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据中心高密插卡式云计算TOR交换机RG-S6920-4C
面向AI等应用发展趋势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密度插卡式交换机 产品特性: 固化4个扩展插槽,每槽位最大可支持32个100G端口,更好满足数据中心网络演进需求 支持2+2电源与5+1风扇热插拔,支持GR完美重启,实现硬件与链路可靠性双重保护 三层路由功能轻松适配多重业务,数据传输高效有保障 多重管理方式选择 网络维护简单有效 构建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 AI/机器学习等应用的高速发展,驱动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向100G/400G演进。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要求设备在单位空间内,具备更高的性能、更大的带宽,RG-S6920-4C在4U高度空间内,最大可提供128个100G端口,或64个100G端口+16个400G端口,更好的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的演进需求。 构建高性能、低延时数据中心网络 RG-S6920-4C交换机配合RG-S6510系列交换机,基于PFC/ECN等网络流控技术,以及MMU调优技术,可构建端到端、无损、低时延转发的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远程直接内存访问)基础承载网络,满足AI/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等应用场景的网络部署要求。 电信级可靠性保护 RG-S6920-4C交换机支持2+2电源冗余,5+1风扇冗余,所有电源模块以及风扇模块均可以热插拔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整机还支持电源和风扇的故障检测及告警,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更好的适应数据中心的环境。还具备设备级和链路级的多重可靠性保护。采用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过热保护技术。 除了设备级可靠性以外,该系列还支持丰富的链路可靠性技术,比如支持GR快速重启、BFD快速转发检测等机制。当网络上承载多业务、大流量的时候,降低异常对网络业务的影响,提升整网可靠性。 IPv4/IPv6双栈协议多层交换 RG-S6920-4C交换机,硬件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多层线速交换,硬件区分和处理IPv4、IPv6协议报文,支持多种Tunnel隧道技术(如手工配置隧道等等),可根据IPv6网络的需求规划和网络现状,提供灵活的IPv6网络间通信方案。 支持丰富的IPv4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OSPF、IS-IS、BGP4等,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中用户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灵活组建网络。 支持丰富的IPv6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ng、OSPFv3、BGP4+等,不论是在升级现有网络至IPv6网络,还是新建IPv6网络,都可灵活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组建网络。 完善的管理性 支持丰富的管理接口,例如Console、MGMT口、USB口,支持SNMPv1/v2/v3,支持通用网管平台。支持CLI命令行, Telnet,集群管理,使设备管理更方便,并且支持SSH2.0、SSL等加密方式,使得管理更加安全。 支持SPAN/RSPAN镜像和多个镜像观察端口,可以将网络流量输出分析以采取相应管理维护措施,使原本不可见的网络业务应用流量变得一目了然,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网络流量分析报表,帮助用户及时优化网络结构,调整资源部署。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19
一种用于修正热气流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正热气流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先对稳定热气流影响前后的圆形标识点阵列进行识别,然后通过3D?DIC算法求解喷有散斑的试件沿x,y,z方向的位移量,并采用热气流的影响造成圆形标识点产生虚位移场的参数矩阵对上述x,y,z方向的位移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在热气流影响下被测试件表面位移场。本发明测量装置简单,易于实现,便捷有效、成本相对较低,有效减小了热气流对系统成像的影响,能够有效地修正热气流对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精度的影响。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单光场相机的微尺度流动三维速度场测量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光场相机的微尺度流动三维速度场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中测量装置包括双脉冲激光器、荧光显微镜、相机系统、同步控制器和计算机,其中计算机用于存储CCD相机获得的光场图片;选择两帧时间间隔为Δt光场照片,利用计算的点扩散函数,反卷积重建出示踪粒子的三维位置信息;通过三维互相关算法得出微流场的三维速度场信息。本发明采用单相机系统与传统荧光显微镜结合,实现微尺度流场的三维速度场测量,系统无需深度扫描,可以对非定常流动或非周期性流动的流场测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数字相敏解调和虚拟电感技术的非接触式流体电阻抗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相敏解调和虚拟电感技术的非接触式流体电阻抗测量装置,包括绝缘测量管道、激励电极、检测电极、金属屏蔽罩、虚拟电感模块、信号处理与通讯模块以及微型计算机。信号处理与通讯模块产生特定频率的交流激励信号通过激励电极,在串联谐振状态下,利用虚拟电感模块产生的感抗消除电极与流体通过绝缘管道形成耦合电容容抗的影响,使检测电路的总阻抗等于管道内流体的等效阻抗;然后将检测信号进行数字相敏解调,获取流体电阻抗的实部信息和虚部信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管道中流体的电阻抗测量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具有传感器结构简单、非侵入、电感值可调、对管道内流体流动无影响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速重载大能容摩擦片摩擦特性及边界条件测量技术与装备
针对高速重载大能容摩擦片制动过程的多场耦合特性,开发了摩擦层三参数摩滑载荷和边界条件模拟与仿真软件、摩擦机理及摩擦系数预测平台,提高了摩擦层三参数摩滑载荷和边界条件测试的精度,增强了摩擦元件工作过程的可靠性。研制了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摩擦磨损测试设备,首创了摩擦特性的变速测试及压力边界动态测试方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与某兵工院所合作单位开发的摩擦元件测试及边界条件精确获取方法己成功应用于某履带车辆的生产研制过程中,填补了国内外边界条件动态测试实践应用的空白。 该成果主要针对履带及重在车辆的军用和民用巿场。未来几年,国内重型机械和武器装备的需求将呈现持续明显上升趋势,该成果有助于推动重型机械中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采用嵌入测量技术突破了压力及温度边界动态测试的瓶颈,测量精度相对原始六分力测量方法提高了25%。目前己获得包括实验技术、模型理论专用设备等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0余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用于测量双柱水平开合隔离开关触指夹紧力的测力触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双柱水平开合隔离开关触指夹紧力的测力触头。现有的检测装置都是检测触头在完全闭合时的夹紧力,无法检测到开合闸过程中触头触指压力的变化情况。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座上开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其安装在触头主体上的安装孔,基座的内部设有一可左右移动的力传感器;所述基座的两侧各设有一过渡座,该过渡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一接触头,所述力传感器的左、右侧分别与两个过渡座固定连接,过渡座与基座之间存在使过渡座可左右移动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测力触头可以替换原来的导电触头,且能够读出在开合闸过程中力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测量合闸后的夹紧力。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动态法测量火焰温度的热电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动态法测量火焰温度的热电偶,包括两根热电偶丝、偶丝结点、绝缘套管、保护套管和补偿导线,偶丝结点由两根热电偶丝焊接而形成,偶丝结点呈圆片状;两根热电偶丝分别为上热电偶丝和下热电偶丝;上热电偶丝和下热电偶丝与偶丝结点接触点的切线的夹角为 30~60°;上热电偶丝和下热电偶丝分别穿过绝缘套管的两个进丝孔后与保护套管上的两补偿导线连接。本发明采用圆片状的偶丝结点,能降低热电偶丝的导热损失,减小偶丝结点的热惯性及温度不均匀性,减少热电偶对火焰的干扰以及火焰内颗粒在热电偶表面的沉积,提高测温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以便快速准确地得到火焰温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叉指电极的高分子层内剪切取向测量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取向测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叉 指电极的高分子层内剪切取向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将一对叉 指电极探头紧贴于待测材料表面;S2 设置叉指电极的探测深度并测试 待 测 材 料 在 不 同 深 度 位 置 上 两 个 方 向 的 电 容 信 号 大 小 <img file=""DDA0001338868720000011.GIF"" wi=""75"" he=""69"" />和<img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时间分辨率自适应调整的流场状态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分辨率自适应调整的流场状态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第 k+1 时刻图像与第 k 时刻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Δt<sub>k</sub>,采集第 k+1 时刻图像,并对第 k 时刻和第k+1 时刻的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然后,据 k 时刻图像和第 k+1 时刻的图像,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方法,计算第 k+1 时刻的流场状态 X(k+1),包括:位移场 x(k+1)、速度场 x′(k+1)、加速度场 a(k+1),并输出显示;最后,更新第 k+2 时刻与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对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测量轮廓误差的系统及方法
一种用于对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测量轮廓误差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独立配置的编码器位置采集模块、主处理器、编码器信号转 接控制器,编码器信号转接控制器具有编码器信号引出接口,该引出 接口通过光电耦合器与编码器信号输入接口连接,用于传输编码器信 号至编码器位置采集模块。由于将轮廓误差测量系统与伺服、运动控 制系统拆分,采用独立的轮廓误差测量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期 望轮廓以及轮廓误差的算法,并且轮廓误差测量系统不受运动控制系 统软硬件的制约,使用于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轮廓误差测量系统可以 与不同的伺服、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0 91 92
  • ...
  • 95 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