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昊星自动化:以技术引领行业,以合作驱动发展
2025年2月7日,珠海昊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下简称:昊星)作为广东实验室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成功举办新春行业交流活动。广东省实验室设计建造技术协会(下简称:协会)秘书长罗菲同霍尼韦尔、广东易众洁净科技等9家会员单位代表到访,与公司总经理张雁翔、市场总监林旭峰等管理团队共话行业发展。
珠海昊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2025-02-21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于2006年建立的一所公立普通高职院校,由省教育厅主管,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学院为“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学院全面落实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项目、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示范校建设项目、职教质量提升项目,牵头组建辽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与沈阳机床集团合作开展 I5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中兴通讯等联办二级学院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学院紧紧围绕辽宁省支柱产业开设专业,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基本形成了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相对应的专业布局。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合署)等7个学院、1个实训中心及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辽宁技师学院)。学院现有44个专科专业,围绕装备制造业形成五个专业群,其中:智能制造技术、自动化应用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3个专业群是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9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流管理、商务英语)。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材料加工专业群教学团队、模具制造课程教学团队)。学院积极引进优秀技能人才,建设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双师型”名师工作室,3人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1人获得辽宁省职业教学名师称号,十余人获得省市级技能大王或技术能手等奖项,百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被聘为兼职教师。 学院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综合数控实训、柔性制造、工业机器人、现代焊接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建成了机械加工、控制技术、材料及焊接、信息技术、汽车技术、物流及商务等9大实训基地,其中,电工电子、数控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3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配备了高端智能化实训设备,包括用于公共实训的GDH1630五轴龙门加工中心、CIOTA301510三坐标测量机以及14台三轴数控加工中心等,用于数控技术等专业实训的工业级柔性制造系统、高精度3D打印机、精密加工中心等。学校与行业内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与60余家生产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学院近几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贫困生就业率100%,建校以来累计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培养输送了近2万余名毕业生。近三年来,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四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十项。 学院始终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全民终身教育有效对接,延长人才培养产业链条。与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省扶贫办等部门合作开展干部培训、职工技能、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农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才2.5万人次。搭建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一体化立交桥,培养数控、焊接等专业自考人才4万余人。 学院已发展成为全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领域一所知名品牌院校。近年来,被评为“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学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学校”“省首批心理健康示范校”和“省直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学院视察并对学院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9年,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学院。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共4个系,以及基础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学部。涵盖机械设计、机电设备、自动化、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商务和海上乘务等7个专业类别。并在校生近5000人,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 海滨城市 风光旖旎。 学院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学院位于大连的金普新区,这里东临迅速崛起的装备制造业园区,西靠风光秀丽的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市”外桃源,独有静谧,是莘莘学子实现梦想的第一高地。 设施先进 条件优越。 学院占地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图书馆以及体育场等教学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93.12万元;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购置了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的仪器设备,学院投资2800万元建设实习实训中心,中心涵盖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电工、焊接技术、钳工技术等六个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实习实训。 群贤荟萃 名师强校。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充分发挥大连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学院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并聘请了大连高校的知名教授、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328人,专任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以上职务4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4%;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4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8%; 内涵建设 特色强校。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以现代企业升级转型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理实一体化”、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环节模块化等改革策略。学院坚持校企合作,课证融合,开展中级工证、高级工证、CAD证、计算机证等十多个工种的考证工作,学生的获证率为96%。学院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为学院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宽渠道 高质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了全程指导教育、全程跟踪管理、安置全员就业、重点帮困的“四全一重”的就业管理模式。拓宽了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订单班直接就业、政、校、企合作就业、学院推荐就业、企业招聘就业等“五种”就业途径。我院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央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多次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特色报道。 立德树人,服务为本。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宗旨。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突出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助困与扶志”、“助困与自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通过开展“四个文明”、“校园十佳”、“励志模范”、“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励志成才,完善人格,关爱心灵,构建温暖包容的心理健康氛围。 诚信办学 美誉八方。 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学,施“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经过全院师生努力拼博,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十大诚信单位”、“全国十大最具就业竞争力学校”、“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等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工作评估;2014年完成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机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的建设任务,获辽宁省财政厅拨付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2015年1月,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百所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在辽宁省首批试点的4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2015年8月,学院被确定入选大连市公共实训基地。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回转支承新型制造装备及工业应用
本研究针对回转支承(属轴承类基础件)制造中存在的薄形齿圈及滚道的强力切削易颤、通用设备加工效率低、滚道精度不稳定,产品检测技术落后、综合性能实验设备空白等技术难点,开展理论研究,并突破技术难点,发明了用于回转支承制造的4种新型装备,并实现工业应用。项目主要成果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研制用于回转支承成形齿加工的极坐标数控成形铣齿、磨齿机。研究强力成形铣齿断续切削机理,提出了切削转矩计算模型和极坐标系下机床拓朴结构精度模型并应用,突破了回转支承强力成形齿加工效率低、易颤振的难题,取代了滚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低温粉碎法”工业化生产精细胶粉
我国天然橡胶资源紧缺,年产仅16万吨,而需求量为60余万吨,且逐年增长,国家每年耗用大量外汇进口橡胶。国内每年废橡胶50余万吨,由于技术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废胶利用率低,耗能大,污染严重。国外七十年代已开始研究废橡胶的再生利用,美、日等国先后研究出低温粉碎法生产精细胶粉,获很大经济效益。胶粉不仅用来生产制品,而且大量用于建筑、道路工程,与天然胶掺合生产子午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水驱油藏矢量化生产优化技术
针对目前油气田开发中井网及注采方案设计依赖工程师经验,费时费力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综合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和开采的不均匀性,基于矢量化开发和均衡水驱的理念,建立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水驱油藏矢量化生产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各类生产优化问题通过数学描述转换为最优化问题,并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CS-CMA-ES优化算法进行高效求解,实现各类油藏生产问题的快速、准确的智能化高效决策。目前方法可用于新井井位、井轨迹、井网加密、抽稀、转注等井网调整方案的定量优化设计,以及各井注采液量/井底压力等注采参数的实时、
常州大学 2021-04-14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
一、技术简介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是我校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和综合,从菌种选育、设施建设、栽培和采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标准化控制,围绕着节能减排,以拉动北京远郊地区,特别是沟域山区的低碳化经济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低碳化食用菌品种的选育,成功获得了适宜低温生长的菌种,包括元蘑、双孢蘑菇和金针菇等。针对食用菌培养料的制备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大,采用了双孢蘑菇培养料微生物工程处理技术,减少了高温灭菌等环节大量的能源消耗。对于不同的食用菌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酸催化生产生物质炭技术简介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目前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在能源消费方面,目前世界能源消耗91%的是一次性矿物燃料能源,但矿物燃料是有限的,不可能成为人类的永久性能源。因此寻找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由光合作用而固定的碳达2×1011 吨,含能量达3×1018 千焦,可开发的能源约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 倍;生成的可利用干生物质约为1700 亿吨,而目前将其作为能源来利用的仅为13 亿吨,约占其总产量的0.76%,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据测算,我国拥有的生物质能资源为50 亿吨左右,是我国目前总能耗的4 倍左右[5]。生物质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保存和转化的技术落后导致生物质资源浪费严重,如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田间焚烧,林业产品加工产生的木屑、锯末等被直接丢弃,食品加工的壳、皮等被当作垃圾填埋,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生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 利用生物质制备炭材料,在能源领域利用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可以避免生物质原料本身能量密度低、体积庞大难于运输等弊端,同时相对于燃煤可以减少硫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目前制造成本高,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使用,目前生物质炭在能源方面主要作为高端的燃料电池正极材料。另一方面生物质炭本身的多孔性致使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以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在环保领域对重金属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对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土壤恢复与改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8-14]。 由于传统工艺制造活性炭成本高,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制造成本是科研工作必须努力的方向。 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热分解法,微波炭化法,水热炭化法。热分解炭化法是目前制备生物质炭的主要方法,热分解制备生物质炭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生物质的高温裂解成炭,一般需要炭化与活化两个过程且二者可分步或同步进行。首先炭化过程是在300 –1000 0C下使生物质中分子链中C-O、C-C键断裂成炭,随着温度的升高, 生物质炭的产量降低, 含碳量逐渐增加。活化的目的是利用气体或化学物质改变炭化料的内部结构, 扩大孔体积, 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物理活化采用如水蒸气、空气、CO2进行活化;化学活化则采用化学物质如NaOH,ZnCl2,KOH, K2CO3等在600~11000C下活化,得到活性生物质炭产品。热分解法的缺点在于反应时间长,反应耗能大,传热效率低和反应原料加热不均匀等。微波炭化法则是通过被加热体内部偶极分子的高频往复运动,使分子间相互碰撞产生大量摩擦热量,继而使物料内外部同时快速均匀升温从而达到裂解及炭化的目的。微波加热具有操作简单、升温速率快、反应效率高、可选择性均匀加热等优点。生物质通过微波炭化处理其活性炭得率较高(一般达到40%左右)且表面积大。但微波炭化的不足在于物料的反应温度不能精确控制,过量的微波辐射将对人体健康有损害且工业化放大过程比较困难。水热炭化法是在一定温度(一般200 ℃)和压强(下将水热反应釜内的生物质( 碳水化合物、有机分子和废弃生物质等) 、催化剂和水进行加热,实现对生物质炭化的过程。水热炭化一般制得的生物质表面积小一般500m2/g以下,同时反应时间长,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总之制备生物质炭材料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在能源及环境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恢复及改良前景更为广阔。但目前生物质转化为炭流程长,分解温度高,造成生产成本高而致使生物质的利用率低。如何更高效、成本更低廉实现生物质的炭转化,无论对于人类能源结构优化及环境保护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酸催化裂解炭化生物质原料的方法,采用酸催化直接将生物质分解及炭化,并在低温下(2000C左右)加速炭化及活化(6000C以下) 过程,吸收炭化及活化过程蒸发的酸及液态有机物,酸进行循环利用,实现生物质炭材料绿色制备。由此可以制备出生物质炭材料比表面在1000m2/g以上,得率达到50%以上,从而降低生物质炭的制造成本,拓宽其应用范围。二.技术路线酸催化生产技术路线见下图,生物质粉碎后,采用一定酸浸湿润,干燥后进行炭化及活化,控制在4000C下炭化完全冷却,炭化活化过程进行酸回收并返回使用,炭化完全后冷却,加粘结剂压块便得到生物质炭。  图1 酸催化制备生物质炭工艺流程三.技术开发内容及指标技术开发内容生物质原料的筛选及酸种类的筛选温度、时间工艺参数的优化;粘结剂的选择与添加工艺确定日处理1吨中试放大设备选择与设计;技术指标生物质炭得率大于50%;生物质炭的碳含量高于80%;生物质炭燃烧后的灰分小于5%;生物质炭材料比表面在1000m2/g以上。四.经济效益初步分析生物质炭售价按3000元/吨计算,原材料及处理成本约1500元/吨;按年生产1万吨计算,年效益为=(3000-1500)x10000=1500万元。 本项目作为生物质炭新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大幅度提高了生物质炭的转化效率及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如果作为活性炭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同时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清华大学 2021-04-13
酯化生产过程的色值调控技术
色值是树脂、聚酯多元醇以及增塑剂等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和应用领域。影响产品色值的因素较多,包括原料质量、催化剂、反应温度等。本技术从过程变色反应机理出发,设计开发了酯化生产过程的色值调控系列产品。其中,部分产品作用于反应过程,可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变色反应的发生;部分产品可用于一定色号产品的后处理过程,有效去除显色基团,降低产品色号,提高产品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名贵中药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又称黑节草,它是一种附生、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广西、浙江、安徽、湖北、台湾等地。年平均气温 12-18 度,相对湿度60-75%,林间透光度 60%左右,年降雨量 1100-1500mm。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附生于树干上或石灰岩上。近代药理药化研究表明,铁皮石斛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生物碱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多糖含量达 18.2%-22.27%,这些多糖类是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 T 细胞及巨噬细胞免疫活性作用。铁皮石斛含有两种抗癌菲类化合物,具有对肝癌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津作用,主要与-ATP 酶活性有关。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证实,铁皮石斛除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功效外,还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疗效和调理康复作用。 铁皮石斛自然生长十分缓慢,生境奇特,产量低。目前市场上铁皮石斛鲜品的价格 400~600 元/kg, 按平均亩产 300 kg 计算, 亩产值可达近 12 万元以上。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国铁皮石斛鲜条年产量还未达到 200 吨,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发展成为新兴的生物产业。 项目特色: 铁皮石斛与其它兰科植物一样,种子非常小,只有几十个尚未分化的细胞组成,没有胚乳,种子在自然界基本上是不能萌发的,因而使铁皮石斛资源濒临灭绝,加之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目前在自然界很难找到它的野生资源。我们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究,建立了铁皮石斛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目前可达到年产铁皮石斛种苗在百万级以上的生产规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皮石斛多倍体种苗生产方法和一套完整的铁皮石斛简易化种苗生产方法,目前已获得 3 项发明专利。 市场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健康、长寿是社会的共同认识,人们对铁皮石斛产品的需求也日渐成熟, 而且铁皮石斛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无论是鲜条还是枫斗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用现有优势和技术平台,开发铁皮石斛系列产品,将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77 2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