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算力扩展
01项目背景 片上网络将片上路由器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互连,从而构成一个片上微网络结构。不同功能的IP核通过网络接口NI接入到片上网络中来,网络接口对IP核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封装,形成固定格式的分组。片上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分组在网络中正确的传输到目的IP核。片上网络可以为系统中任意一对IP核之间实现透明的数据通信。互连网络中的一些控制协议,例如流量控制机制、路由算法、任务调度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都可以应用到片上网络中来,以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由于片上网络采用分组交换,IP核之间数据通信的基本数据单元是分组,不同的分组根据目的地址信息在网络中独立传输。片上网络技术能够有效的克服基于总线结构的片上系统在大规模集成下的瓶颈,在时延、吞吐、功耗、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多核,多片架构将成为芯片设计的发展趋势。 处理器多芯片之间的通信已经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瓶颈,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能力或将成为下一个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技术指标。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根据各自的架构设计出更适合的高效而可靠的片间互连(NetworkonPackage,NoP)协议,将使得集群芯片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02项目简介 研究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算力扩展总体架构,包含异构计算资源节点之间、片上交换路由与片上处理资源之间、片上处理资源与外部接口之间的互连结构与互连拓扑,如图3所示。 设计与物理层解耦的轻量级网络架构,使之可以在不同的物理连接方式之上灵活的构建多种拓扑的网络。针对机载计算任务的算力提升需求,研究异构计算节点的算力扩展问题,通过基于路由交换的、可扩展的互连构建异构计算系统,采用轻量化互连协议实现异构计算节点的低延时、高带宽互连,验证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对于特定应用的高速并行分布式处理效果。本系统的主体思想是将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互连协议扩展到片间互连(NetworkonPackage,NoP),实现芯片内部计算资源到集群芯片的延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7-05
炼钢厂二级计算机系统
成果简介实现炼钢生产过程(转炉/电炉、 精炼炉、 真空炉和连铸机) 的数据收集、存储和管理; 接收生产计划和生产指标参数; 实现生产组织协调跟踪、 生产过程和质量监视; 完成生产报表的打印记录; 在稳定的工艺过程基础上, 进行过程技术计算, 为当前处理时序和炉次操作提示指导。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成功应用于山东省某特钢企业 80 吨电炉生产。技术指标二级计算机系统采用 CLIENT/SERVER 结构进行实现, 数据库采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基于云计算的制造企业联网监测系统
1.项目系统的web端、移动端的研发,完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海量数据管理模块、业务应用模块、可视化展示模块及移动App模块的开发。2.实现设备记录数据百亿条规模的存储、分析,支持B/S模式,支持移动端系统。3.系统达到在 200 用户并发下平均响应时间不高于5秒的性能指标。
南昌市来店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深圳智触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HS智触成立于2017年末,是一家专注智能触觉技术及其应用开发的国际化科技公司,在中国深圳以及加拿大温哥华设有双中心,拥有一支由多位中加资深技术及市场专家组成的跨国团队,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并掌握软件、硬件和AI算法的全部知识产权。 目前,IHS核心技术已在手术培训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成功打造了世界领先的平台级内窥镜仿真培训机器人,旨在整体革命性提升手术培训的效率。 IHS坐拥日臻成熟的触觉模拟及虚实交互解决方案,特点是将触觉、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并将其模块化,为医疗手术、汽车工业、游戏娱乐等应用场景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方案及服务,从而形成完整的“智能触觉+”技术平台。
深圳智触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22-05-24
学校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华夏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噢易计算机实验室智慧服务系统
聚焦计算机实验室上机管理核心业务,覆盖机房上机全场景应用(上课上机、专项上机、自由上机)。简化实验室上机资源分配流程,提供高效易用的上机管理和服务,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可视化呈现等手段,为机房管理者日常运营管理,以及实验室建设效果展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方便信息化管理者实时掌握应用的数据变化,有效合理的运营决策。 方案架构 服务器端:系统服务器程序、用户认证服务程序 客户端:支持部署在多种架构(VDI/VOI/IDV)的云桌面和PC桌面中,客户端负责接收服务器指令 管理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统一远程管理大规模的上机终端设备,支持跨校区管理 微信小程序:学生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完成上机课程查询和上机预约 方案组成 上课上机管理 [应用场景]:适用于学校不同专业实验课程上机安排,根据排课课表进行上机 [上课上机流程]:教师申请课程任务⇒管理员执行排课⇒准备上课上机⇒指定桌面,执行上课⇒提醒学生下课,上机结束 专项上机管理 [应用场景]:适用于临时申请实验机房,比如:专业实操训练、校外招聘考试、学期末考试等上机需求场景 [上课上机流程]:教师提前申请⇒上机实验室和时间申请成功⇒准备专项上机⇒指定桌面,执行上机⇒提醒学生下课,上机结束 自由上机预约管理 [应用场景]:适用于非上课上机和专项上机时段外,都可以灵活安排对外开放,学生自由预约上机,资源充分利用 [上课上机流程]:学生提前预约⇒预约时间到,学生登录上机⇒预约时间结束,提醒下机 价值优势 1)多种上机模式 提供多种上机模式,满足不同的实验机房上机应用需求,提高实验机房资源利用率。 2)灵活上机排课,上机联动 课程排课支持按校区排课,便于大项目跨校区应用;到点按课表执行上课上机,可自动切换进入指定桌面系统。 3)多维度上机数据分析 提供“实验机房应用分析”,包括终端使用时长、桌面并发数、桌面访问次数、软件使用次数等分析,以及“学生上机时长分析”、“课程考勤╱课程课时分析”。 4)多形态终端桌面统一管理 可以统一管理不同形态终端桌面,包括VOI、VDI、IDV云桌面,以及PC桌面,统一纳入上机桌面,进行集中管理。
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23
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系统软件
成果描述:该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发布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各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1)能耗监测资源整合,支持不同能耗采集硬件设备、采集系统、以及现有能源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归一化处理;(2)对分类分项能耗数据和相关参数的采集,实现对能耗量的动态实时监测;(3)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报表、图形、公告公示等多种展示形式;(4)为管理者能源审计、节能管理、开展有计划分步骤的节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国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项目的全面铺开,该平台功能完整,架构清晰,设计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而且平台从2013年已经在电子科技大学部署并稳定运行,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建设标杆和示范性单位,已经接待了多次高校参观,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效果,预计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与同类成果相比,该系统具有以下特色和优势:(1)系统设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大大提高管理效率;(2)开放式软件接口,兼容多厂家计量表计和能耗采集系统,扩展性强,用户可独立采购硬件;(3)可集成接入其他已建成的多个现有能源管理系统;(4)模块化系统架构,易于功能修改、扩展以及定制;(5)全方位多角度能耗统计对比分析,辅助管理决策,实现科学节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创新辅助平台系统技术
1.痛点问题 新形势下,创新已成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创新对于机构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困扰很多机构的是,创新的激发、创新思路的形成、创新产品的设计、旧产品的迭代优化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但由于创新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动态性、差异性等复杂特点,创新服务市场产品形态各异,供应商多元,领域较为垂直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服务方式上,咨询服务仍占主导地位。 从辅助创新领域来看,目前大部分的产品都是“思维导图类”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开发设计人员厘清思路,但是并没有连贯的创新步骤,最后大多还是依靠头脑风暴来导出创新方案。市场与本产品类似的全周期辅助工具,则主要是以TRIZ理论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亿维讯公司的Pro/IDesktop、SolutionsKB等系列软件,但该类软件大多是以创新过程指导为主要功能,更接近于创新理论培训软件;同时由于软件开发的时代背景原因,目前的大部分软件都是基于电脑端的离线软件。 具体到服务系统的创新领域,由于服务特有的无形性、易逝性、顾客参与性、异质性等特征,在服务创新方法的研究上很难将工业技术上的创新方法完全迁移过来。目前来看,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流程和辅助工具。 2.解决方案 本软件的核心技术在于把系统思维、设计思维、服务管理与传统TRIZ方法融合起来,提出从宏观概括到微观具体、从思维方法到方法工具的完整、系统的服务创新理论体系和创新解题算法,同时本软件中整合了实验室之前整理的大量的服务创新案例,在对其进行结构化梳理后形成创新案例库,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聚焦于服务创新领域的结构化案例库。 本技术是协助开发设计人员进行创新的软件,通过流程化的步骤,结合多种问题分析工具,拆解创新问题,导出创新方案。本技术主要解决服务系统中的创新问题,同时也包括服务行业中的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 合作需求 本技术与孵化产品在政府与企业服务上有合作需求: 1.创新服务合作 “十四五”期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成果应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技术与孵化产品在政府与企业端均有有益的应用前景。 政府层面:科技与工信各级(部委与地市级)主管单位; 企业层面: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涵盖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领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时代背景下的服务型制造转型。 2.城市更新建设合作 政府层面:住建委、发改委、规划资源局、房屋管理局等。从要素保障与统筹设计层面考虑,城市更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土地、住房、基础设施、服务、信息科技、机构等多元要素的综合配置。本技术与孵化产品可以通过设计赋能,助力政府服务精细化建设。 3.智慧政务合作 政府层面: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以支撑政务服务提升为目标,协同推进地方政府的数字政府建设。
清华大学 2022-05-10
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系统软件
该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发布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各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1)能耗监测资源整合,支持不同能耗采集硬件设备、采集系统、以及现有能源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归一化处理;(2)对分类分项能耗数据和相关参数的采集,实现对能耗量的动态实时监测;(3)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报表、图形、公告公示等多种展示形式;(4)为管理者能源审计、节能管理、开展有计划分步骤的节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1-14
非损伤微测系统(科研平台系列)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源于美国MBL实验室(5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由神经学家Lionel F. Jaffe(美国扬格公司创始人之一)于1974年发明,2001年,美国扬格公司正式推出现代NMT。NMT是一种研究活体材料的底层核心技术,研究人员基于NMT能够建立自己独有的Me-Only 研究平台,从而获得极具创新的研究成果。          NMT可在不接触、不损伤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分子/离子进出生物活体的流速(流动速率和方向),可测样品种类繁多,小到菌、单细胞、液泡,大到组织、器官、整体都可检测。基于NMT商业化的设备统称为非损伤微测系统。          扬格/旭月的非损伤微测系统包含BIO系列、CONFLUX系列(共聚焦/荧光NMT)、NMT100系列、NMT200系列、NMT100S系列、NMT200S系列、NMT150系列、NMT活体工作站系列、NMT Physiolyzer®系列等,已发展至第七代自动化智能产品。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全部采用从美国扬格(旭月北京)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imFluxes智能操作软件,将十余年的NMT应用大数据与设备实现完美结合,并且在产品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扩展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扬格/旭月已取得基于NMT的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扬格/旭月所销售的NMT专用耗材,已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所有耗材是扬格/旭月研发中心结合十余年的经验、摸索并自主研发生产的。NMT专用耗材较传统的通用型耗材保质期更长,性能更稳定、可靠,所有对外销售的耗材全部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流程。         扬格/旭月的NMT研究平台已经帮助国内外科研单位取得近百项各类专利,以及包含Nature、Cell在内的500多篇论文。同时,已销往欧洲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拥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农业部下属的众多科研院所与高校,以及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 名称:非损伤微测系统 代数:第七代 品牌:YOUNGER/旭月 产地:美国/中国 已获得认证: 中关村NMT联盟认证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简介:“非损伤微测系统”是在电脑自动控制下,利用特异性离子电极,在不接触被测样品的情况下获得进出样品的各种分子/离子的浓度、流速及其运动方向的信息。它不仅可以测得单个分子/离子的流速及pH值等参数,而且还可利用多电极同时采集多种分子/离子及其参数的活动信息。被测样品可以是单个细胞,也可以是组织或器官。测量不仅方便、快捷、多维和实时,而且对被测对象不产生任何损害。 活体、原位、非损伤测量 对整体或分离后的样品不造成损伤,获取正常生理状态下信息。 实时、动态测量 动态实时地(最短在5秒左右)检测和获取数据。 离子、分子或双电极测量 不同型号可检测指标不同。 能够测量某种离子的浓度和流速。 采购相对应耗材后可测指标: IAA、H2O2、O2、Ca2+、H+、K+、Na+、Cl-、Mg2+、Cd2+、NH4+、NO3-。 长时间持续测量 可进行长达8个小时以上的实时和动态监测。 无需标记 预先知道测定的是何种离子或分子,无需用放射性、化学或药理学等标记方法,安全且环保。 不用提取样品 可直接测量,不需要研磨等传统的提取方法。 可测样品种类繁多 整体、器官、组织、细胞都可以检测(理论值:5μm-10cm均可)。 立体3D流速测量 可在样品外进行X、Y、Z三维数据采集,清晰阐明样品及流速的空间相互关系。    国产非损伤微测系统是由美国扬格(旭月北京)非损伤微测技术中心研发,由旭月公司生产,该设备的性能、质量、售后与同型号的美国进口系统完全相同,并获得了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的一致好评。    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科院植物所、农科院环发所、林科院亚林所等多家单位均使用国产全能型非损伤微测系统,且已发表数百篇高水平SCI文章及数十项专利。目前,国产NMT系统已占市场采购总量的60%。       美国原装进口系统是由美国扬格公司进行生产的系统,该系统全部部件(附送配件除外)均为原装进口。售后服务由美国扬格公司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 国产系统 型号 功能 可升级功能 NMT150-I-XY 1.检测指标:Ca2+、H+、K+、Na+、Cd2+、Cl-、NH4+、NO3-、Mg2+。 2.无扩展:其它指标及未来新研发指标无扩展升级。 3.检测样品尺寸:5μm-10cm。 4.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6.数据:1D/3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7.异常报警:有 1.可升级指标:分子检测功能(IAA、O2、H2O2)。 2.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NMT150-IM-XY 1.检测指标:IAA、O2、H2O2、Ca2+、H+、K+、Na+、Cd2+、Cl-、NH4+、NO3-、Mg2+。 2.无扩展:其它指标及未来新研发指标无扩展升级。 3.检测样品尺寸:5μm-10cm。 4.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6.数据:1D/3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7.异常报警:有 1.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NMT150-SIM-XY 1.检测指标:IAA、O2、H2O2、Ca2+、H+、K+、Na+、Cd2+、Cl-、NH4+、NO3-、Mg2+。 2.无扩展:其它指标及未来新研发指标无扩展升级。 3.检测样品尺寸:5μm-10cm。 4.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5.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6.数据:1D/3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7.异常报警:有 美国原装进口系统 型号 功能 可升级功能 NMT150-I-YG 1.检测指标:Ca2+、H+、K+、Na+、Cd2+、Cl-、NH4+、NO3-、Mg2+。 2.无扩展:其它指标及未来新研发指标无扩展升级。 3.检测样品尺寸:5μm-10cm。 4.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6.数据:1D/3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7.异常报警:有 1.可升级指标:分子检测功能(IAA、O2、H2O2)。 2.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NMT150-IM-YG 1.检测指标:IAA、O2、H2O2、Ca2+、H+、K+、Na+、Cd2+、Cl-、NH4+、NO3-、Mg2+。 2.无扩展:其它指标及未来新研发指标无扩展升级。 3.检测样品尺寸:5μm-10cm。 4.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6.数据:1D/3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7.异常报警:有 1.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NMT150-SIM-YG 1.检测指标:IAA、O2、H2O2、Ca2+、H+、K+、Na+、Cd2+、Cl-、NH4+、NO3-、Mg2+。 2.无扩展:其它指标及未来新研发指标无扩展升级。 3.检测样品尺寸:5μm-10cm。 4.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5.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6.数据:1D/3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7.异常报警:有 无可升级功能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35 6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