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徐飞、郝玉峰教授成功制成透明探测模块串行集成--超薄的光纤偏振态分析仪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徐飞教授、郝玉峰教授、陈烨副研究员、陆延青教授团队和物理学院詹鹏教授,联合中国科技大学石孟竹博士、陈仙辉院士团队、厦门大学陈锦辉副教授和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Kenji Watanabe博士和Takashi Taniguchi博士团队,将三个由二维材料组成的透明光电功能单元串行集成,成功地在人头发丝般粗细的光纤的端面制作出了一个大小约为人类头发横截面的 1/100,厚度为100 nm级的光偏振传感器,能够实现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光的多种偏振态。
南京大学 2022-06-14
四川外贸迎发展新机遇 受益于RCEP,56家企业进出口货值超1.6亿元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以来,四川省共56家进出口企业享受到了协定优惠,进出口货值超1.6亿元。
人民日报 2022-03-09
团队利用单点超精密五轴金刚石车床(Nanotech 350FG)开展相关研究,解 决了高精度大尺寸
电泳技术是目前检测 PCR 产物的有效方法。电泳技术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技 术与平板凝胶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实验试 剂耗量少等优势,但是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的进一步推广。平板凝胶31电泳技术凭借其价格优势成为实验室检测 DNA 最常见的方法。传统凝胶电泳技术 主要包括制胶、进样、电泳、染色及成像五个步骤,所涉及设备主要包括制胶槽、 电泳槽、微波炉,直流电源、摇床及凝胶成像仪等。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北京大学深研院潘锋团队在调控超结构基元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取得重要进展
锂电池已经在手机、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广泛应用。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依赖于价格相对昂贵的钴(Co)和镍(Ni)元素的钴酸锂(LiCoO2)和高镍三元(NCM)正极。
北京大学 2022-07-08
有机玻璃管、乳白有机玻璃管、高透明有机玻璃管、磨砂有机玻璃管、光扩散有机玻璃管
产品详细介绍有机玻璃管第一品牌振兴塑业,现产有机玻璃管、pmma管品种繁多,常用品种包括高透明有机玻璃管、无拉痕有机玻璃管、乳白有机玻璃管、浇注有机玻璃管、挤出有机玻璃管、磨砂有机玻璃管、包括机械磨砂有机玻璃管、自带磨沙有机玻璃管、喷砂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棒等等。有机玻璃异型材、pmma异型材是其中一个大类,按形状可以分为内齿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方管、带槽有机玻璃管、特殊形状有机玻璃异型材等。特殊用途的有机玻璃管品种,有耐高温有机玻璃管、抗紫外线有机玻璃管、防擦花有机玻璃管、阻燃有机玻璃管。灯饰专用的有机玻璃管品种,包括带铝槽有机玻璃管、LED日光灯管、水晶管、立柱灯有机玻璃管等。有机玻璃棒材同样品种繁多,包括普通棒、有机玻璃气泡棒、线条管、线条棒、条纹棒、扭纹管等。 有机玻璃管第一品牌振兴塑业,下辖塑机和塑胶两个分厂,塑机分厂自产自销PMMA管挤出机,塑胶分厂使用塑机分厂自产的有机玻璃管材挤押设备,自有大型模具车间开发模具,开模费用低廉至零。机械塑胶模具三位一体,自产自用自销,行内独例,技术力量雄冠业内。各类灯饰级高透光无痕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棒、pmma异型材外径5至800mm,属高透光高精度级次,主要应用于灯饰特别是豪华灯饰、霓虹灯、水族灯、离子交换柱、液位器、化工管道等,透光率可高达92.8,并能透过紫外线光达73.5,耐紫外线和大气老化,具电绝缘性,耐稀酸、碱、油脂,机械强度和韧性良好,易染色和加工,最高使用温度80度,特殊品种除外。我司的库存系统实时反映有机玻璃管库存变化,欢迎登录我司页面,详细了解有机玻璃管相关介绍和库存情况。  
广东(港惠)振兴塑胶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3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神经磁刺激增强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神经磁刺激增强剂中的应用。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和外磁场作用,可实现脑深部神经磁刺激的方法和系统构造。本发明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良好相容性和磁场响应特性,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递送到特定脑区,在一个特定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性纳米颗粒放大磁场效应,刺激周围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环路的活化,达到治疗一些神经性疾病的目的。
东南大学 2021-04-11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谷超豪(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谷超豪(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科技部 2021-08-3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超课题组开发新型卡介苗用于膀胱癌免疫治疗
通过在BCG表面表达FimH蛋白,赋予了BCG靶向肿瘤细胞糖基化的能力,达到了增强BCG对膀胱肿瘤细胞的选择性黏附和增强免疫反应的一箭双雕的效果,在膀胱癌原位模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抗肿瘤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为临床BCG菌株的减毒增效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极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南京大学 2022-06-14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潘超云副教授团队在卵巢癌铂耐药研究方向取得持续进展
潘超云副教授团队利用商业化激酶抑制剂库对临床相关的激酶靶点进行高通量顺铂合成致死筛选,发现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II (CAMKII)是促进卵巢癌铂耐药的重要激酶,抑制CAMKII可显著增强卵巢癌对顺铂的敏感性。
中山大学 2022-05-31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和机械系研究团队联合报道“超快激光诱导构筑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新进展
近日,材料学院汪长安教授团队和机械系闫剑锋副教授合作首次以超快激光诱导构筑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利用超快激光激发界面局部电场强度,调节原子扩散速率和路径,诱导表面缺陷形成以及亚稳态结构迁移,在一系列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中构筑金属-载体界面强相互作用。
清华大学 2021-1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