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克金岩颗粒
该处方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由13味药组成;临床应用几十年,在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防止复发、稳定瘤体的增殖、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与顺铂(DDP)比较,实验小鼠的精神状态更佳,体重更加稳定,抑瘤作用相当(抑瘤率:克方40.8%,DDP49.8%),能抑制A549和H157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与DDP有一定的协同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原癌基因的活化、抑制血管生成、诱导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项目进展已完成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抗肺癌药物主要使用化疗药物,但其毒副作用也最为致命。天然药物及其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术后调理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本项目处方为国医大师的临床经验方,疗效好,并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还具有抗肺癌作用强、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及PI3K/Akt 信号通路等多方向作用机制的治疗优势。因此,在国内外抗肺癌药物中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人参平肺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TRP离子通道调控的麻杏配伍方稳定气道功能的机制研究”。 【类    别】中药新药六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人参平肺方是项目组依据古方结合临床经验加味而成。 【功能主治】主治气阴不足、痰瘀交阻之肺纤维化。 【主要技术指标】 1.药效实验: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人参平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分别灌胃给药28天,连续给药4周,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药物经灌胃给药有减轻博来霉素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和其它肺部病变的作用,肺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以药物中剂量效果最好,其病变程度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可见明显降低(P<0.01-0.05)。采用PFT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VC、TLC、Cchord明显下降(P<0.01),RI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平肺散组FVC、Cchord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TLC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则降低(P<0.05)。提示人参平肺颗粒具有改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肺纤维化程度,并能稳定、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2.效应机制研究表明:人参平肺颗粒可能通过调节肺组织炎症与增殖相关通路、以及参与抑制氧化应激所致损伤反应,达到改善肺纤维化和肺功能的作用。 3.急性毒性试验:按400.0g·kg-1 (5.0g·mL-1×40mL·kg-1×2次)剂量一日内分两次灌胃给药的20只小鼠,在观察时间内一般情况良好,毛色光滑、活动、摄食、粪便色泽与质地正常,活动无减少,且两周内无死亡及其它异常现象发生。14天后处死动物,解剖无肉眼可见的病理性改变。供试品每日临床用量为75g生药,成人体重按60kg计,供试品临床成人用药量约为生药量1.25g·kg-1·d-1。供试品小鼠灌胃的最大给药量相当于生药量400.0g·kg-1·d-1,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320倍。 4.完成初步制剂工艺研究。 【推广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肺纤维化的发病率亦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肺间质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为渐进性、致命性的疾病,其病因至今不明,临床上无肯定有效的药物。被评价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药吡非尼酮,服用9 个月,能提高IPF 患者的肺活量,延缓 IPF 的加重。但是口服吡非尼酮引起全身副反应,如恶心、厌食、头晕、皮疹、肝功能紊乱以及光毒性等,其中光毒性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分别是 51%、53%。针对肺纤维化发病和治疗现状,发挥中医药辨证治疗优势,亟待深入系统地对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整理挖掘,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颗粒溶素(Granlysin)
成果创新点 颗粒溶解素(granulysin, GNLY)是一种存在于人体 细胞毒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 项目组首次发现 GNLY 在体外可显著增加耐药金黄色葡 萄球菌 MRSA 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杆菌也有抗菌增敏作用。而且,GNLY 具有良 好的安全性和低免疫原性,是一种理想的富有开发前景的 候选抗生素增效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颗粒溶素(Granlysin)
颗粒溶解素(granulysin, GNLY)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毒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 项目组首次发现 GNLY 在体外可显著增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抗铜绿假单胞杆菌也有抗菌增敏作用。而且,GNLY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低免疫原性,是一种理想的富有开发前景的候选抗生素增效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23
常温下对谷极化发光的高效调控
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具有独特的谷自旋自由度可用于信息和传感等领域,是研发谷电子学微纳光电器件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利用金属微纳结构(纳米线、纳米光栅、超表面等)调控TMDCs材料的谷偏振发射特性,实现了左旋/右旋光的空间方向选择性传播。然而,这些表面波导型微纳结构往往尺寸较大(>1μm2),难以满足微型化和高度集成的器件设计需求。基于自上而下制备的纳米结构对比湿法生长的,通常其表面粗糙度大且品质因子低,因而要求在低温度环境下才能展现调制效果。获得常温下高效调控TMDCs谷偏振发射特性的微纳结构器件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近期工作中,北京大学极端光学团队利用扫描探针操控组装纳米颗粒,形成复合杂化纳米结构体,先后实现了调控纳米颗粒散射光和荧光,达到单向性发射 [Laser & Photon. Rev. 9, 530(2015);10, 647 (2016)]。在最新的工作中,课题组将探针微纳操控方法引入到手性特征微纳结构体系研究中,实现超小型手性光学天线高效调制谷极化发光特性。 实验上,研究团队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针尖操控金纳米棒,组装制备出一种具有手征特性的立体空间V型天线(~0.02μm2)【图1(A)】。其中,将单层二硫化钼夹在天线中间,在纳米棒交叠区形成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热点区,可显著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荧光强度增强约3个量级。单层二硫化钼在天线近场耦合和远场干涉等作用下,其远场辐射方向从各向同性被调制成单向性发射【图1(B)】;同时,由于天线的手性耦合特性使得TMDCs的荧光谷偏振度从18%提高到47%【图1(C)】。模拟计算表明,天线对于谷荧光的偏振度调控,由Purcell效应、局域模式耦合以及远场干涉效应共同决定。研究人员还利用探针操控的灵活性,通过原位改变两个金纳米棒的夹角和相对位置,获得具有左旋、右旋手征特性强弱不同的系列V型天线。实验测量结果均与模拟计算的预期相一致,有力地支持了该手性天线调控性能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为开发谷光电子微纳器件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手性光学天线的量子效率依赖于量子发射体的手性,该发现为手性结构调控辐射场的相关研究新方向提供了可能性。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胶体NiO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胶体NiO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将羧酸镍、保护配体、醇或胺和有机溶剂混合,惰性气氛下搅拌并抽真空;将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加热到100~350℃,反应后经冷却、沉淀剂沉淀、提纯处理,得到所述的胶体NiO纳米晶;所述羧酸镍的通式为:(R1-COO)2Ni,所述保护配体的通式为(R2-COO)nM,其中,R1与R2独立地选自H、C2~C30的烃基或芳基,所述Mn+与羧酸根结合形成的羧酸盐的反应活性低于羧酸镍,n为羧酸根数。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纯相胶体NiO纳米晶,具有易于低温溶液工艺成膜、功函数高等优点,有望应用于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诸多领域。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生物转化甲烷气体联产细胞蛋白和多糖
针对我国蛋白饲料和多糖产品的巨大市场空间,团队借助专有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自主研发了甲烷气体高值化生物转化技术,拥有我国行业内首个专利授权。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将页岩气、沼气等甲烷气体通过微生物高效转化为细胞蛋白和多糖。 所产甲烷基细胞蛋白富含包括全部必需氨基酸的 18 种氨基酸,菌体粗蛋白含量大于 60%,其中 9 种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占比达 30%,其在总氨基酸含量、限制性氨基酸含量等参数水平上明显优于豆粕蛋白,并与鱼粉蛋白相似。 所产多糖经权威机构鉴定,其结构与保湿霜类护肤品添加剂海藻多糖结构相似度达97%,具有保湿、修复等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美产品添加剂与化妆品添加剂。 本项目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洁高效和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的优势。通过前期建立甲烷生物制造的全链条研发平台,该技术已完成从实验室向产业化的推进。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银蜊桑叶颗粒(胶囊)
【项目来源】科技部863计划“基于海洋传统药源生物的中药新药开发”、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 【知识产权】已获发明专利1项: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类    别】保健食品。 【剂    型】颗粒剂、胶囊剂。 【保健功能】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适应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处方来源】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四角蛤蜊有润五脏、止消渴等功效。《本草经疏》记载:“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其味咸能入肾,可滋阴补肾,以治下消”;其性寒能清热,以清肺胃之燥热,桑叶能疏热散风,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与蛤蜊配伍可加强清肺胃,生津液之效,以治上、中消。《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对桑叶中提取出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作为桑叶提取物与四角蛤蜊粗多糖进行配伍,以四角蛤蜊为君药,桑叶为臣药,两者共同组方,共奏清热生津、止消渴之功效。 【主要技术指标】 1.确定了四角蛤蜊与桑叶提取工艺,并通过均匀设计筛选确定了桑叶提取物和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的最佳降糖作用配比,研究确定了“银桑降糖颗粒”制剂工艺。 2.完成桑叶提取物及四角蛤蜊粗多糖中试研究,制成“银桑降糖颗粒”中试样品。 3.完成“银桑降糖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对“银桑降糖颗粒”的原料、中间体及制剂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 4.进行“银桑降糖颗粒”的初步稳定性研究,对三批中试产品进行了3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批制剂在考察期间稳定性良好。 5.完成“银桑降糖颗粒”安全性初步评价研究。 6.完成“银桑降糖颗粒”药效学研究,①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降低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对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②能够降低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能够显著降低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能够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能够降低TCH、TG的含量,表现出较好的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的作用。③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的血糖值,给药2周后,即表现出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蛤蜊与桑叶均为药食两用来源,将两者配伍安全性好,降糖作用确切。避免化药的不良反应。蛤蜊与桑叶的原料价格较低,“银桑降糖颗粒”工艺简单,成本可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进展情况】已获一项发明专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潜阳育阴颗粒
【项目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编号:CX201102. 【类    别】中药新药。 【剂    型】颗粒剂。 【知识产权】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专利名称:一种降压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205024.2。专利授权号:ZL 201010205024.2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中医专家唐蜀华教授临床有效经验方。对于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患者,其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针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病机肝肾阴虚、瘀阻肾络研制而成。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滋阴清热,化瘀通络。主治高血压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肾络瘀阻的证型,临床见:头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性情急躁,夜尿频多,舌红中有裂纹,脉细数。 【主要技术指标】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与钙通道阻滞剂相比,证实该药具有降压、改善肾血流,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良好效果。 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进行药效学的研究中发现,该方能降低血压,减少肾脏对尿Alb、尿β2-MG的排泄,降低肾小球胶原蛋白含量,还能降低血糖、胰岛素、胆固醇(TC) 、甘油三脂(TG)、肾脏及心肌局部的AngⅡ、ET,升高循环和肾脏局部的NO水平。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提示本方可以改善肾小球球囊和毛细血管丛细胞的增生,减少炎症渗出物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后期在临床应用上治疗我院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患若干例,疗效观察表明本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病I期、II期患者不仅有降压的作用,而且对其血脂代谢及血尿IgG、IgM、β2-MG、 Alb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有效率达90%。 【推广应用前景】现代医学药物治疗高血压近期疗效明显,但由于作用靶位单一,而血压升高及对靶器官的损害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实现的,故长期应用单体化学药物多出现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和相应的副作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用针对性的方药治疗本病,具有对机体进行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特点,极具治疗潜力。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获发明专利1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养阴益气活血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养阴益气活血方药配伍治疗血栓的分子机理研究”,编号:KJD360003。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临床经验方。以中医传统的治法理论和方药配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养阴行血“增水行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颖思路。据此遣药组方,进一步探寻有效部位群,制成颗粒剂。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活血破瘀。主治血瘀证、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 【主要技术指标】1.本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关于VEC研究的新成果,从养阴药及配伍活血、益气药物后抗VEC凋亡和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凋亡第二信使及粘附分子等角度入手,可从分子水平深入揭示养阴药及其不同配伍保护VEC以防治瘀血形成的作用机理。 2.本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从细胞到分子水平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3.研究将采用血清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检测指标探讨养阴药及其配伍治疗瘀血的药效基础,更接近中药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有助于揭示方剂中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和中药真正的有效成分、有效活性部位。 【推广应用前景】传统的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大多局限在活血化瘀类中药,而对养阴、益气等药物治疗瘀血的作用较为忽视。本项研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剂配伍理论,以及配合中医药临床的应用,为开发中药治疗血瘀证的新药打下基础。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技术,并结合了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水平上揭示养阴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瘀血证的作用机理。本项目率先提出了养阴行血“增水行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颖思路,从现代科学角度去诠释和理解中医的传统治则和方药理论,对促进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及其与现代医学间的相互沟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的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56 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