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河道生态恢复的固化材料多维应用技术
面向河道生态恢复的固化材料多维应用技术,即将河道底泥原位资源化,通过排水作业或带水作业,制成砌块型和颗粒型吸附材料,其中砌块用于河道护岸或护坡建设,吸附材料用于河道底质覆盖层或生态护坡。面向生态恢复的河道基础设计不单单是河道基础设施的设计,而是综合考虑护岸护坡的植生性与生态兼容性,要求研制出的生态型护坡材料,不但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满足护坡防洪防冲刷的需求,还能提供植物以及微生物群落生长的空间,实现岸和水之间的亲水交换,具备一定净化水质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最终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天津低能耗居住建筑供热模式应用技术
1.验证了稳态方法在计算耗热指标时的适用性,对比理论耗热量和实际耗热量,并分析其差异原因,得到了建筑实际耗热量修正计算方法;2.提出了热源总效率的概念,并基于此对不同供热方式的能效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基础量化数据,推荐了适用于低能耗居住建筑的供热方式;3.建立了适用于低能耗居住建筑供热模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对供热模式的评价软件。定量分析了不同供热模式的特点,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水稻绿色生产效益亩增“双百“应用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种植成本逐年升高,粮价不稳定,近年出现了粮价下跌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目前水稻产量提升潜力下降,农民使用氮肥过多,导致土壤变差或恶化,加上水稻中后期植株易早衰,光合作用减弱,单产提升空间小。人们普遍对水稻米质趋好的趋势,给优质大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种植水稻由“高产“向“优质高产“转变,这种市场需求也迫切要求开发提质、增产的水稻专用型肥料。 浙大团队研发了水稻绿色生产效益亩增“双百“应用技术。该项目利用新型天然生物质如植物源提取物小分子有机酸、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在水稻灌浆期促进水稻氮碳代谢,加快水稻碳水化合物运转,从而降低瘛谷率,提高水稻结实率和于粒重,最终达到增产。
浙江大学 2023-05-11
鲜切水果加工复合保鲜剂应用技术
一、成果简介 鲜切水果又称最少加工果蔬或轻度加工水果等,既保持了水果原有的新鲜状态,又经过加工使产品清洁卫生,满足了人们追求天然、营养、新鲜、方便、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等方面的需求。但是与水果原材料不同,由于切分处理所造成的机械损伤会引发鲜切水果出现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褐变、变色、变味、衰老、过快软化、切面发干、品质下降、风味丧失以及由于微生物侵染而导致变质,极大地制约了鲜切水果产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L-天冬酰胺酶生产及应用技术
一、成果简介 L-天冬酰胺酶又称L-天冬酰胺酰胺基水解酶,能够特异性的水解天冬酰胺生成L-天冬氨酸和 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在食品工业中,L-天冬酰胺酶可用作高效的食品添加剂,焙烤食品原料中含有的L-天冬酰胺与还原糖在高温烘焙过程中能够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丙 烯酰胺,L-天冬酰胺酶添加到焙烤食品原料中后能够将其中的L-天冬酰胺水解,从而减少焙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生产及其应用技术
吸附树脂是一类多孔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由于合成过程中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结构的变化以及合成控制方法的不同,使得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可有目的的调控,可以适应很多方面的应用要求。 南开大学形成了可对吸附树脂的结构进行设计及合成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生产的产业化技术和应用技术: 1.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及单体分离纯化产业化技术 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特殊的功能基团,对天然植物中不同结构的有效成分具有高的吸附选择性。 用于黄酮类、生物碱类、皂甙类、内酯类、多酚类等提取
南开大学 2021-04-14
沥青路面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
提出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对废胶粉进行表面活化处理来改善废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确定了微波辐射废胶粉活化方法和最佳活化条件,提出了微波辐射废胶粉的最佳活化工艺,提高了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该成果与 SBS 改性沥青性能相当,但可节约一半成本,既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环境。
扬州大学 2021-04-14
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白光LED用远程荧光,就是将荧光粉与高分子基材均匀混合,通过合理地设计和预制透镜,并制备成远程荧光预制薄膜和集成封装光源模块,产品具有以下特点:提高出光效率、减少眩光;减少光衰和色漂移;提高产品的颜色一致性和良品率;降低封装成本、光引擎模组制作成本和二次配光成本;提高光源的显色性。 其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 针对不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生产及其应用技术
吸附树脂是一类多孔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由于合成过程中单体、 交联剂、致孔剂等结构的变化以及合成控制方法的不同,使得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可有目的的调控,可以适应很多方面的应用要求。 针对分离纯化的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特点,设计合成高选择性大孔 吸附树脂,弥补现有商品化树脂的不足,所制备的提取物纯度可控, 且可以制备高纯度提取物。 来自天然植物且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等有效成分,是目前药用研究 和开发的重要原料来源,特别是对于结构复杂而精妙的天然产物活性 成分,从天然植物提纯化仍是其唯一有效的途径。因此建立合适的分 离纯化工艺、开发高效的分离材料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研究成果不 仅丰富了现有吸附树脂的品种,也为天然的药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 验样品,其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南开大学形成了可对吸附树脂的结构进行设计及合成高选择性 吸附树脂生产的产业化技术和应用技术: 1)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及单体分离纯化产业化技术 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特殊的功能基团,对天然植物中不同结构的有 效成分具有高的吸附选择性。 用于黄酮类、生物碱类、皂甙类、内酯类、多酚类等提取和纯化。 已工业化的有银杏叶黄酮、甜菊糖、人参皂甙、三七皂甙、长春 碱等提取技术。 建立了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和内酯的树脂法分离工艺,并进了银 杏内酯冻干粉针剂的开发; 分离了汉防己总生物碱中的两种单体生物碱-汉防己甲素和汉 防己乙素,开发了汉防己甲素冻干粉针剂,并已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批件。 2)中药提取物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的去除技术 改变了树脂的传统致孔方法,合成了一类孔径较小且均匀的纳米级孔结构吸附树脂,既保持传统吸附树脂高吸附容量,又具备按照分 子尺寸进行精确筛分的能力,用于分子尺寸较大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 中分子较小的农药或重金属去除。 3)抗生素、维生素中间体的纯化技术 合成的高孔隙率、孔径均匀的高比表面聚苯乙烯吸附树脂,明显 改善了树脂的传质性能,吸附速度比现有的商品化树脂提高 2-3 倍, 解吸率高于 90%,树脂寿命大大延长。 技术优点:纯化工艺简单、高效、环境友好,避免了大量有毒、 低沸点有机溶剂的使用。 4)新型脱色树脂技术 通过树脂孔结构、骨架结构、脱色基团等的调控,合成了一类脱 色容量大、再生容易的新型脱色树脂,效果良好。 用于天然产物提取、抗生素、维生素等生产。 5)载体树脂(固定化酶载体树脂、纳米簇金属催化剂载体树脂)生 产技术 通过致孔剂、聚合单体、交联剂的调控,合成了一类高环氧基含 量、高使用强度的固定化酶载体树脂。该技术的树脂生产成本远低于 国外进口树脂。已完成了工业化放大和工艺优化。用于固载青霉素酰 化酶,催化青霉素 G 和头孢菌素 G 水解,制备半合成 β-内酰胺类 抗生素所需的中间体 6-PAP 和 7-ADCA。 合成的一类大孔径、高比表面积的新型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吸附树 脂,加载了纳米簇金属催化剂的载体树脂,用于负载纳米级的金属催 化剂,在重氢提取及放射性废水处理中有重要的应用。 6)高容量新型孔结构吸附树脂生产及其处理有机废水技术 具有超高吸附容量、良好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等特点。树脂的比表面积达到 1000m2/g 以上。 用于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 7)新型螯合型吸附树脂生产及其阴阳离子选择性吸附技术 对水中不同价态金属离子及阴离子酸根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在高盐体系中可吸附水中的多种重金属,而对 Na、K 等离子没 有结合能力,用于海水中重金属的富集或检测。 利用带有交换基团的吸附树脂与阴离子酸根(如 AsO43-等)发 生离子交换达到富集的目的。用于水中有害物质净化处理。 8)耐高温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技术 改变季铵基与树脂骨架的连接方式,合成了耐高温的碱性离子交 换树脂,可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稳定使用,大大拓展了碱树脂的应用 范围。 
南开大学 2021-04-13
化妆品特种功能原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本项目围绕化妆品中常用的特种原料,包括绿色表面活性剂、新型聚合物和各类功能粉体原料,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具体内容:开发了烷基磷酸盐、N-酰基氨基酸盐系列、烷基葡糖苷等多种具有天然来源、绿色温和特点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技术。同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个人清洁用品配方和产业化技术(洗发水、沐浴露、洁面产品等)以及家居洗涤用品(洗衣液、餐具洗涤剂等),配方技术处于国内较领先水平;开发了包括阳离子聚季铵盐和有机硅衍生物等系列功能聚合物及其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技术;开发了有机硅弹性体、新型防晒剂、彩妆粉体等各类功能粉体原料等,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863 8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