤炭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本仪器针对原有煤矿固定设备安全测试中存在的依靠人工使用各种分离仪器测量误差大、数据孤立、信息量小、综合评判能力差等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对煤矿固定设备的安全检测检验要求,研制了一套智能化矿用固定设备综合测试虚拟仪器,实现了对矿山提升机、通风机、水泵和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主要参数的测试。该成果经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内领先,获陕西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申请相关专利2项。成果及开发仪器曾应用于多家煤矿固定设备安全性能检测并取得良好效果。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虚拟化的服务器容灾备份系统
中试阶段/n该技术可以解决云平台上的虚拟机节点因为宕机故障,导致节点上 运行的业务应用会中断或者运行状态丢失的问题。该技术包含本地热备 和远程灾备两种模式。本地热备支持局域网上的虚拟机节点之间的备份 和故障切换;远程灾备支持广域网上位于两个不同物理位置的虚拟机节 点之间的备份和故障切换,从而满足业务应用的容灾需求,在某个物理 位置上的服务器发生整体损毁时,保证业务应用的连续性。 主要技术指标:实现双虚拟机热备,主节点发生故障后,备份节点 自动激活,实现快速透明切换,节点间切换不影响对外提供服务,本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信息管理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复杂程度的增加,尤其是航天、航空等复杂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和光、机、电一体化方向的发展,产品的填充密度和装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工艺的发展成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其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构建一个基于VR平台的人机交互装配工艺规划环境,使用户能在可视化的环境下交互地对产品三维模型进行拟实的装配操作,以建立和分析零部件的装配顺序、装配路径、装配过程中的动态干涉,验证和分析装配工、夹具的空间可操作性和装夹定位关系,并以此为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