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I筛查CT影像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程明明教授团队与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团队,在CT影像智能诊断方面有紧密的合作基础,并在前期研究中取得丰富的成果。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湖北疫区合作医院,将智能诊断技术用于新冠病毒的筛查。武汉同济医院过去几周实际发生的475例疑似肺炎CT数据当中,人工智能(AI)对于疑似肺炎CT的敏感度为98.32%,对于同时期140例有症状但是确认非肺炎患者的CT特异度为82.14%。该系统为一线医生筛查提供了重要帮助。  武汉同济医院医生正在使用CT影像AI筛查系统 初步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CT影像获取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在线筛查系统,有望为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提供智能辅助的双保险,极大提升筛查效率。在与新冠病毒争分夺秒的战役中取得先机。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版本,可以为防疫工作提供实质性辅助。研究团队还在积极探索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细致的量化分析技术。 新冠肺炎AI系统具有三大重要功能:快速筛查及预警提示、数字化精准辅助诊断与病程监控、区域疫情实时监控。该系统已在国内包括疫区在内的40家医院应用部署,数据累积8.1万份,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奠定了基础。
南开大学 2021-04-10
无卤高效磷系阻燃剂及其高阻燃透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  环氧树脂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绝缘性、 粘结性、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成型工艺性能及较低的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封装、印制线路板的    制造及航天等领域,    是目前最为
西华大学 2021-04-14
在线新冠风险筛查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医学人工智能团队为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紧急开发出一套免费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与新冠风险筛查系统。患者可通过该系统直连二附院相关科室资深医生,进行远程咨询与筛查。作为一款综合的医疗在线服务平台,此系统打通了医疗环节中的各参与者、各系统、各终端,实现互联互通,促进信息数据充分流动,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答疑、病情跟踪、实时监护等一站式医疗服务。系统已于2020年2月1日零时正式上线,截止2月3日24时,该系统已向5500余人次提供咨询、问诊及筛查服务。为实现“一平台多终端”的访问方式,平台摒弃传统native APP,采用Html5技术并已适配了各类手机、PC及微信的无障碍访问。平台后端基于大规模容器技术及分布式异步消息处理技术,可以满足百万用户在线实时沟通。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病人和医生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信息筛选和信息推送。平台可提供基于SaaS的服务模式,也可提供私有化部署,依托实体医院建立互联网问诊区,促进线上线下结合与医疗门诊闭环,最大化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与医院协同效率,打造医疗服务新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阻燃剂梯度分布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项目简介:    本技术是一种阻燃剂浓度梯度分布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阻燃剂浓度梯度分布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是分别将白色粉未的膨胀型阻燃剂 (I FR)    与颗粒状的聚合物放在烘箱里千燥, 然后按照不
西华大学 2021-04-14
无卤阻燃剂改性三聚氰胺氰脲酸制备技术
该技术采用分子复合方法制备改性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同时实现对MCA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的改善,通过在超分子层次上破坏MCA平面规整性,大幅度降低反应体系粘度,提高反应速率,解决了传统合成工艺中搅拌困难、反应时间长、工艺复杂、催化剂残留等难题,所得产品无需洗涤纯化处理。通过与低熔点改性剂的分子间复合,可使MCA的熔点降低,使其在加热过程可熔融,实现阻燃剂粒子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超细均匀分散,从而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改性MCA可用于工程塑料尼龙、聚酯以及橡胶、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阻燃,具有环保高效、质优价廉等显著优点。 主要技术、指标: 该合成方法可将水/反应物配比由传统MCA合成反应的4/1降至1/1,反应时间由两小时以上缩短至30分钟,不使用传统催化剂,无洗涤纯化工艺。 可实现非增强尼龙(包括PA6和PA66)材料的0.8-1.6mm的UL94V0阻燃级别(燃烧滴落不引燃脱脂棉),对玻纤增强尼龙也有很好阻燃效果。 在树脂中具有超细分散性能,阻燃剂基本无团聚。 比传统MCA具有更广的应用领域,如可扩展应用于橡胶、环氧树脂等阻燃。 建设投产条件(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设备投资约100万,即可实现上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四川大学 2023-05-15
非接触性智能筛查及导诊系统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祥泰博士研究团队联合江西憶源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徐林楠研究团队、北京万泰中联科技以及多家大型医院共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非接触式可视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内智能筛查诊断及防控系统并投入试运行。针对疫情蔓延形势,赣南医学院快速展开了应急科技攻关计划,从而实现导诊、分诊、就诊和预警非接触式智能一体化。 就诊时,医生通过高清双向可视对话问诊系统,实现疑似患者确诊前非接触式诊疗。同时,病历系统智能提取分析患者相关病情和检查结果,形成新冠肺炎潜在人群的疑似级别自动判别,辅助医师诊断。此外,对发热患者等潜在肺炎人群从导诊、分诊、诊间、检查和隔离区域全流程高清视频监控监测智能识别,进行智能追踪筛查和活动轨迹查询,实现全方位覆盖、不间断实时监控以及不当防护措施预警报警,同时在医院急诊科、门诊大厅等关键出入口位置,通过高清双视红外摄像仪、患者图像自动识别记忆技术以及人体高温发热提醒报警技术等,智能找出漏诊的发热疑似患者。
赣南医学院 2021-04-10
新冠肺炎智能辅助鉴别筛查系统
2020年3月3日,甘肃省科技厅披露甘肃新冠肺炎智能辅助鉴别筛查系统研发成功,并进行了初步临床验证,已开始提供线上服务。该通过使用体液活检生化数据及智能学习算法,构建了新冠肺炎临床样本的快速智能辅助鉴别筛查工具。该系统识别敏感性较高,适于快速鉴别新冠肺炎和其它肺炎及流感患者,尤其适用于对于核酸筛查为阴性的潜在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兰州市肺科医院检验科以及甘肃海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新冠肺炎临床快速辅助智能化鉴别筛查系统科技团队。这一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当前定点医疗机构,及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常用检测仪器以及CT检测的数据结果,快速准确地给出辅助诊断意见,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认提供快速有效参考的临床建议。同时,该工具具有现场、快速、高效、界面友好、易操作等优势和特色,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和现行临床检验,以及甘肃省内远程医疗网络完全接轨,有利于推广至基层医疗检测单位。新冠肺炎临床快速辅助智能化鉴别筛查系统科技攻团队针对临床需求,还在开发其它专用临床智能辅助诊疗工具,上述成果将为此次疫情及未来相关生物安全威胁提供有力的临床支持和技术储备。该系统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和武汉抗疫一线进行了初步临床验证,并已开始提供线上服务。
兰州大学 2021-04-10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与工业开发
1 成果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制盐行业对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制盐方面,而对于制盐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方面重视不足。制盐中副产的苦卤(氯化镁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以上)利用率小于20%,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破坏了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我国目前盐化工行业对镁资源利用十分薄弱,仅有少部分镁盐被用来生产廉价的六水氯化镁( 300~400 元/吨)和七水硫酸镁( 500~600 元/吨),其余大部分闲置在海盐区。因此镁资源的高度利用直接关系到含盐资源(海水、盐湖、地下卤水等)的可持续开发。 在镁系产品中,阻燃型氢氧化镁由于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而独具魅力。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阻燃型热塑性高聚物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阻燃剂的需求特别是对无毒、抑烟、热稳定性高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需求将更为迫切。氢氧化镁阻燃剂可用于各种复合材料如电线、电缆、家电、建材,尤其适合与加工温度较高的 PP、 PA、 POM 等聚合物配合使用。 我国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氢氧化镁的研究与开发, 1998 年不同规格氢氧化镁总生产能力约为 1.0~1.2 万吨/年,但绝大部分产品性能较差,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粒径分布宽,纯度低,比表面积偏大,团聚现象明显,限制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业应用。2 应用说明清华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与开发,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开发出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常温合成-水热改性技术,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企业的标准。该项技术以制盐行业副产的氯化镁为主要原料, 产品附加值高(保守售价 10000 元/吨)。现已完成千吨级工业中试并通过青海省鉴定。3 技术指标形貌:六方片状;粒径: 0.2~1.5 微米;纯度: ³97 %( 视原料纯度而定);比表面积: 小于 25m2/g 。图 1 我系研制的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                        图 2 日本的氢氧化镁阻燃剂产品( 1.5~2 万元/吨)4 效益分析按年产 2000 吨规模计,成本:约 5000 元/吨, 售价: 10000 元/吨, 年创产值(万元):2000´10000¸10000=2000, 年创利税(万元): 2000´(10000-5000)¸10000=1000。
清华大学 2021-04-13
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试剂盒开发
本项目是基于PPP1CA生物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试剂盒开发及产业化的项目,开发PPP1CA胶体金肝癌早期筛查试剂盒,用于肝癌早期普筛。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昱洁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18/2022 赵祖一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刘楚熠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赵博韬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2018/2025 于悦 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 2020/2024 沈佳敏 经济学院/经济统计专业 2019/2023 韩一诺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2019/2023 魏翘楚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2020/2025 赖欣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赵书悦 药学院/药学专业 2020/2024 谭清 法学院/法学专业 2020/2025 尹洁 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2019/2024 杨梦娇 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 2019/2023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李良成 药学院/药学专业 厦门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药物开发研究 洪万进 药学院/药学专业 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药学院教授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病毒学和癌细胞生物学 蓝伟光 化学系/化学专业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讲座教授 生物膜技术 徐陈芳 药学院/药学专业 厦门大学药学院辅导员 药物分析 四、项目简介 早期肝癌发病隐匿,最初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几乎无差异,人体不会感到不适。问题在于,目前临床检测肝癌的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存在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等的缺点,早期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治愈率低、死亡率很高,所以肝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前期研究中利用原代培养的肝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结合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寻找到PPP1CA作为肝癌肿瘤标志物,使肝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90%以上,优于目前市面上的检测试剂盒(以甲胎蛋白为生物标志物,灵敏度为18-60%)。 本项目是基于PPP1CA生物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试剂盒开发及产业化的项目,开发PPP1CA胶体金肝癌早期筛查试剂盒,用于肝癌早期普筛;同时也将开发PPP1CA免疫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用于肝癌分期检测,并积极推进其商业化生产与应用。
厦门大学 2022-07-27
有机磷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P-POSS)阻燃剂
本成果首次成功合成了有机磷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P-POSS)阻燃剂。P-POSS以硅、磷为主要阻燃元素,以笼型无机Si-O结构为内核、含磷有机基团为外壳的独特结构,具有常温下为固体、聚合物材料加工温度下出现玻璃化转变的良好加工性能,同时具有热稳定性高和与聚合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指向一类新型高效阻燃剂分子的未来特征。前期研究结果表明,P-POSS在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中均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同时,使聚合物材料保持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阻燃环氧树脂应用中,低含量的P-POSS(硅、磷元素含量为0.1——0.5wt%)即可使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达到30%以上,获得UL-94 V0级别。而且P-POSS 阻燃的环氧树脂表现出独特的“吹熄”现象,即样条点燃后,点燃端明显有气流从炭层燃烧点喷射而出,将火焰吹离聚合物表面并迅速熄灭,正是这种“吹熄”现象实现P-POSS的高效阻燃环氧树脂。P-POSS不但能够提高环氧树脂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还能保持环氧树脂本身的透明性、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在阻燃聚碳酸酯应用中,P-POSS不但能够保持POSS结构热稳定性高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回避原料磷系阻燃剂的增塑作用。常温下这种P-POSS的固体状态使其更容易储存和添加,而它们在PC加工温度范围内存在的玻璃化转变现象更是使其分散状态较一般固体阻燃剂有着显著的改善,甚至达到纳米级分散。P-POSS在2wt%的添加量下就可以使聚碳酸酯达到UL-94 V0级别,同时热变形温度保持在140℃。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