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教授
硕导
资源与环境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担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基础件分会委员(2017年至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2020年至今);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委会委员(2021年至今);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京津冀专家委员会委员(2021年至今);《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2017年至今);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1.教育背景:
2010.09-2015.06,山东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6.09-2010.06,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学院外联部部长,班级宣传委员。
2.工作经历:
2019.12至今,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8.12至今,象限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究无人机动力系统 ;
2016-2018,天津市圣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研究车辆混合动力。
2015.09-2019.11,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3.研究方向
(1)内燃机和新能源汽车;
(2)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摩擦、传热和燃烧污染物控制。
(1)获河北省“冀青之星”;
(2)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3)获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志愿服务先进志愿者;
(4)获2016-2017、2018、2019、2020年河北工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5)获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6)获2020年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研之星”;
(7)获2019年河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优秀设计方案三等奖;
(8)获2019年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
(9)获2016年河北工业大学第三届教师“师德建设及板书设计竞赛”优秀奖;
(10)获2015年河北工业大学第二届新入职专任教师“精彩一课”竞赛二等奖;
(11)指导多项河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和校级3项;指导节能减排大赛校级获奖2项;
(12)指导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4篇,其中一篇到学校展板展示。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近期代表性SCI/EI/核心论文如下:
题 目 |
发表时间 |
刊物名称 |
排序 |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DPF Porous Media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based on LBM |
2021录用 |
Open Physics(SCI) |
通讯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s in a pilot ignited direct injection natural gas engine using HCDI strategy |
2021 |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SCI) |
共同通讯 |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gaseous fuel composition in a pilot ignited direct injection natural gas engine |
2021 |
Energy(SCI) |
第三 |
Random pore structure and REV scale flow analysis of engine particulate filter based on LBM |
2020 |
Open Physics(SCI) |
通讯 |
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磨粒流加工过程中颗粒形状影响的数值模拟 |
2020 |
内燃机工程 (CSCD核心) |
通讯 |
The effect of lubricant viscosity model with improver on friction and lubrication of piston skirt-cylinder liner conjunction |
2020 |
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SCI) |
通讯 |
Performance of a direct-injection natural gas engine with multiple injection strategies, |
2019 |
Energy(SCI) |
第三 |
Study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porous media in engine particulate filters based on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
2019 |
Energies |
通讯 |
WLTC工况下汽油机颗粒捕集器性能研究 |
2019 |
车用内燃机 (北大核心) |
通讯 |
A kinetic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ethane substitution on the ignition of n-heptane/air mixture |
2019 |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SCI) |
第二 |
车头长度对高速列车气动特性与声场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及降噪研究 |
2018 |
中国铁道科学(EI) |
第一 |
考虑沸腾和缸内局部传热的缸盖流固耦合传热分析 |
2018 |
内燃机工程 (CSCD核心) |
第一 |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temperature on frictional power loss of piston ring-cylinder liner system |
2017 |
SAE Technical Paper 2017-01-2421(EI) |
共同一作 |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heat transfer of pist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oil oscillating cooling and in-cylinder local heat transfer |
2017 |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EI) |
第一 |
基于热弹流混合润滑的内燃机滑动轴承零磨损 |
2017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EI) |
第一 |
考虑空穴和微观弹流润滑效应的连杆大头轴承热弹流混合润滑分析 |
2015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EI) |
第一 |
柴油机单缸停油主轴承润滑分析 |
2014 |
内燃机工程(EI) |
第一 |
一种适用于柴油机结构温度场计算的缸内传热模型 |
2014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EI) |
第一 |
基于沸腾传热模型的缸盖水腔设计判据 |
2014 |
内燃机工程(EI) |
第一 |
A Novel Strength Analysis Method for Multi-Parts of th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 |
2012 |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
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