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温高性能高Nb -TiAl合金
陈国良院士的研究组在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以创新的发展高温TiAl合金新思路,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发展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Nb 高温TiAl合金。该合金具有以下优点: 高温强度和使用温度与先进涡轮盘用变形镍基高温合金相同,比重比镍基高温合金小一半,减重效果达50%。 比普通TiAl合金的使用温度高60-100℃,强度高400~500 Mpa。 成分特点:高铌低铝(7/10Nb,£45Al)提高熔点和组织稳定性、高铌固溶强化及少量W、Hf、Mn、C、B、稀土等复合强化强化。   该项目先后获得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三项。在高铌的强化作用和机制,形变诱导晶界结构和有序结构变化,形变孪晶和孪晶交截机制,层错能和超位错分解宽度研究等方面都有创造性成果。得到一项高铌钛铝合金专利,申请专利2项,发表文章约100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弥散强化铜合金
Al2O3/Cu复合材料是在铜基体中引入了细小弥散分布的增强相Al2O3粒子的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Al2O3颗粒的存在,使该复合材料在保持铜基体优越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具有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和硬度。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弥散强化铜合金
Al2O3/Cu 复合材料是在铜基体中引入了细小弥散分布的增强相 Al2O3 粒子 的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 Al2O3 颗粒的存在,使该 复合材料在保持铜基体优越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具有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和 硬度。在电阻焊电极、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微波管结构和导电材料、高速列车架 空导线、热核实验反应堆、连铸机结晶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开发 出的 Al2O3/Cu 复合材料新型合成工艺在保证传统工艺内氧化、还原彻底性和烧 结致密性的前提下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性能耐热镁合金材料
通过在 Mg-Zn 合金中添加 Er 等元素,调控获得了耐热性能优于 AE42 的高性能镁合金;新型含稀土耐热镁合金在 175℃ /70 MPa 条件下,合金 100 小时总蠕变量小于 0.12%,稳态蠕变速率不高于3×10-9 s-1 。同时,Mg-Zn-Er 合金还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和阻燃性能。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 WC-Co 硬质合金
工业 WC-Co 基硬质合金的一般生产工艺包括钨氧化物还原、W 碳化、混合粉湿磨、混合粉干燥及造粒、生坯压制、脱脂、烧结等工序。这种工艺繁琐、生产周期长,需要两次碳化及高温烧结过程,能耗高。采用放电等离子体辅助高能球磨技术,可实现对 W-C-Co 粉末超短时间(1-3 小时)的快速细化和活化,球磨后得到的复合粉体经压制成型后,可以在一次固相烧结(1340-1430℃ 左右)过程中同步实现 WC 的碳化合成和合金块体的致密化,成功探索出“碳化烧结一步法”。利用该技术设计不同尺寸的板状 WC 晶粒,通过调控不同尺度 WC 相在合金基体中的比例及其定向排列状态,制备出双尺度结构的板状 WC-8Co 硬质合金,如硬度 1733kgf/mm2,断裂强度 4083MPa,断裂韧性 23M pa* m2,该技术制备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工艺显著简化。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高性能铝基合金制备及其应用
本成果为一系列铝基合金材料,包括铝硅合金、铝碳化硅梯度复合材料以及高硅铝合金壳体的成形方法和模具。将铝硅合金粉末和铝基复合材料的板坯直接铺设进行热压烧结,不需要经过冷压成型,减小热膨胀系数,易于控制铝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和形状,确保工艺的可重复。 将铝硅合金与铝碳化硅有机结合,构成具有多层梯度结构的铝硅/铝碳化硅梯度复合材料,一方面利用铝碳化硅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高模量,为电子器件提供良好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铝硅合金的易加工、可镀覆、可激光焊接等优点,有利于加工成具有复杂形状的封装壳体,为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提供封装保护。本成果还提供一种加工模具,可以对高硅铝合金壳体的尺寸进行约束,使得成型后尺寸偏差小,且通过模具设计可以获得不同形状大小的封装壳体,成形后尺寸偏差小,合格率高。
中南大学 2023-08-03
高性能铜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成果制备的高抗变色金色铜合金金色度高,不含贵金属元素,成本较低,同时加入微量钴,大大提高合金抗脱锌腐蚀性能。通过首创的Cu-Fe合金短流程制备装备及工艺制备出的Cu-Fe合金,经过形变强化、细晶强化以及微米级/亚微米级/纳米级Fe相多尺度协同析出强化等共同作用,使Cu-Fe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能。本成果提出一种合金化无氧铜的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氧铜条在进行生产功率模块的热处理工艺时,随着热的输入,晶粒会急剧增大,从而在下一道接合工艺或是与其他零部件接合时发生各种故障问题,进而实现了即使850℃高温时,也可以抑制晶体颗粒增大。
中南大学 2023-08-03
镁合金耐磨、耐蚀高性能协合涂层技术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是镁合金应用中的全球性瓶颈问题,如何解决镁合金的腐蚀问题是决定镁合金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镁合金材料和镁合金制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在致力于镁合金腐蚀与防护机理和方法近14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功能独特、装饰性好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及其生产工艺。其中,技术成熟、性能优异、应用效果和反应良好的“镁合金耐磨、耐蚀高性能协合涂层技术”最为突出,已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卫星、雷达、通讯、汽车、纺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协合涂层”不是传统意义的涂层,而是采用特殊工艺将低摩擦系数的聚合物或者固体润滑剂引入微弧氧化膜或者硬质镀层之中,从而结合了原始膜层和引入物两者的优点。该种涂层与基体金属的表层形成一个整体,而非仅一层表面覆盖层,故其性能优于原来的基体金属和单一的涂层组分性能。本项目对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的“火花”大小和密度可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对氧化层微孔直径、分布密度和膜层厚度的调控。协合涂层具有硬度高、强韧性好、耐磨耐蚀的优点。 该项目拥有镁合金超声湿喷丸方法、镁合金阳极氧化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及其氧化方法两项 授权发明专利,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雷达、通讯、汽车、纺织等领域,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高性能低成本铸造Al-Si合金
本成果源自于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铸造Al-Si合金是两大传统结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军事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中。本项目的合金体系是Al-(11.0%-13.0%)Si-(0.3%-0.5%)Mg,属近共晶类合金。
东南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W-Cu、Mo-Cu合金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开发的高性能W-Cu、Mo-Cu合金是一类采用新工艺制备的金属功能材料。自1996年以来,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等大力支持与资助,历时6年完成。采用先进的活化工艺对原材料粉末进行处理,再采用特殊的固结手段,制备出的W-Cu、Mo-Cu合金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兼有钨(或钼)与铜的综合性能,例如高的导热性、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震性、抗烧蚀、抗高温气体腐蚀性、以及可调节的热膨胀系数等。W-Cu合金的密度为16.36g/cm3,热膨胀系数为7.2×10-6/℃,热导率为182Wm-1K-1,弹性模量为274.6GPa,全部达到或超过了进口件的性能,已用于我国国防和电子和民用工业部门。 由于W-Cu、Mo-Cu合金具有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因此可以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子通讯领域可以用于散热与热沉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在工业电气领域可以用于真空触头,在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尾部喷管喉衬、燃气舵,在地质勘探与石油领域可用于岩石破碎弹的药型罩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