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工位仪器实训台
实验台为双工位设计。 1、输入电源:单相三线,交流 220V±10%,50HZ; 2、容量:≦2.2KVA; 3、外型尺寸:约2000×800×1250mm(长X宽X高); 4、安全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动作电流<30mA),过载保护; 5、电源指示灯指示电源状态通断; 6、双层台板设计,上层为隔板,下层为实验台面,隔板下方带嵌入式LED照明(AC220V/20W),照明开关独立控制; 7、实验台四只主立柱采用截面尺寸70X70mm工业铝合金型材,型材四角圆弧R15mm,型材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成本色; 8、主立柱连接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压铸件,表面抛丸后喷塑处理,颜色可选择; 9、连接框架采用3030冷轧电镀锌方钢管拼装焊接制作,所有固定孔拉铆螺母,框架表面喷塑成暖白色; 10、台面上方适当位置安装电源盒,盒体采用工业铝合金型材,型材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成本色,插座、漏电保护装置、指示仪表均安装在盒体面板上,盒体拆卸简单、维修方便; 11、盒体前、后面板为1.5mm冷轧电镀锌薄钢板,表面喷塑处理成暖白色;前、后面板设计成双工位,漏电断路器、指示灯、LED开关、插座等应布局合理、排列美观、整齐;每工位提供10位250V/10A插座(前面板3位,后面板7位),插座带安全门,双工位插座数量共计20只; 12、盒体前面板左右两边可固定19-24寸液晶显示器; 13、台面下方配置钢制键盘斗箱2只,四抽屉吊柜1只,表面喷塑处理,颜色可选,钢制键盘斗箱、四抽屉吊柜牢固可靠的固定于围框下方; 14、实验台底部左、右两侧位置为金属材质电脑主机托板,表面静电喷塑处理成暖白色; 15、底部拉杆采用20mmX80mm冷轧电镀锌方钢管制作,表面静电喷塑处理,颜色可选择; 16、台面材质采用16mm厚抗倍特板,表面颜色为暖白色,固定孔预埋M5螺母,尺寸规格为2000X800mm; 17、台面上方距离450mm处为上层隔板,隔板采用16mm 厚抗倍特板,表面颜色为暖白色,固定孔预埋螺母,尺寸规格为2000X360mm;隔板后方需安装金属档条,以防止上方物品向后方滑落; 18、实验台前方左、右两根立柱需设有不锈钢挂钩(如效果图),用以挂放相关物品; 19、主立柱型材头部需采用塑料件封头,底部安装可调高支脚,所有塑料件材质为ABS,颜色为黑色; 20、实验台需配置2.5米长、国标1.5平方三芯电源线一根;
镇江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7
关于印发《上海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根据《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对2019年制定的《上海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12-24
IPT信息管道技术及DMCS智能物联分布式测控系统集成方法
1.痛点问题 物联网技术是工业4.0和数字经济智慧化时代的标准性特征技术,是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底层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的本意是希望实现万物直接互联,并能主动协同工作,但目前尚没有一项技术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目前现有的物联网系统架构种类很多,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的顶层软件设计方面,软件研究较多也做得很好,但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各种底层设备(包括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功能部件)如何联接?在目前现有的各种物联网技术方案不仅系统结构复杂,也只能实现万物间接互联和被动协同工作,而无法实现物联网所需的万物直接互联和主动协同工作。 2.解决方案 本成果所涉的核心技术是IPT(InformationPipeTechnology)信息管道技术及基于IPT信息管道技术的DMCS(DistributedMeasurement&ControlSystem)智能物联分布式测控系统集成方法,以下简称DMCS/IPT。 在基于IPT信息管道技术的DMCS智能物联分布式测控系统中,所有节点均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去中心化”),也无需通过任何指令进行协同工作(“去指令”),所有节点及其联接的底层设备均可直接通过在信息管道中自动交互的测控信息的驱动来实现系统预期的各种测控功能,而若想改变系统功能,也只需改变系统中联接各分布式智能测控节点虚拟的信息管道联接关系即可,多数情况下,无需编程即可实现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的快速集成及其功能重构。DMCS/IPT及其所衍生的IPT云/IPT雾智能物联系统架构,能完美实现物联网所需的万物直接互联和主动协同工作。IPT雾是一种可以弥散到工业现场任何一个角落的DMCS/IPT智能测控网络,整个网络只需一条线缆(有线或无线物理链路)即可位于工业现场不同位置的底层设备及其对应的IPT节点彼此联接起来,不仅可通过信息管道实现“去中心化”和“去指令”的智能协同工作,而且可在IPT雾网络中任意位置接入的IPT远程智能联接节点联接至IPT云网络,或者直接联接至任意指定的普通云服务器,并与云端现有的各种物联网专业软件实现对接。IPT云网络则是架构在IPT雾网络之上的DMCS/IPT智能测控网络,可进一步联接不同的IPT雾网络,并通过信息管道解决不同IPT雾网络之间的测控任务协同,以形成更大规模的智能物联网。IPT云网络同样具有“去中心化”和“去指令”等明显技术特征,也能在IPT云网络中任意位置通过接入一个IPT远程智能联接节点,将整个系统联接至任意指定的普通云服务器,并与云端现有的各种物联网专业软件实现对接。 合作需求 1、合作企业现有产品需在某行业或某领域已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且非常熟悉所在行业或领域的业务流程,并深度了解客户的痛点和需求; 2、合作企业需有良好的信誉记录,并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DMCS/IPT新产品的研发,且需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技术人才来完善相关产品; 3、合作企业需有愿意跟其他非竞争性企业一起联手打造智能物联网生态圈的愿望。 具备以上合作条件的企业可联系清华技术转移院,通过专利普通许可方式开展各自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及其推广应用,聚集多方力量,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打造一个可满足数字经济新时代需求的、造福于国家和社会的、国产化的智能物联技术产品生态圈。
清华大学 2022-05-07
一种带漂移干扰的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建模质量监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漂移干扰的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建模质量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模型;根据闭环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给定的控制目标,设计过程的动态模型 MPC 控制器;采用干扰模型及 MPC 控制器控制闭环控制系统,并采集闭环控制系统运行所得的过程数据;根据闭环控制系统结构,对过程输出及过程输入数据进行正交投影,获得过程估计干扰更新;根据闭环控制系统既定参考信号和过程实际输出,获取闭环控制系统的实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方法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技术,其步骤是:A、通过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测出三相电流、三相电网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B、通过测量的直流电容电压计算出八种开关组合(000,001,010,100,011,101,110,111)对应的电压矢量;C、给定的直流电压通过滤波器后得到本采样周期的瞬时参考电压,根据直流侧和交流侧功率守恒原则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燃烧后CO2捕集系统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后CO2捕集系统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预测控制方法以基于化学吸附的燃烧后CO2捕集系统为被控对象,贫液阀门开度和汽轮机低压缸抽汽阀门开度为系统控制输入量,CO2捕集率和再沸器温度为系统输出量;首先基于子空间辨识方法,利用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在不同工况点处建立系统的局部状态空间模型;接着使用间隙度量的方法调研被控对象的非线性分布;进而在合适的局部工况点处建立预测控制器,并设计隶属度函数将其加权组合,建立燃烧后CO2捕集系统多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全局非线性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适应系统大范围变工况的需求,快速追踪CO2捕集率设定值,提高CO2捕集系统深度快速灵活运行的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1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原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位于风景秀丽的杭州湾畔,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海相望.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入口20公里,离宁波国际机场5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我厂从1982年与湖北省武穴师范天平厂联营合作,生产小学自然、数学、中学理、化、生及音、体、美、劳等高品质产品。为全国各家教委仪器站、学校生产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 总公司宁波浪力电器有限公司集设计开发,模具制造、注塑、冲压、五金于一体,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为宗旨,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 竭诚欢迎国内客商莅临指导,携手共创辉煌。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1-15
关于印发《山东省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加强全省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统筹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水平与使用效率,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制定了《山东省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5-01-04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逆变器并网装置
该成果是将新能源并网发电逆变器装置的特性控制成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这样逆变器组成微网或者并网运行时,可以充分借鉴传统电网管理的思路,实现新能源的友好并网。 这项技术被视作实现下一代全自主智能电网的可行技术而在IEEE Smart Grid刊出。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是将逆变器的输出特性,主要是电压、电流与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同步发电机的特性。主要应用在以逆变器为接口设备的新能源并网发电领域。 特色及先进性 和现有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模拟策略不同,该类控制器可以实现完全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理论研究表明,可以做到动态过程中,和真正的同步发电机特性保持一致。这种特性有助于实现全自主组网运行。 技术指标 达到常规逆变器技术水平,也可以专门定制。 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该技术主要可以用于全自主运行的微电网或者分布式发电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逆变器并网装置
该成果是将新能源并网发电逆变器装置的特性控制成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这样逆变器组成微网或者并网运行时,可以充分借鉴传统电网管理的思路,实现新能源的友好并网。 这项技术被视作实现下一代全自主智能电网的可行技术而在IEEE Smart Grid刊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74 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