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霉菌(光照/湿热)试验箱/霉菌培养箱/霉菌试验箱/光照培养箱
产品详细介绍说明: ■ 产品用途 该系列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材料、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气件在湿热环境下、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 箱体结构 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 箱体内胆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SUS304)镜面板,箱体外胆采用A3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 补水箱置于控制箱体右下部,并有缺水自动保护,更便利操作者补充水源。 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 加湿系统管路与控制线路板分开,可避免因加湿管路漏水发生故障,提高安全性。 水路系统管路电路系统则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 箱体保温采用超细纤维保温棉,可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箱体左侧配一直径50mm的测试孔,可供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 ■ 冷冻及风路循环系统 制冷机采用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压缩机。 冷冻系统采用单元除湿系统设计。 采用多翼式送风机强力送风循环,避免任何死角,可使测试区域内温湿度分布均匀。 风路循环出风回风设计,风压、风速均符合测试标准,并可使开门瞬间温湿度回稳时间快。 升温、降温、加湿系统完全独立可提高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增长寿命,减低故障率。 ■ 符合标准 GB/T10588-2002
武汉蓝锐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Howard(霍华德)食品霉菌数码显微镜
该显微镜主要用于果酱等食品内的霉菌监测领域,严格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卫生组织有关霉菌检测的Howard标准设计。采用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避免了传统目测带来的视觉疲劳和误差。可有效提高霉菌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主要特点包括: 1.自动生成Howard网格,降低制造、安装成本。 2.通过USB2.0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在Windows环境中即插即用。3.实现霉菌图像的采集,存储,自动测量与报表生成。便于检测部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安全高效根霉菌株的分离鉴定技术
中试阶段/n采用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酒曲等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典型根霉菌株进行分离鉴定,获得4 株(R1-R4)米根霉(Rhizopus oryzae),3株(R5-R7)小孢根(R.microsporus)。PCR 结果分析表明,上述菌株均不含合成根霉的关键基因(rhiE)。并以R5 和R7 为菌种制作酒曲,优化了麻城木子店传统老米酒生产工艺参数,并对米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R5 和R7 为菌种生产的米酒符合国家(清爽型黄酒)标准,在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优于传统酿造米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株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棘孢木霉菌株及其应用,该棘孢木霉菌株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Thz01,保藏号为CGMCC?No.6422。本发明的棘孢木霉菌株是从辣椒生境中分离出来的,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明显重寄生于辣椒疫霉菌,能有效降解辣椒疫霉菌的菌丝体;用该菌株制备得到的生防制剂,可有效防治辣椒疫病。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株绳状青霉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燕麦孢囊线虫的孢囊上分离并筛选出来的生防真菌—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S01324。本发明的绳状青霉S01324菌株对燕麦孢囊线虫有很好的生防效果,能寄生燕麦孢囊线虫孢囊,寄生率达到100%;对孢囊孵化和二龄幼虫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绳状青霉S01324菌株防治效果较好且稀释后防效稳定,对环境友好,菌株易培养,大规模生产的发酵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普鲁卡因青霉素属长效抗菌素,一般通过悬 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产品的粒度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 注射和吸收过程。 我国普鲁卡因青霉素生产企业的状况是:(1)设备较陈旧,生产能力低,每 批仅 60~70 公斤,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 (2) 结晶粒度难以控制,产品粒度分布宽,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3) 产品 晶形不好,易长成针状,对后续处理不利。因此,国内普鲁卡因青霉素产品质量 较差,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与国外的产品相竞争。 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 上述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原料青霉素 G 钾盐和盐酸普鲁卡因经加水溶解 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 质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晶体产品。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新技术与设备已实现年产 300 吨规模的产业化。 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是“各项技术经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普鲁卡因青霉素是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我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但青霉素已经很少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一般需 转化为普鲁卡因青霉素等系列产品。本技术不仅适用于普鲁卡因青霉素的结晶生 产,而且适用于其他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结晶生产。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具体面 谈。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普鲁卡因青霉素属长效抗菌素,一般通过悬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产品的粒度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注射和吸收过程。我国普鲁卡因青霉素生产企业的状况是:(1)设备较陈旧,生产能力低,每批仅60~70公斤,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2) 结晶粒度难以控制,产品粒度分布宽,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3) 产品晶形不好,易长成针状,对后续处理不利。因此,国内普鲁卡因青霉素产品质量较差,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与国外的产品相竞争。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原料青霉素G钾盐和盐酸普鲁卡因经加水溶解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晶体产品。
天津大学 2023-05-10
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苄星青霉素一般通过悬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于注射用药物结晶产品,不但 有晶型选择性的严格要求,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的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它直接影响 着药物的注射和吸收过程。 我国苄星青霉素生产企业的设备简陋,全部依靠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 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晶形不完整,粒度分布不均匀, 粘结性极其严重,亲水性较差,难以进行皮下注射,产品质量无法同国外相比。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4 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上述 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青霉素 G 钾盐和 DBED 经加水溶解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 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苄星青霉素晶体产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新技术与设备已实现年产 300 吨规模的产业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我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但青霉素已经很少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一般需转化 为苄星青霉素等系列产品。本技术不仅适用于苄星青霉素的结晶生产,而且适用 于其他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结晶生产。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具体面谈。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水解型青霉素 G 酰化酶的开发
已有样品/n本项目将青霉素G酰化酶重组到基因工程菌中,如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毕赤酵母等,并实现大规模发酵培养,发酵酶活单位可达到四万以上。开发的固定化酶重复批次可达800批以上,单次反应在90min内底物转化率在99%以上。与各大制药厂商现有技术相比,我们所开发的固定化酶处于领先水平。后续将从发酵工艺和固定化工艺两个方面继续进行优化,不断提高酶的发酵单位酶活和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批次。6-APA在2013年全国产量已达3万吨。近来随着阿莫西林的市场回暖,阿莫西林的总产量达到1.8万吨左右,对6-A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苄星青霉素一般通过悬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于注射用药物结晶产品,不但有晶型选择性的严格要求,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的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注射和吸收过程。我国苄星青霉素生产企业的设备简陋,全部依靠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晶形不完整,粒度分布不均匀,粘结性极其严重,亲水性较差,难以进行皮下注射,产品质量无法同国外相比。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原料青霉素G钾盐和DBED经加水溶解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苄星青霉素晶体产品。
天津大学 2023-05-10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