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临沂格瑞食品有限公司
临沂格瑞食品有限公司是山东益膳房集团所属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临沂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有着十多年专业乳品加工历史的规模化企业。公司占地200余亩,总投资5亿元,可实现原料生乳日加工500吨。公司主营品牌产品为“益膳房”系列乳制品。 公司定位符合国家兴农富农政策,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临沂集奶牛养殖、乳品研发、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乳制品企业,是山东省乳制品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公司所生产的益膳房牛奶在临沂家喻户晓,产品线涵盖巴氏乳、灭菌乳、发酵乳、调制乳、乳饮料和复合蛋白饮品等6大系列近百个品种。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 体系认证、诚信管理体系认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欧盟BRC全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山东省奶业协会会员单位,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理事单位、中国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山东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山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14年获得临沂市先进班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质量创新先进单位、临沂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临沂市长质量奖、临沂消费者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临沂高新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突出贡献企业、最佳爱心企业荣誉称号,荣获临沂名优食品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2017年荣获食安山东2017年度优秀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临沂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18年获得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019年获得山东优质品牌、振兴山东奶业优秀乳品加工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安全生产先进工作单位、2020年获得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乳品行业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在册员工700余人,产业线间接带动就业20000余人,在册员工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员工总人数80%,品控与生产等重要技术岗位职工均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公司奶源基地实行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挤奶、统一收购的管理模式,实现了验奶、挤奶、贮藏、运输、加工全封闭一条龙的运营模式。奶源基地做到了生乳安全可控,努力打造中国乳品小产区典范企业。自有奶源基地现存栏高产良种奶牛4732头,养殖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奶牛养殖示范场”、“高产奶牛养殖标杆示范企业”。合作奶站涉及临沂市7县2区,养殖户2000户,入厅存栏奶牛20613余头,与合作农户签定协议,执行保护价收购,保障了奶农利益。公司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地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临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按食品企业设计布局,生产设备采用瑞典利乐等先进的制造企业,生产线拥有完备的乳品加工与检测设备、UHT高温灭菌系统、TBA19、TFA3无菌灌装系统和CIP自动清洗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离心净乳和闪蒸浓缩系统,检测设备和检验能力在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准。公司拥有丹麦进口的乳成分分析仪、冰点仪以及检测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物质的先进设备,并购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美国P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显微镜、生物安全柜等设备对检验流程进行优化,可对生乳的22项指标,成品的16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完成半成品的在线监督与检验工作,基础理化指标可3分钟出结果,快速准确,生产技术已成熟稳定。 公司质量管理始终遵循全程质量控制原则,从源头开始,注重产业链建设,狠抓产品质量,从奶牛的饲养、挤奶、生产加工环节、产品检验出厂、客户服务等全过程严把质量关,全程质量都处于可控状态,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安全和放心,在历次市、省和国家抽检中均合格。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自主研发,每年投入销售收入5%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项目,公司先后成立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乳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乳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专门负责公司新品研发等工作,不断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展培养储备力量的同时也进行科技项目的合作。公司技术中心有科研技术人员41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0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3人,硕士以上学历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师占固定研究人数的39%, 目前,公司共有 18余项研究成果完成转化,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实验室完成科技成果鉴定6项,起草企业标准4个,多次承担山东省科技创新项目、临沂市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临沂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及临沂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省市级项目,并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的荣誉。公司今后将在原研发投入的基础上至少每年增加 300 万元,用于新产品的创新研究和技术改造,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遵循“品格为尊、福瑞为民”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打造以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为目标,主导牛奶膳食营养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营养的好牛奶。
临沂格瑞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30
山东华瀚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蜂产品的收购、加工和内外销业务,年可供各种优质蜂蜜2万吨,目前产品主要出口欧盟、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公司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已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HACCP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大系列蜂蜜产品 主要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成熟蜜系列(洋槐蜂蜜等),普通蜜系列(荆条蜂蜜、油菜蜂蜜、紫云英蜂蜜、葵花蜂蜜),特种蜜系列(党参蜂蜜、枸杞蜂蜜、山花蜂蜜、黄芪蜜蜂蜜),出口系列(白蜜、杂花蜂蜜、特浅蜂蜜、浅琥蜂蜜)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蜂蜜产品。 专家指导 校企合作 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蜜蜂养殖、蜂病防治、溯源建设、新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山东华瀚食品有限公司秉持“诚信为本,求真务实,合作共赢、创新致远”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业战略,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努力完善售后服务,不断满足和超越客户的需求。公司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莅临华瀚食品,愿与海内外朋友精诚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山东华瀚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30
山东方新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方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隶属于山东金润食品集团。公司位于莒县经济开发区东营路3号,距日照港85公里,距青岛港170公里,206国道自公司西边穿过,交通便利。公司主要产品有:速冻绿芦笋、速冻大蒜、速冻洋葱、速冻甜椒等产品。公司占地面积85060平方米,年设计产量3万吨。 企业宗旨: 诚信为本 以德经营 科技创新 质量立业 企业追求: 开发一流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 经营理念: 以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致力于国际标准化原料基地的建设;致力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企业精神: 质量源于细作,标准源于市场; 发展理念: 打造强势品牌,经营长寿企业,铸造百年昌泰; 价值理念: 优质、高效、低耗、创新
山东方新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30
山东同兴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同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内销及出口贸易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南端乳山市,与东亚各国隔海相望,交通便利、海运发达。公司占地80000㎡,年产能超过2万吨。 公司主营调理食品,品种有鱼片、鱿鱼及蔬菜类产品;鱼类全部采用野生、深海水产品为原料,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营养健康,产品远销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采用日本、美国进口生产设备,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公司的设备、工艺业内领先、质量控制严格、管理科学规范。在业内率先通过了欧盟EEC、美国HACCP及获得BRC等认证,并先后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清真食品等23项注册认证。公司获得“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级技术中心”。拥有50多项注册专利技术,公司的“华宏”牌注册商标被评为“山东著名商标”。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山东省诚信企业”。
山东同兴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30
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
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威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威海市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菌种研发、食用菌棒生产加工的现代化企业,具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自营进出口权。公司现已建成了食用菌智能化标准菇房100余间,具备完善技术研发条件。 公司常年与鲁东大学农学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已申请专利50项,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科技成果1项并荣获威海市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公司还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山东省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食用菌理事单位、山东省食用菌行业优秀企业、威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香菇、平菇、黑木耳等3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目前,公司在生产推广香菇、平菇、黑木耳等大众品种基础上,正在将液体制种技术应用于羊肚菌、大杯覃、牛樟芝等珍优食用菌领域的产业化推广示范,引导食用菌种植户进行珍优食用菌的种植,同时也指导和帮助更多的食用菌企业,实现经营发展上档升级。
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30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辽阔的太平洋西岸,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公司秉承“制造营养均衡、绿色健康食品”的企业理念,围绕肉兔、调理、繁育、饲料、宠物食品五大板块,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方便即食型、安全健康型、绿色环保型和等营养价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绿色营养健康食品。 公司先后通过 了ISO9001、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并实现了对日、韩、欧盟和美国等多国注册,产品畅销日、韩、欧盟、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10月9日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08年12月22日在香港成功上市。 康大调理食品产业主要生产速冻方便食品、高温高压软包装罐头产品、水产品、休闲食品等调理食品。康大饲料公司分布在山东、吉林、四川等地,拥有现代化生产线,深受广大养殖业户的广泛赞誉。康大宠物食品拥有七大系列产品,打造了诺迪威和康乖乖两个品牌,产品主要销往国外。
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2021-09-01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 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新校区总占地面积4098亩,建筑面积76.6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265人,专任教师177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427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961人,留学生156人。教职工中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河北省高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56人。拥有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35万册。建有万兆光纤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以及无线覆盖网络。学校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学校为独立设置和编制经费单列单位。 学科门类齐全,工程特色鲜明。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与工程相关的专业70个,占比达80%。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农业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7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4个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管、政界精英。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是河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青蓝众创空间通过河北省科技厅众创空间认定, 获评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十三五”以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00余项,其中,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第六届、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连续两年获特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总决赛亚军,并获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凌云车队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十强;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文化传承与创新成绩斐然。以大工程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繁荣发展,“大工程文化育工程人”项目获评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案例。建立“甘丹书院”“紫山讲堂”“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成立全国高校第一个八路军“129师”精神研究会,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构建古建筑文化,建立古建筑构件展室并在此基础上筹建古建筑博物馆,现拥有古建筑构件1700余件,其中北齐佛塔砖系列藏品国内罕见,学术价值巨大。全力打造自强文化,2006年以来共有14名大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彰显“文化战疫”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歌曲《爱在黎明的天》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滚动播出并在“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师生原创文艺作品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全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原创毕业歌作品获评全国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新时代校园原创歌曲、第三届全国最美校歌展播评选活动推介歌曲。体育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冠军39项,田径队多次蝉联河北省大运会团体冠军,3名学生分别打破河北省大学生女子10000米竞走、男子链球和三级跳远纪录,1名学生入选国家田径队。男篮每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并多次进入全国八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对学校文化建设多次给予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承担13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1513篇SCI、EI收录期刊论文。获296项职务发明专利。获150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2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1项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学校主办《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20余所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和交换生项目。建有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所。招收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贝宁等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第一主编单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朗堡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技术大学联合创办Scopus 数据库和ESCI收录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基本数据截至2020年5月)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2-01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1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300余人,本科生17000余人。学校于1928年开始培养本科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和《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学校拥有一支由1200余名专任教师组成的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院士工作室首席科学家5人,“经纬学者”讲座教授5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10余人,二三级教授39人,正副教授58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7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特聘专家29人,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专家等5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7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等1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优秀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陕西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标兵及骨干、西安之星等40余人。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0余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740余部,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30余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10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96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400余篇。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可选择学校已达19所。近年来,选送赴国外交流或参加双学位联合培养学生50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交流35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项,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0余项,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交流,举办“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中巴经济走廊文化大篷车西安段”活动,成立“陕西省教育统计数据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崇真尚美、经纬天下”的大学精神。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20余项。不忘初心担使命,只争朝夕再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纺织行业转型等重大机遇,深化综合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企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继续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迈步奋进。
西安工程大学 2021-02-01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8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50余人被选拔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本科生培养方面,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目前,学校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与美、英、法、德、意、韩、泰等国和台湾地区的近20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省级重大建设学科,以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纺织工程、发酵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艺术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国家级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安徽工程大学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选作收录源期刊。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尚德敏学、唯实惟新”为校训,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连续8年获得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表彰,其中连续5年为标兵单位。 作为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学校正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奋进,努力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工程大学 2021-02-01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是全国一本招生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央与地方共建多科性大学,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进入数量和高被引数量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我校位列第126位,湖北省属高校第2名;在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位列中国内地高校116名,湖北省属高校第2名。学校目前是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所以化工为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2个本科专业。其中,有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智能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就业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6%左右,每年入校招聘企业超过3000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企业和国企占比超70%;考研强:毕业生国内外升学比例近30%,其中考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超过50%,稳居湖北省属高校前三;发展强:学校近5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出各类毕业生10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87 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