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赵方超
姓名 赵方超 单位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职称 副教授/硕导 电话 17860757850 邮箱 zhaofangchao@qut.edu.cn
赵方超 2021-12-31
赵煜
赵煜,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长安大学桥梁结构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研究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煜教授是长安大学桥梁智能检测与评估方向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估与桥梁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研发工作。针对桥梁荷载试验、外观检测、长期监测领域,重点开展高性能传感器、基于图像技术、激光技术的专用检测仪器研发,研究方向包括模式识别、图像分析、激光测距.GPS 定位、应力应变传感器技术、钢束及混凝土应力测试技术、桥梁安全评价等。目前已经形成了图像检测技术、激光检测技术、多模式融合检测技术.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桥梁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等特色研究方向。 多年来,赵煜教授致力于桥梁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在结构应变测试新技术、结构变形测试新技术、体内/体外预应力测试新技术、结构外观测试新技术四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省级项目10 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2021年,作为“道路与桥梁多源协同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成果的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名)。 赵煜教授积极推动桥梁智能检测技术和装备的成果转化工作,已形成可转化产品8项,技术指标国内领先,个别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新疆果子沟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赵煜教授 2018 年发起成立桥梁智能检测联盟,是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桥梁智能检测联盟旨在促进联盟成员在技术、服务、产品及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建立桥梁结构智能检测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积极推动中国桥梁智能检测技术持续发展。依托联盟,已经举办两届“全国桥梁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价技术论坛”,在国内智能检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赵煜 2023-03-15
赵岩
赵岩,男,1979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满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工作。
赵岩 2021-06-23
赵欣欣
个人简介  赵欣欣,女,1974生人,吉林省双辽县人,讲师,2006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留校在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任教,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留校任教,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国家核心期刊等科研论文10余篇。主讲《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种子学》、《种子检验学》、《良种加工与贮藏》等课程。先后参加省级以上课题4项,分别在plant science 和CerealResearch Communications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参与培育作物新品种“吉爆3号”、“吉玉4号”。
赵欣欣 2021-06-23
赵宇
研究方向 轻合金及仿生工程材料 主讲课程及教学情况 铸造成型原理、激光加工工艺、非平衡凝固新材料  
赵宇 2021-06-23
赵婷婷
赵婷婷,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自任教以来,承担《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哲学》、《大学生学习指导》等多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课程;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教委等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课题和委托课题;发表论文百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专著6部。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得“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人才”等称号。
赵婷婷 2023-03-10
赵燕
赵燕,女,1977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先后担任两项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的项目秘书,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证候规范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室秘书,证候与方剂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秘书,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秘书。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工作。教学工作方面,先后主讲了3门课程,参与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国家级双语课程《中医诊断学》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首轮慕课课程《中医诊断学上》的建设工作,获得国家级双语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9),中华医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4)。科研工作方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症、证的规范化、标准化;中医情绪研究等。
赵燕 2023-02-22
赵黎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科研院院长、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兼)、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国轻工业生物基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特医食品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食品添加剂分会理事长、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理事长、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益生制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Food Bioengineering创刊主编,Food Science & Nutrition、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中国食品学报》、《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生物技术进展》、《中国酿造》、《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 基于分离提取技术的食品药品及材料工程。 1.糖生物工程(功能碳水化合物的绿色生物制造、分离纯化及功能评价); 2.分离工程(膜和色谱分离技术及其在糖工程、生物制造中的应用); 3.生物基材料工程(新型生物基材料开发、纳米生物基材料及其在食品医药应用); 4.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食品、发酵食品开发。
赵黎明 2023-03-02
赵刚
赵刚,男,1981年9月生,教授, 1996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005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一直从事数字化学习、多媒体分析与处理、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先后承担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监控视频XXXX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网络文化安全及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06BAK11B00);国家863项目子课题“面向教育的海量知识资源组织、管理与服务系统”;在数字化学习、教育数字媒体、新型数字视频监控技术、网络文化内容安全监管等方面获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IEEE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赵刚 2023-03-02
余仲东
余仲东(1969-):四川威远县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森林病理学和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包括:重大森林病害发生机制及治理、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和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应用开发。
余仲东 2023-03-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