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
【项目来源】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资助项目。 【项目简介】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重点品种,水生、耐盐药用等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对传统知识调查的范围、对象和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对代表性区域传统知识的调查,研究确立传统知识保护利用方式。建立特殊类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并入全国监测网络系统。建立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数据库和普查成果共享服务平台。研究总结各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管理经验,特殊生态区和中药资源的调查技术经验,修订和完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编制了“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普查培训教材”。编制沿海六省区域的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发展规划。 【技术指标】 1. 开展我国沿海区域6省109个县重点调查品种的资源普查,水生,耐盐中药品种的资源调查和传统知识调查与标(样)本等信息采集。 2. 开展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建设,建立监测机制和监测网络系统。 3. 制定资源区化与生产布局规划。 4. 建立资源中只保存与种质资源库。 5. 研究编制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普查培训教材;研究制定我国沿海六省区域水生,耐盐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规划。 【推广应用前景】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药产业链中基础关键环节。当前,由于中药资源普查长期中断,药用生物物种资源家底不清,尤其是水生、耐盐药用生物资源家底不清,中药资源无序利用现象严重,成为制约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瓶颈。水生、耐盐药用植物是一类特殊环境下的中药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区系种类多且复杂,药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生态价值高,环境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沿海六省的水生、耐盐类中药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水生植物类药材,野生品种丰富,栽培品种和规模逐渐扩大;耐盐类植物资源分布较广泛,资源蕴藏量丰富,具有独特的开发利用方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牛粪资源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渣重熔返回渣的资源化利用
成果简介电渣冶金作为一种特种冶金新技术, 在特殊钢行业占据具足轻重的作用, 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品质特殊钢冶金技术。 但是电渣冶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冶炼过程所需的高品质萤石矿日益枯竭, 这也是电渣冶金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目前电渣冶炼完成后的渣量基本上都不再循环利用, 即使利用, 循环量也是非常少的。 显然, 如果能把这部分渣利用起来, 不仅降低电渣过程多高品质萤石矿的依赖, 也大大降低电渣的冶炼成本。本成果所开发的电渣重熔渣系主要以返回渣为基础, 添加部分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矿石提锂废渣(锂矿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以锂辉石为原料,采用浓硫酸-碳酸钙工艺生产碳酸锂过程产生大量矿石废渣(锂矿渣),生产1吨碳酸锂产品过程产生8-10吨锂矿渣。目前,该锂矿渣仅约10%用作水泥熟料和混凝土、生产陶瓷釉面砖的配料等,大量锂矿渣占地堆放,随风雨易流失,严重污染环境,高效合理地利用锂矿渣是生产厂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室以锂矿渣为原料,成功制备出高附加值的A型、X型分子筛和A/X型共晶分子筛,高效、资源化利用了锂矿渣,开发分子筛产品可应用于吸附、催化和洗涤剂助剂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解决了锂矿渣中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煤矸石、粉煤灰铝、铁、硅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而且仍处于高速增 长中。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2.3%,按现有铝工业发展速度静态计算,我国铝土矿资源 将只能用10年。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 炭开采的副产物煤矸石,其排放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目前我国煤矸石堆积量约40亿 吨;煤燃烧利用的必然产物粉煤灰,占原煤质量的15%-40%。目前我国粉煤灰堆贮量已超过30 亿吨,而且每年以超过3亿吨的量继续产生。煤气化、液化等产生的煤化工灰渣在我国年排放 约4000万吨,未来40年我国将产生煤化工灰渣100-250亿吨。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的煤系固 废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铝资源的巨大潜力。 本项目采用界面活化方法诱导产生铝硅酸盐结构缺陷,在少量助剂协同作用下激发配位体 大量重组而最终提高煤系固废的反应活性,并以工业大量副产稀盐酸或硫酸为浸取剂,获取多 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对于提铝残渣,课题组有成熟技术生产保温建筑材料,导热系数小于0.1 W/m.K,防火等级达到A级,成本低于泡沫混凝土;另外还可用于生产其它高性能建材产品。 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与环境保护日趋严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缓解资源供给 瓶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是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的 准则。本项目的开发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煤化工灰渣的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难题,提供新型铝资 源,并将形成能源、资源、化工、冶金、环保新型循环产业链,带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进步 和相关产业升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内蒙荒漠特色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扶贫开发
本研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开 展固沙植物柽柳生态林寄生管花肉苁蓉药材的种植、加工及药 理学研究,提出并实施对寄主柽柳宽窄行种植、建立种子选育 园及套袋采收、水枪射流钻洞接种及微波湿法加工工艺等系统 工程创新技术
中山大学 2021-04-10
胶结充填采矿协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
一、 技术研发背景(1 1 )近年来我国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快速大幅增长,处置能力严重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加,年产生垃圾量约为 2.5 亿 t,占世界总量的 1/4,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受场地和技术的制约越来越严重,局部地区已出现不能及时安全处置或处置成本过高而不能维持运行的尴尬局面,并严重阻碍了这部分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由传统填埋向焚烧发电的转型。(2 2 )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需得到妥善处置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垃圾焚烧飞灰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危害在于其重金属不能依靠水体和土壤自身的净化作用消除,只能迁移。由于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聚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聚到一定量以后就会导致生物体畸形或导致突变,甚至生物体死亡。重金属对人体的另一危害途径是通过食物链传递。例如,生活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环境下的鱼、虾体内会富集重金属,一旦这些食物被人体摄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发生在日本的由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和由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事件、以及在欧洲陆续发现的由重金属污染导致的一系列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都使重金属污染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垃圾焚烧飞灰中的二噁英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亲脂性固体化合物,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二噁英的污染具有持久性、脂溶性和蓄积性等特点。未来随着垃圾焚烧飞灰产量的快速增加,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无害化处置垃圾焚烧飞灰的问题,不但会制约垃圾焚烧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会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3 3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6 年 10 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在生活垃圾设施规划建设运行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出路,鼓励跨区域合作,提出“推进区域性垃圾焚烧飞灰配套处置工程建设”,统筹生活垃圾焚烧与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设施建设,并开展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4 4 )北京地区的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问题十分迫切截止至 2017 年底北京市已建成并投产 5 座垃圾焚烧厂:鲁家山垃圾焚烧厂、高安屯垃圾焚烧厂、海淀大工村垃圾焚烧厂,顺义垃圾焚烧厂,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2018 年北京市正在加紧推进建设阿苏卫、通州、顺义二期、密云、怀柔 5处垃圾焚烧厂,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北京市垃圾焚烧飞灰年产生量将达35 万吨以上,目前北京市的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方式主要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和制备陶粒资源化利用,这两种处置方式的消纳能力无法满足北京市的需求,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迫在眉睫。基于以上现状,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安全并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的新技术¬——深部胶结充填采矿协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技术。二、技术原理(1 1 ) 全固废充填料强度形成机理胶结充填采矿协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技术充分利用了“硅的四配位同构化效应”和“复盐效应”。钙矾石(Ca 6 Al 2 (SO 4 ) 3 ·(OH) 12 ·26H 2 O)是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最常见的复盐矿物,也是大部分地下采矿胶结充填硬化体中最常见的复盐矿物。钙矾石的溶度积常数为 1.1*10-40 。本项目组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钙矾石在水中的饱和铝离子浓度比水淬高炉矿渣微粉在水中的饱和铝离子浓度低10 倍以上。因此在有足够 Ca2+ 、OH - 和 SO42- 离子供给的体系中,钙矾石的结晶将能持续促进水淬高炉矿渣微粉中的铝氧四面体从矿渣的玻璃体网络中体解出来,从而促进矿渣中较高聚合度的硅-铝氧四面体的链接被破坏,形成大量的活性硅氧四面体或硅氧四面体团,为发生硅的四配位同构化效应或形成 C-S-H 凝胶奠定基础。其中钢渣主要为胶凝体系要提供 Ca2+ 、OH - 和少量硅氧四面体。而钢渣中的 Mg2+ 和 Fe 2+ 在胶凝体系中起到与 Ca 2+ 类似的作用。较大量的脱硫石膏主要为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 Ca2+ 和 SO42- 。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成分为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无机物和重金属等,当烟气净化采用干式或半干式反应法时,另含有一些反应生成物(如 CaCl 2 、CaSO 4 )和部分未完全反应的 Ca(OH) 2 等物质。可为胶凝体系提供大量的 Ca2+ 、OH - 和 SO42- 。同时垃圾焚烧飞灰中有含量较高的 Cl- ,在矿渣水化过程中会形成含氯水化产物水化氯铝酸钙,氯盐在矿渣水化过程中会形成 NaOH 等碱性物质,提高液相碱度,促进矿渣水化的进一步进行。(2 2 )重金属固化的机理胶结充填采矿协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技术在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中实现了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胶凝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C-S-H 凝胶和类沸石矿物等,几种产物对该体系固化重金属均有贡献。重金属元素能够以类质同象的方式进入钙矾石的晶格而被固化,而 C-S-H凝胶具有很强的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另一方面,以砷菱铅矾-砷铅铁矾类复盐矿物((Pb, H+ )(Al 3+ , Fe 3+ , Fe 2+ )3 (SO 42- , AsO43- )2 (OH) 6 )为代表的含砷铅矾类复盐矿物也可以在砷、铅化合物的参与下快速消耗溶液中的 Al3+ 、Fe 3+ 、Fe 2+ 、OH - 和 SO42-等离子,因此也能促进体系中矿渣微粉、钢渣微粉和脱硫石膏的消耗,这类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在较高 pH 值条件下,这类复盐的结晶可以使砷和铅在水中的浓度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砷和铅可以进入类沸石相的水化硅铝网络体中平衡电荷,或作为网络体骨干的一部分而被高度固化。(3 3 )二噁英固化的机理二噁英(dioxin,DXN),化学名为二氧杂环乙烷,标准状态下一般呈白色固体,无色无味;熔点约为 303~305℃,当温度达到 705℃以上时开始分解;难溶于水,美国环保局(US EPA,1900)推荐 2,3,7,8—TCDD 的水溶解度为 19.3ng/L,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二噁英的蒸气压很低,大致为 8.3×10-13 ~4.8×10 -8 mmHg,一般随取代氯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在大气环境中超过 80%的二噁英分布在大气颗粒物中。大部分的二噁英在生物体内不易被代谢,具有生物蓄积与生物放大作用。现行的垃圾焚烧技术的炉内温度可以达到 850℃~900℃,绝大部分二噁英已经被分解,加之二噁英具有极低的溶解度和饱和蒸汽压和极高的脂溶性,所以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通过溶解于水中和挥发传播的比例很小,只可能通过随垃圾焚烧飞灰颗粒进入土壤和水环境以造成污染,本技术通过物理包裹的方法断绝了其污染传播途径,具体为矿渣基胶凝材料-垃圾焚烧飞灰水化反应所形成的固化体系中含有大量的 C-S-H 凝胶,其紧致的结构可降低整体固化体的渗透性,把含二噁英颗粒包裹固定其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耦合快速热解、常压蒸馏及化学蒸汽沉积技术,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bio-coal)和高性能的碳纳米材料(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研究发现,通过常压蒸馏过程参数控制,实现生物油快速结焦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固体燃料(命名为生物煤,bio-c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废聚苯乙烯泡沫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S)又称为发泡聚苯乙烯,因其具有易成型、价格低、使用性能佳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新型包装材料、建筑保湿材料、隔音绝热材料等,但使用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大量被废弃,加上其难以自行降解而造成了众所周知的“白色污染”。聚苯乙烯分子中苯环具有较高活性,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向苯环中引人其它官能团, 如磺酸基、羧酸基、羟基等, 使其转变成具有目的功能性的高分子材料,如用作水处理助剂、胶黏剂,或催化裂解制备苯乙烯单体、燃料等。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经磺化改性后,可制备混凝土减水剂和油井水泥外加剂等。聚苯乙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
该成果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于道路面层、基层、附属设施等各个方面,解决建筑垃圾污染问题, 降低筑路成本, 保护天然资源, 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要求。 已在多项工程中应用,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9 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