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在镀镍锌之前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通过纯化、氧化处理获得较纯净纳米碳管,再通过活化、敏化处理在纳米碳管表面形成催化金属核;b.将预处理后的纳米碳管加入镍锌镀液中,反应过程用超声波振荡器充分散,Ni-Zn-P在纳米碳管表面的催化金属核上沉积并长大,继而形成连续结合镀层,镍的自催化活性使沉积持续进行,从而得到较厚的镀层。将经过以上处理的纳米碳管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时,可以和金属基体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超细破壁灵芝孢子粉生产技术与设备简介
灵芝孢子是灵芝成熟时释放出的褐色粉末,集中了灵芝的精华,含有丰富的灵芝多糖,有机锗、多肽、三萜及甾醇类等多种功效成分,能有效的预防肿瘤的发生,并能明显破坏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配合治疗肿瘤时,可减轻放疗、化疗的反应;能增强细胞免疫水平,从而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延缓人体衰老;对诸如肝炎、心血管病、白血球减少、肌肉萎缩、神经衰弱、支气管炎及哮喘等慢性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然而,灵芝孢子需经破壁与超细化处理后,其中的营养成分才能被人体快速充分完全吸收。研究表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具有多级孔结构和孔壁由纳米线编织的泡沫陶瓷
1.痛点问题 从目前中国节能政策的导向来看,绿色建筑节能环保需求不断加强,且对材料的保温性和防火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有机材料因为其防火性能差,开始逐步退出市场。泡沫陶瓷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防火性,作为A1级建筑保温材料市场非常广阔,每年新增建筑市场约2000亿元,老旧建筑的改造也差不多有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而长期以来,采用泡沫陶瓷作为保温节能和烟气过滤的主要问题是气孔率只能做到95%以下,气孔率超过95%以后,抗压强度急剧下降。 2.解决方案 本技术采用二级孔结构和在孔内生长纳米线的方法,使得高气孔率的泡沫陶瓷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具备了在保温节能和高温烟气过滤应用的可能性。具体包括:在陶瓷原料中适当掺入一定比例的微米级铝粉,利用铝粉的可肯达尔效应,将铝粉形成氧化铝空心球,形成在空壁和三角处的二级孔结构,显著增强了泡沫陶瓷的力学性能;在陶瓷原料中参入Si粉,在1400度左右,在埋碳的还原气氛中,可以在孔壁中形成碳化硅纳米线,这些纳米线可以协同增强力学性能和增加高温烟气的过滤效果。 3.合作需求 1)应用场景:选择一栋建筑外墙保温为示范工程,测试保温节能的效果。 2)资源对接,目标合作区域、领域和合作企业。
清华大学 2022-11-16
冬枣篱壁形生态栽培模式及优质清洁生产技术
近几年因冬枣品质下降、农残超标导致产业萎缩,严重影响了 滨州作为“中国枣乡”、“中国冬枣之乡”的品牌声誉,也威胁枣树资源的保 护利用。枣树因其结果早、易整形和干性强等特点,适合篱壁形栽培,单株为 高纺锤或超纺锤形,支架栽培,行间生草,树下覆膜,果实套袋。新型枣园可 改善光合生态、土壤生态、区域环境生态和病虫害防治环境。套袋和覆膜技术 能有效提高冬枣综合品质、降低农残和改善土壤质量。以近 5 年在沾化区古城 镇耿志忠和孙观朋等枣农的果园进行的套袋、覆膜、生草试验为例,每亩年有 机肥和农药费用 1000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助行机器人人机接口及其避障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助行机器人人机接口及其避障控制方法;人机接口包括压力采集模块、障碍物探测模块和控制器;压力采集模块用于检测操作者手部的作用力;障碍物探测模块用于探测周边障碍物;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以及障碍物探测模块探测的数据计算助行机器人的速度,并根据助行机器人的速度控制助行机器人实现助行和避障功能。障碍物探测模块由激光传感器和高速 USB 数据线组成,可以探测周边障碍物;控制器与压力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老年人/残疾人住宅自助系统
可供空穴老人/不能站立的残疾人使用,在住宅内帮助使用者完成生活自理,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要求外界救助,大小便自动报警,外部可以监控使用者的生活与身体状态,发生意外系统会自动要求外界救助。 项目来源:自主研发。 技术推广意向:机电生产企业。 现状特点:市场现在无此系统。 技术创新:采用压力/温度/距离综合测量技术,采用局部无线通信技术,大小便收集箱和智能车的控制技术。 成果所处研究阶段:完成初步设计。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张人禾
张人禾,1962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 1982年张人禾从兰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进入南京农学院植保系工作;1984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气候与季风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1年出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担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任;2012年担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2018年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2024年11月,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士。 张人禾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热带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学等。
张人禾 2022-01-12
八人圆桌
25㎜弯曲防火板贴面台面,钢质烤漆骨架,玻璃钢面板坐椅。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八人长桌
供八人使用的长方形桌子。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HKM中科米点定制4吨大量程多分三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手臂动态底座
HKM中科米点定制4吨大量程多分三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手臂动态底座
安徽中科米点传感器有限公司 2021-12-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5 76 77
  • ...
  •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