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
【发 明 人】李祥;陈勇;陈建伟;王玉;苗筠杰;邱海龙;袁斐【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有效部位及其番荔枝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本发明以番荔枝种子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法分离及有机溶剂萃取分离等方法,并且结合药理实验筛选,优化制备得到具有很好抗肿瘤活性的番荔枝脂肪酸及其番荔枝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本发明变废为宝,以现有资源开发出番荔枝种子中脂肪酸有效部位或脂肪酸甲酯有效部位的抗肿瘤新用途,为番荔枝种子中的脂肪油提供了新的临床用途,且番荔枝资源广泛,可形成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哑铃型ZnO微米环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纳米气敏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哑铃型ZnO微米环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以Zn(NO3)2·6H2O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反应原料,以水为溶剂,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ZnO哑铃型棒状结构,室温静置后自发腐蚀得到哑铃型微米环气敏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制备的产品纯度高,结晶性好,比表面大,在气体传感器和光催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用途。本发明在新能源、气敏、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青岛大学 2021-04-13
电子聚合物纳米薄膜调控与气敏动力学研究
本项目属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研究领域。主要围绕电子聚合物纳米气敏薄膜调控与气体传感器敏感动力学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电子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敏感聚合物有序薄膜聚集方法及性能调控机制、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气敏材料的设计与调控以及传感器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开拓了电子聚合物薄膜气体传感器新领域。发表SCI论文87篇,SCI他引839次,其中在国际化学传感器权威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上发表论文16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本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桔皮素作为制备治疗实体瘤化疗药物增敏剂的应用
本成果的目的在于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桔皮素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为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一种化疗药物增敏剂。本发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明:桔皮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48小时的IC50为73.04μg/ml,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48小时的IC50为63.67μg/ml;桔皮素联合浓度为50μg/ml的 5-氟尿嘧啶共同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CT-116,48小时的IC50为9.05μg/ml;桔皮素联合浓度为25μg/ml 的5-氟尿嘧啶共同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CT-116,48小时的IC50为7.45μg/ml。当5-氟尿嘧啶的浓度为25μg/ml及50μg/ml时,与桔皮素联合用药均可显著增强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生长抑制发挥协同作用,当桔皮素浓度为25μg/ml时,与5-氟尿嘧啶联合用药的效果最佳。因此可将桔皮素作为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增敏剂应用。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桔皮素联合5-氟尿嘧啶用药对小鼠移植性瘤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且能明显降低因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毒性过大所致的小鼠死亡率;桔皮素联合5-氟尿嘧啶用药能降低5-氟尿嘧啶的剂量,从而可缓解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所致的小鼠体重降低的副作用,降低5-氟尿嘧啶对小鼠的免疫毒性。因此可将桔皮素作为制备治疗肉瘤的化疗药物增敏剂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已知化合物桔皮素的新的医疗用途,为桔皮素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2、本发明为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化疗药物增敏剂,可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四川大学 2016-04-18
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
本项目将巨霍尔效应这一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应用于器件领域,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替代现有霍尔器件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技术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纳米材料在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九项。 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南开大学 2021-04-14
低光强下高转换效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本成果通过溶液中的柠檬酸和乙二醇发生聚合酯化反应生产聚酯,有机醇盐中的Ti-O键均匀的分散和固定在聚酯网络中,在退火时聚酯分解产生大量极其微小的气孔,从而形成了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结构。同时由于P25 的TiO2粉末在聚酯中不可能完全均匀分布,因此,在退火后表面出现了不规则的纳米粒子堆积凸起形成的孔道;而通过双层成膜方式,使其粒子分布更均匀,连接性更好,从而表现出更大的填充因子和较好的光电转换。用其制得的太阳能电池在低光强下具有很高的转换效率,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本发明所得薄膜制得的太阳能电池,在5mW/cm2的弱光照下,光电转化效率高达11.83%,尤其适合在日照强度低的地区使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己二酸的全生物法合成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羧酸,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和润滑剂制造等领域。目前,工业上己二酸的生产路线主要通过硝酸对环己醇—环己酮的混合物(KA 油)进行氧化制取。虽然己二酸的化学合成方法已经成熟,但是存在着工艺流程长、副产物较多、工业“三废”排放严重、产品收率不高等问题,特别的其温室气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巨大。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清洁无害己二酸生产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己二酸的全生物合成方法,可以利用可再生碳源,获得高产量的己二酸,同时产品的回收提取更加方便简单,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创新要点 本项目在大肠杆菌中重构逆己二酸降解途径,实现了己二酸的高效生物合成。通过对菌株进行代谢改造,选用组成型启动子以避免高额诱导剂的使用,最终在 5 L 发酵罐中实现了己二酸的高产,同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使工业化生产己二酸成为可能。
江南大学 2021-04-1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先将ZrOCl2·8H2O固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偏钨酸铵水溶液,尿素水溶液,回流后冷却,以氨水调节pH值,经超声处理并陈化后抽滤洗涤,干燥后经焙烧制得WO3/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再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水杨酸,乙酸酐和催化剂,加热,待反应结束后趁热抽滤;取滤液经水解过量乙酸酐,静置冷却,析出白色晶体,以冰水冷却至完全结晶;将白色晶体经抽滤,冷水洗涤,得到乙酰水杨酸粗品,再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乙酰水杨酸.本发明改进了WO3/ZrO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工艺,引入超声处理,催化剂回收再生容易,可保持高活性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
扬州大学 2021-05-07
从橡胶种子中提取制备植酸
植酸 (Phytic acid) 又名肌醇六磷酸酯,其分子式为C6H18O24P6,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 等工业。植酸可以有效地抑制油脂的氧化酸败,用植酸配制海鲜产品和其他水产品保鲜剂效果 非常明显,如鲜虾经植酸处理后,保质期大大延长。植酸对果蔬同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如植 酸应用于草莓保鲜,可以延缓果实中维生素C的降解等作用。若用植酸代替硝酸盐加入酱制品 中,可保持色泽,而没有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 - 酮戊二酸发酵法制备技术
-酮戊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食品、医药、化工和化妆品等行业都有 广泛应用。目前,工业上生产-酮戊二酸主要采用化学法,由于化学法合成-酮 戊二酸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在食品和化妆品的应用中受到限制。而微 生物发酵法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高产量、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等受到 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酮戊二酸在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 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在 5 M3 发酵罐中-酮戊二酸的平均产量为 64.2 g/L,发酵周期平均为 154.7 hr,提取总收率平均为 89.1%。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33 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