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对称图像对称轴检测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鲁棒的图像对称轴检测定位方法,具体包括(1)图像边缘提取;(2)边缘点梯度计算;(3)边缘点对的中垂线方向及权值计算;(4)极坐标映射,寻找最优对称轴。本发明利用了对称图像边缘点梯度方向的对称性,针对边缘点集,计算任意两边缘点的中垂线,根据梯度方向计算该中垂线的映射权值,形成待选中轴线;利用了Hough 变换的映射机制,使用标准极坐标公式描述所有的待选中轴线,在对应的极坐标位置上累加映射权值,选择权值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国内药食同源“零食化”的领航者
团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和传播,结合中医体质学、经典医学古籍配方,采用现代工艺及技术,研发出适合现代人调理改善亚健康问题的“药食同源”零食化滋补品。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武汉杏林斋商贸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魏丹蕾 注册时间 2015年6月11日 注册所在省市 湖北省武汉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2333609439R 经营范围 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的批发兼零售;网上销售:保健用品、化妆品、洗涤用品、日用百货、办公用品、工艺美术品;商务信息咨询(不含投资咨询);服装、护肤品、电子产品、珠宝首饰的批零兼营;展览展示服务;会议会展服务;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及发布。 企业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甲2号院国防科技园1号楼1122室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魏丹蕾 针灸推拿学院/针推专业 2015年/2018年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王林元 中药学院 教授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五、项目简介 魏氏甄品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食疗养生创新创业团队,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食疗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团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和传播,结合中医体质学、经典医学古籍配方,采用现代工艺及技术,研发出适合现代人调理改善亚健康问题的“药食同源”零食化滋补品。成立至今,魏氏甄品曾受邀参加CCTV央视网及30多家卫视媒体采访报道,《美丽俏佳人》栏目录制。团队目前开发出代茶饮、膏方、养生零食3条产品线20个SKU。魏氏甄品曾在全国互联网+大赛、全国中医高等院校创业大赛、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评选、校内杏林杯创业大赛等各项比赛中获奖。同时公司与源产地成立种植基地,溯源道地食材,帮助基层农民创收。我们希望可以为所有人带来更美味,更道地,更健康的养生零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2-07-27
一种真三轴仪端头装配式夹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轴仪端头装配式夹具,包括:所述过渡钢槽包括长方形底板及沿底板侧边设置的三个长方形侧板,底板及侧板均为钢板,且连为一体;三个侧板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与侧板相贴的橡胶垫板,内六角螺栓穿过外置的橡胶垫板而与所在侧板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内六角螺栓对内置橡胶垫板的压紧力来实现三个侧板内侧与真三轴仪原作动头的固定;通过底板内侧的内六角紧固螺栓实现底板与底板外侧的围压加载板的固定;根据加载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围压加载板的加载面尺寸。本发明能够拓宽真三轴仪加载构件的尺寸与形状限值,同时能够提高仪器
东南大学 2021-04-14
复合材料五轴加工中心NF5-2636-F
该产品采用跟随龙门式防护罩 ,全包围架构 ,有效防止飞屑的任意飞溅和提高设备 的安全性能
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2021-08-30
NA4200 双轴倾斜仪/倾角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NA4200双轴倾角传感器为各种对零点校正,灵敏度校正和宽温度特性补偿等技术指标要求严格的工业水平测量控制应用而设计,采用双轴结构,水平安装,测量X轴和Y轴,具有测量范围宽(±5°~±180°),精度高(0.02°),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根据不同需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道路、桥梁、石油、煤矿和地质勘探等各种需要测量重力参考系下倾角的场合。产品说明:指标名称 参数测量范围 ±5°/±15°/±30°/±45°/±60°/±90°精度 0.02°/0.05°/0.1°/0.3°/0.5°温漂 ±0.004°/℃响应时间 0.2S输出方式 RS232/RS485/4~20m A/0.5~4.5V/CAN2.0B/其它定制输出供电电压 9~30V功耗 <30mA@24V质量 210gram 工作温度 - 40 to + 85 °C储存温度 - 50 to + 125 °C冲击 50G防护等级 IP65/67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及类案推荐平台
该成果是全行业第一款面向医患纠纷的专业化调解平台,已从简单的类案推荐系统演变为面向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一体化、专业性、共享的在线办案平台,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在线申请、远程受理;2、在线审批、实时监管;3、在线流转、智能调解;4、分层统计、自动归档。其作为当事人、调解员、专家、中心主任、行政指导人员一个共享平台,在提供各种便捷、规范、智能服务的同时,实现医患纠纷调解信息由事后的补录到在线实时、精准、智能的采集、监控和统计,为进一步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奠定坚实基础。平台的应用情况已在江苏省13个地市医调中心系统试运行;作为一款专业化调解平台,已受到江苏高院的重视,现已正式与其非诉大平台完成对接,进入试运行阶段。
东南大学 2021-04-11
聚乙烯脒(PVAD)类高分子絮凝剂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抗脑缺血1类化学新药DBZ的开发
完成人简介:郑晓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效应成分分析”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九三学社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大学主委,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果内容:丹参素冰片酯(DBZ)是课题组应用代谢物组学研究技术,采用HPLCMS、GCMS、GCFTIR、NMR等技术手段,在复方丹参方效应成分的基础上,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君使”对药的化合物设计方法,结合现代药物化学和药理学,设计、合成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的新药候选化合物。DBZ显著的抗脑缺血损伤活性,并从血管新生、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深入全面地揭示了其多环节的作用机制,相关文章发表在药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药理学杂志》上。 DBZ具有易于制备、工艺可控、高效低毒等特点,是一个成药能力良好的化合物。现已完成大规模化的非光学活性DBZ生产工艺(20Kg/批),并建立光学活性DBZ拆分工艺,建立光学活性DBZ不对称合成工艺;同时开发出光学活性的右旋 DBZ 10公斤级合成工艺。建立了DBZ原料药质量标准、DBZ脂肪乳剂的工艺。 现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 1项PCT国际专利获58个国家及地区授权。 成果用途: 该项目研究内容及产品涉及治疗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1类化药)开发。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本项目欲融资8,000万元占股20%,按照国家 1 类新药的申报要求,展开研发、产业化的规范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 201410175950.8 一种混旋丹参素冰片酯的合成方法 授权 ZL 201310470979.4 一种丹参素冰片酯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授权 ZL200910023010.6 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ZL200610042787.3  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PCT/CN2007/001550 取代β苯基α羟基丙酸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西北大学 2021-05-11
一类抗肿瘤新药环苯替尼项目
环苯替尼是全新结构新实体化合物,为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按新药注册分类属于化学药品1.1。是格列卫 Gleevec(甲磺酸伊马替尼)的me better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环苯替尼是通过骨架跃迁策略发现新结构化合物,机制研究表明为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药物。 环苯替尼的显著特点是对人癌(CML)免疫缺陷性小鼠异体移植体内药效达到治愈的效果,肿瘤细胞完全被杀死,有效率达到100%,无严重毒性发生。 环苯替尼经8步化学合成,获得的全新结构的化合物,经一级检索未见相关报导(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目前已获得 2 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1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该课题的临床前主要试验工作已经完成,包括:环苯替尼合成工艺、结构确证、原料及制剂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和部分安全性研究,已经具备成药性。
辽宁大学 2021-04-11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及类案推荐平台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及类案推荐平台是全行业第一款面向医患纠纷的专业化调解平台,已从简单的类案推荐系统演变为面向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一体化、专业性、共享的在线办案平台,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在线申请、远程受理;(2)在线审批、实时监管;(3)在线流转、智能调解;(4)分层统计、自动归档 …… 其作为当事人、调解员、专家、中心主任、行政指导人员一个共享平台,在提供各种便捷、规范、智能服务的同时,实现医患纠纷调解信息由事后的补录到在线实时、精准、智能的采集、监控和统计,为进一步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奠定坚实基础。平台的应用情况已在江苏省13个地市医调中心系统试运行;作为一款专业化调解平台,已受到江苏高院的重视,现已正式与其非诉大平台完成对接,进入试运行阶段。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