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肿瘤计算机辅助诊疗
1、肝癌肿瘤预测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 2014》指出,2012 年中国新 增肝癌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一半以上。2012 年我国新增肝癌病例 394770 例,占到了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 50%。我国肝癌死 亡病例也居高不下,死亡率仅次于肺癌。目前研究基于 CT 图片进行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肝癌转移预测。 2、肺结节预测 主要成果包含基于胸片的早期肺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虚拟软组织胸片系统;基于 X 光早期乳腺癌计算机辅助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辅助排便和灌肠训练模型
XM-FG辅助排便和灌肠训练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FG辅助排便和灌肠训练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 ■ 模拟长期卧床病人或者年老无力的排便病人,仿真人大小,具有肛门、模拟肛柱及直肠等结构,在灌肠插管过程中有真实的阻滞感。 ■ 具有标准的灌肠体位,左侧卧位,左腿自然伸直,右腿屈曲,腹壁可打开,可从透明的肠腔内看到灌肠导管的末端。 ■ 可注入模拟灌肠液,使用肛管插管灌肠法。 ■ 可进行甘油注射灌肠(从腹部侧方的排液管流出)。 ■ 可行多种灌肠操作包括大量、小量、保留、不保留灌肠、清洁灌肠等操作,并真实的灌入液体,灌入的液体不会逆向流出。 ■ 模型结构便于拆装、清洗,模型内的液体可方便引出。   二、标准配置: ■ 辅助排便和灌肠操作模型:1台 ■ 灌肠筒:1套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汉字教学辅助知识库
产品详细介绍1.前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国全面介入国际事务,进入国际市场,展开全球合作交流战略的一项重要国策,被界定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汉语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它从古老的年代一步步走到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在当今不同文化之间,汉语正在成为人们所共同寻求的沟通对话的桥梁和渠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将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这一重要国策落到实处,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勇于创新,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上一个台阶。      北京环球西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学方面及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专家们通过对汉语教学的长期跟踪、调研并做深入研究,充分掌握了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及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近5年的研究、开发、实践,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套“汉字教学实训室”及“对外汉语教学汉字辅助知识库” 。西雅公司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并建立了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融教学、师资培训、科研于一体的“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学基地”,开创对外汉语教学新模式。这将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探索解决汉语教学中的瓶颈--特别是“汉字教学”这一课题的重要实验场所。实践证明:“西雅汉字教学实训室”使汉语教学变得更有规律、更为直观并更为有效,解决了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这一难题,提高了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外国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情感。事实证明建立“西雅汉字教学实训室”建立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汉语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的高级语言,汉语属于表意文字,而英语等其它语言属于拼音文字。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类信息化语言教学设备,基本解决了第二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训练,但汉语教学中的“写”技能训练一直没有提供有效的信息化途径。我们不可能用键盘这种拼音文字常使用的方法来代替汉字教学,更何况汉字书写本身就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云计算、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手写笔迹保存与识别、输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适合拼音文字输入的键盘方式以外,又增加了汉字书写输入方式。这无疑对汉字教学,特别是汉字书写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途径。“汉字教学实训室”是以网络化、数字化设备为基础,突出手写功能和多媒体教学功能,将数字语音技术、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数字音频与图像录制技术相互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互动、网络互动的汉字、汉语教学设备。2.系统概述?1、汉字教学辅助知识库:依据《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甲级汉字,乙级汉字,丙级汉字,丁级汉字,按照HSK考试要求,对相关考点进行标注,特别是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的特点与难点,据此编写该库。西雅公司与北京语言大学专家及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共同参与了汉字辅助知识库的开发与建设,该系统在语言大学成功应用3年以上。2、系统将汉字识别,手写笔迹保存与回放,可扩展用于中介语料库的采集与研究,业界领先的多媒体处理等多项技术融入汉字辅助知识库中,不仅对汉字进行科学的分类,信息添加、检索与查询,对每一个汉字进行信息注释并配备相关的多媒体学习资料及课程,大大方便了教师与学习者对每个汉字的学习与调用。3、提供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特点、基本笔画、笔顺规则等);提供:汉字本体、注音(汉语拼音、真人发音)、释义(中英文)、汉字结构(部首)信息、笔顺笔画、汉字演化图片、汉字相关图片(看图识字)、繁体字、形近字、衍生字、关联词语、书写要领、使用标注、相关教学视频等多媒体字段信息。是教学、自助学习方法导入的重要手段; 4、系统以汉语初级水平为起点,以常用汉字为参考依据。实现汉字的手写(包括拼音、偏旁部首等)查询检索方式;提供汉字的基本知识(英文对照);提供汉字书写练习模版,提供汉字笔顺、笔画、汉字拆分(组合)等练习答案及相关多媒体参考资源。5、系统可独立实施管理和多媒体数据库数据添加;汉字添加管理/字源/词汇/添加关联词语/添加语法/添加文献/相关文献。方案详情咨询:周经理   13661329538   84718624#qq.com
北京环球西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L2-L4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搭建多模态以及全视角环境感知平台,研发复杂环境下多模型车辆状态多源信息融合估计技术,研发高精度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研制高鲁棒性自适应车辆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系统,研发基于车路协同V2X的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与自然人机交互界面,研发智能卡车编队控制技术,形成融合感知、定位、决策、控制、车路协同的L2-L4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东南大学 2021-04-11
L2-L4智能驾驶控制系统
成果介绍ADAS/AD系统核心是决策算法,团队在这方面掌握全套的核心控制算法,并通过实车封闭赛道测试。在实车控制方面,选用农机测试是针对农田复杂环境判断决策后的实车控制效果,实际效果有很大优势,应用到铺装路面的乘用车属于向下兼容。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搭建了红外成像、彩色可见光成像、多线激光雷达成像等技术组成的车载超模态光学传感;研发高精度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研制高鲁棒性自适应车辆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系统;针对车路协同的基于4G网络的专用LTE-V直联通讯技术;市场前景1、实现车道线实时检测和可行驶区域的识别;2. 多目标交通场景的准确识别和定位;3. 实现全局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4. 超模态低辨识度目标识别,构建超模态低辨识度目标同步拍摄系统;5. 组合导航技术;6. 红外感知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3
列车驾驶员疲劳监测预警系统
本系统首先通过摄像头设备采集视频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快速定位驾驶员脸部,进而准确地进行驾驶员眼部定位、跟踪,通过记录驾驶员眼睛开闭状态曲线判定驾驶员疲劳状况,最后对一定时间内眼睛缓慢闭合所占时间比例满足疲劳上限的驾驶员进行预警。     技术创新点为采用主动人眼定位、跟踪方式进行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在不干扰驾驶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疲劳驾驶员发出预警。     同类技术多采用让驾驶员定时按动按钮等操作性设置来检验驾驶员是否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驾驶员的正常工作。能为列车驾驶安全提供一项保障。应用范围:    所有列车及公共交通工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汽车教学设备无人驾驶双目相机汽车教具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驾驶员安全舒适性的驾驶工作负荷评价理论、方法及在路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花生试验研究辅助工具
该项目在多年花生栽培和育种过程逐渐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法,技术内容涵盖了花生鲜样保存、果针标记、洗根、断根追肥、土壤样品处理等方面,可为花生栽培、生理生态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便捷有效的辅助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花生鲜样保存装置:可以避免传统保存方法对花生植株样品的破坏,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封存样品的精确拿取;一种花生果针标记装置:标记装置主体可以连续循环使用,做到了节能环保,使用过程便捷高效;一种节水便捷式花生洗根装置: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又解决了较小的根系无法被筛选,容易随水流冲走的问题,提高了花生根系的清洗效率;一种花生断根追肥培土一体机:通过断根作业,可以减少花生营养体生长冗余,通过同步追肥、培土,改善了花生生长土壤条件与营养需求,可以实现追肥、培土、断根等措施的机械化一体作业;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土壤研磨装置:设计便于研磨发力,实时观察研磨过程,又可避免研磨过程土壤细粉的溢出,实现了操作过程的清洁化;一种便捷省力的土壤筛:可实现便捷省力的筛分土壤,极大的节省了人力,使用更加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系统
完成人简介:耿国华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且杰出会员。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新性研究,近年主持完成973前期预研、中奥合作项目、国科金面上项目5项等多个项目,合作完成国科金重点及863目标导向项目,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能信息处理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6项。 成果内容: 针对文物形状的特殊性,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破碎文物的计算机辅助复原。本系统采用形状匹配技术,通过三维输入设备实现文物碎片的数字化,研究其空间曲面轮廓线的提取,并根据轮廓线的匹配结果实现破碎文物的拼接复原。实现了曲面模型的匹配拼接、三维曲面模型的融合和复原后曲面的三维编辑,构造了自动拼接与手工调整相结合的文物复原过程模型,为文物研究及文物保护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的数据。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文物的三维数字化;破碎物体的自动拼接;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破碎物体拼接方案的输出;修复后三维模型的三维展示。 成果用途:本项目研究为考古文物及古生物学遗物的复原、修复、仿制提供依据,填补国内空白,开辟计算机辅助复原的新领域,另外还可应用于工业检测过程中的工业件识别及医学领域的外科手术导航。 成果成熟度:市场化产品阶段(技术完全成熟,缺乏资金进行产业化) 投资方式:企业出资采购,学校为主体和企业共同实施转化;学校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与其他单位共同实施转化。 预期成果收益: 平台进一步优化推广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1510072633.8 一种压缩感知矢量几何模型的压缩及恢复方法 授权 自有 2013SR090796 兵马俑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 获批 自有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