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加工航空领域金属构件基于 CMP 的机器人磨抛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CMP 的机器人磨抛系统,包括六轴机器人、放置工件的工件夹、对需要抛 光工件进行检测并三维重构的轮廓检测单元、带抛光垫的磨轮、安装磨轮的基座、以及主控制器,所述 六轴机器人自由端部设有带伺服电机的电主轴,工件夹上方设有能向工件喷 CMP 抛光液的抛光液喷射 装置,工件夹安装在所述电主轴上,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轮廓检测单元、六轴机器人、电主轴
武汉大学 2021-04-14
构件化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构件化智能制造执行系统”主要针对离散型生产企业,基于CORBA和构件化技术,通过分析MES的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规划MES的功能组件和MES与相关企业应用系统集成的接口组件,开发出的构件化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系统在软件结构上采用C/S模式,使用构件化的软件设计方法,在功能上基本与制造执行系统一致,基本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的MES软件水平,填补国内在高端MES软件产品上的空白。 整个系统根据功能划分为生产计划管理、工段作业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物料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劳资人事管理等七个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核心。系统可以对车间所有人员、设备、工具、工装以及时间等生产性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低成本、短交货期、高质量生产,以及对生产作业现场的设备状态、人员和生产质量等情况实时监控,并随时根据作业现场的反馈信息调整生产作业指令,使得生产执行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 系统于2000年被辽宁省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和辽宁省软件产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评为“辽宁省优秀软件产品”奖,并被大连市科技金奖奖励委员会评为2000年度“大连市科技金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构件深化设计
1.技术人才,针对构件深化设计方面; 2.技能型人才,针对构件稳定性连接方面。
潍坊三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1
一种谷物检测用高精度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谷物检测用高精度下料装置,主要包括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开设有圆形的出料口,且下料斗的下方位置设有圆筒状的中间罐,中间罐的上下端均呈开口式结构,且下料斗的底部出料口与中间罐的上端进料口对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可控的形式下小范围了减少物料,这样相对于传统的倾倒方式来说,这种方式的精度更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3D打印网状过滤构件
采用3D打印先进加工技术,经过设计优化、参数优化和组织性能调控,制备不锈钢多孔网状复杂结构过滤组件。该组件对标核电站堆芯过滤组件,技术可以延伸至其他相关应用场景。该技术突出优势为解决了传统加工的技术难题,使多孔网状构件实现快速一体成形。该技术中,结合构件使用需求和3D打印优势,对构件原有设计进行了优化改进,大大提高了产品强度。该技术首创了工艺领先的核电堆芯滤网3D打印一体化设计及复合制造技术,产品综合性能提高100%以上。 相关技术指标:强度500 MPa,塑性延伸率40%以上、耐晶间腐蚀、20天水流冲击测试后无变形。 技术创新点:3D打印实现设计优化和复合制造。 3D打印核电堆芯不锈钢过滤组件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7-18
悬索桥吊杆无应力下料长度修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吊杆无应力下料长度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实测空缆线形反算主缆的实际无应力长度;其次根据实测恒载重量修正吊杆力;然后根据主缆实际无应力长度和吊杆力修正值重新计算主缆成桥线形,主缆在各吊点的标高减去对应桥面标高获得吊杆的有应力长度,根据吊杆的有应力长度和吊杆力计算出吊杆的伸长量;最后由吊杆有应力长度减去吊杆伸长量获得吊杆无应力下料长度。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根据空缆实测线形和恒载称重结果对吊杆无应力长度进行修正,进而保证主梁的设计线形得以实现。
东南大学 2021-04-11
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热-机械行为研究及应用
针对炼铁高炉、炼钢转炉、连铸中间包、钢水包、鱼雷罐车等高温冶金容器及加热炉、高温管道等热力系统设备的共同结构和负荷特点,综合利用计算机仿真和现代电测及激光测试分析技术,开展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行为、变形行为、及强度行为的内部机理和外在表现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热-机械耦合行为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300吨钢包裂纹生成分析及改制设计,转炉延寿技术及工艺确定、高炉下降煤气下降管的塌落事故评估和治理以及转炉等高温结构的设计和行为控制等方面。其中300吨钢包裂纹生成分析及改制研究工作明确了原有进口大型钢包裂纹的生成机理及防治方法,并首次将圆弧底和整体小耳轴应用于大型钢包,使新钢包的各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水平低,最大应力较原有钢包下降约40%。各种最大应力均避开了焊缝位置。焊缝和水口附近的应力水平下降了60%-70%。其结果使钢包的机械强度指标较原有钢包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焊缝和水口附近改善明显。在提高钢包使用寿命、降低包重、减少维修费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彻底替代了原有进口钢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现已在宝钢全面推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贵金属清除剂
企业产品介绍
青岛海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5-02-07
一种便于维修和拆换的建筑PV构件/一种建筑光伏构件
在全球常规能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背景下,太阳能是当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首选之一,其对常规能源短缺的可弥补性和可替代性的优势日益显现。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利用方便,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使太阳能的利用向实用化进一步推进,需大力加强太阳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研制太阳能光伏电池。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其相关光伏发电产品逐步从个别高端应用领域转向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光伏电池组件简称PV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材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光伏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以连接,以适应建筑形式要求。由于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后长时间处于无人监控状态,所以需要定期检查、维修和护理,对于损坏的光伏组件给予更换,保证光电转换正常进行。PV构件和建筑集成后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尤其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形式的建筑,PV构件的维修和更换是解决光伏产品在建筑中推广和应用所遇难题的有效措施。因为即使PV构件能达到与建筑同寿命,但随着PV新产品发电效率的快速提升和制造成本的迅速下降(如同计算机和手机产品的发展一样),建筑既有PV构件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所以,为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设计一种可更换、易维修的建筑PV构件,对满足当前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很有必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但设计简单、方便、灵活,安装成本低,而且在推广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示范意义,对推进建筑节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1
锻造自动线伺服步进梁自动上下料装置
项目背景:锻造作业存在难以克服的高温、粉尘、噪声、 振动等严重危害操作者健康的缺点,基于职业健康安全的要 求,锻造生产实现自动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之劳 动力成本的增加,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业 的重大发展战略。锻造伺服步进梁是锻造自动化的专用设 备,是面向高端锻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多工位连续锻压, 实现自动化抓取锻件装置,不使用关节机器人,通过锻压机 和步进梁手抓的同步自动控制,抓取工件实现多工位锻压过 程。具有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量和生产成本,效 率是普通机器人的 2~3 倍,价格却只有机器人的 1/2~2/3, 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步进梁锻造自动化生产线适用 于批量大、多工位连续化锻造生产。通过步进梁自动化方式 实现大批量稳定化生产是世界知名锻造公司采用的最先进 生产方式。目前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都是由国外大公司垄断, 国内尚无可替代的产品。锻造伺服步进梁的主要难点在于步 进梁属于三次元,各种参数的设计需要大量基础科学的理论 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本研究主要解决国内锻造伺服 步进梁面临的困难和技术难点,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其国产 化替代,保障供应安全,降低成本。锻造伺服步进梁主要部 分由左右单元框架,2 根梁,多对夹爪,锻件有感知装置, 操纵装置,10 台伺服马达(上,下移动闭合各 4 台,左右位 移 2 台),2 台减速器构成。锻造伺服步进梁的上下移动由伺服马达,滚珠丝杆来实现。夹爪的闭合由闭合伺服马达左右、 前后旋转滚珠丝杆来实现。梁的前进(右移)和后退(左移) 由减速器与齿轮、齿条驱动。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上料装置位置移动,误差出 现,导致步进梁第一工位夹爪抓取不到棒料;2.夹爪抓料移 动下一工位过程中掉料;3.夹爪抓料移动下一工位过程中放 料位置偏移;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大学研究机构;熟悉锻造工艺和 伺服控制技术。具有智能制造技术的实施案例。 
青岛默森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60 1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