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叶酸类化合物介导的主动靶向载体的制备方法
叶酸类化合物受体在一部分人体肿瘤细胞表面过分表达,而正常组织很少表达。它 们具有作为抗癌治疗靶点的潜力,同时实验显示它们也能够为肿瘤显像提供靶点。叶酸 类化合物具有低费用、高度生物和化学稳定性、生理相容性、受体高度亲合性等优点, 作为肿瘤诊断合治疗药物的载体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叶酸类化合物介导的主动靶向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 采用对甲磺酸酯法活化聚乙二醇,最终转化端羟基为端氨基,形成双端氨基乙二醇后, 与活化了的聚乳酸类共聚物反应,再利用端氨基与叶酸类化合物连接,完成叶酸类化合 物与聚乳酸类共聚物的复合物的合成。其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 3000-10000。 功能特点: 1、由于聚乳酸类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对人体无毒无害。 2、利用肿瘤特有的高通透性与高截留性,造成胶束在肿瘤部位积聚并释药,达到治疗 肿瘤的目的 3、叶酸类化合物具有在肿瘤组织选择性浓集的特性,具有靶向给药载体的潜能。 4、制备简单,可规模生产,可以制成其它含有抗肿瘤药物的缓释制剂。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以转炉钢渣为原料制备钙铁双氧载体的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转炉钢渣为原料制备钙铁双氧载体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酸解和PH调节的溶胶凝胶方法在钢渣中得到含有Fe‑Ca粒子的溶液,将该溶液氧化得到复合粒子溶液及沉淀物,以此为Fe‑Ca源进行PH调节,产生两种元素的沉淀物,最后在氧气或者空气气氛下焙烧生成钙铁双氧载体(CaSO4‑Fe2O3)。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钙铁双氧载体具有较好的载氧能力和循环性能,而且所用的Fe、Ca元素均来自钢渣,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单纯依赖化学试剂及一次能源的局限,在降低制备成本的同时,也为钢渣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腺病毒载体表达西妥昔单抗基因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已有样品/n成功将全长的西妥昔单抗基因分别克隆至腺病毒载体AdC68和Hu5,构建重组腺病毒AdC68-CEb和Hu5-CEb,通过WesternBlot4证明成功表达了西妥昔单抗;我们进一步通过夹心ELISA对表达的西妥昔单抗进行了定量,产量分别为639g/L和522g/L;同时,我们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证明了所表达的西妥昔单抗与EGFR结合的特异性;并通过MTT实验证明了AdC68-CEb和Hu5-CEb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用AdC68-CEb和Hu5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样品固定在片状载体原位检测的MALDI靶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中实验仪器制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样品固定在片状载体原位检测的MALDI靶板,包括固定或承载样品的载样片,载样片中间位置为样品区,还包括设有载样凹槽腔的靶板主体,载样片放在载样凹槽腔内,靶板主体与载样片之间设有导电胶层。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不必预先溶解在溶剂中,省去耗时的样品溶解或稀释过程,有较强的实用性。现市场上尚无针对于样品固定在片状载体原位检测的MALDI靶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固定在载体平面上的样品不利于检测的问题,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外形美观、实用性强、生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锌配体修饰的聚合物基高效基因转染载体
基因治疗通过纠正患病细胞基因缺陷或者调控细胞内特定蛋白因子的表达,在攻克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帕金森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核酸分子在递送过程中非常容易被酶降解,因此缺乏高效的基因载体材料已成为基因治疗的最大障碍。本工作通过将廉价低分子量阳离子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和聚赖氨酸等)修饰上一种生物体内可还原的金属配位单元,得到一种高效安全的锌配体修饰阳离子聚合物基核酸载体材料。 项目特色: 本项目具有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基于该材料的基因载体复合物对多种细胞系具有极高的转染效率,且细胞毒性小,具有很强的抗血清能力。该产品对多种细胞系在转染性能上显著优于目前市场上商品化主流转染试剂。该项目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南开大学 2021-04-13
透明水分散型 β-胡萝卜素浓缩液和 番茄红素浓缩液的生产技术
一、成果简介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均为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活性。目前,β-胡萝卜素 已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增补剂。其临床应用及预防功效已被FDA、欧盟、日本和WHO等专家 认可,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而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功能,抗癌(特别是前列腺癌)、防肿瘤作用,并且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具有抗疲劳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抗生素滥用对机体危害以及环境浓度抗生素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团队通过斑马鱼和鱼类原代细胞对抗生素的毒性进行深入解析。低剂量的抗生素在海洋环境中无处不在,并且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团队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抗生素在深圳市主要流域的分布水平,并选择了环境中最常检出的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四环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这四种抗生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实,抗生素暴露健康的体外细胞,可能会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减弱机体的抵抗力。实验也佐证了抗生素滥用对机体危害以及环境浓度抗生素对水生生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技术
国内外首次利用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和鸡粪,秸秆经 发酵后,能够使 CP 含量提高 318.92%,NDF、ADF 和 CF 含量分别下降 20.89%、 29.94%和 49.07%,各种氨基酸含量提高 100-200%;能够使骨粉、CaHPO4 和 Ca3(PO4)2 溶磷效果分别提高 701.75%、586.03%和 680.73%,使动物体内磷的表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9- 观消化率提高 13.15%。利用该菌株发酵鸡粪,能够使鸡粪中氮、无机磷、有机 质含量分别提高 12.13%、74.7%、15.6%,CF 降低 39.15%,氨气降低 55.12%, 鸡粪大肠杆菌值为 0.05g,寄生虫卵死亡率为 96%;臭度达到 M2 级,符合 NY/T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申请国家专利 (200810086018.2)。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项目适于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和 加工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便可以快速生产出发酵制剂 并投放市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发酵秸秆工艺简单,既适合于规模生产又可 以分散加工,便于广大农村和企业推广应用。采用本项技术可有效利用秸杆资 源,改善环境,防止污染,缓解蛋白资源短缺,达到节约饲料的效果。另外, 该发酵菌还能够使鸡粪中的氮、无机磷、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粗纤维和氨气浓 度降低,为鸡粪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该项目 属于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木质纤维素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是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加工工艺中的第一步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预 处理过程的能耗和预处理效果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得率和整个生物加工过程的成本。预处理的 目的是改变改变天然木质纤维素的致密结构,破坏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和物 理连接,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或脱去木质素,增加原料的疏松性以增加纤维素酶系与纤维素 的有效接触,从而提高后续糖化和发酵的得率。然而,高额的预处理成本严重阻碍了预处理技 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预处理过程的成本具体表现在高能耗、大量废水排放等环节上。 本项目的木质纤维素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通过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并控 制预处理过程的关键技术参数,使在保证预处理效率的前提下,实现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原料 含水量不超过50% (w/w) ,整个过程新鲜水用量和蒸汽用量比目前典型的稀酸预处理技术分别 降低80%和50%,实现了从“干基秸秆到干基预处理秸秆”的干法预处理过程。通过该成套技 术可以为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产业提供高质量的预处理后的木质纤维素原料。本技术的实施将 会大大降低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产业的水耗和能耗成本,为纤维素基能源或化学品行业的产业 化奠定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番茄红素生产工艺及产业化
番茄红素( Lycopene )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植物黄金之称,被誉为“21世纪保健品的新宠 ”由于天然提取法价格昂贵且无法满足需求,化学合成法成本下降但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技术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通过离子注入诱变得到了番茄红素高产菌株,其3吨发酵罐水平达到1.6克/升。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让给两家企业,预计在新技术投产后将在同行业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